地天板可賺50%,殼股涼涼!創業板註冊制刷屏,七大前景深度解析

昨夜今晨,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消息刷屏朋友圈。這一重磅消息將帶來哪些具體影響?

中證君第一時間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得出七大推論:

要點速覽

創業板新股上市更活躍

個股極限波動大

現階段分流資金不明顯

殼股估值縮水

優質股更受機構青睞

“平庸”個股成交量萎縮

買基金或成個人投資者首選

快來一起看看吧!

創業板新股上市更活躍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後,新上市企業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新股成交或更加活躍。

某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師張軍(化名)認為,從科創板上市前五個交易日的成交情況看,雖然實行了市場化定價,但成交依然十分活躍。由於創業板個人投資者數量多於科創板,可以預見,創業板新股前五個交易日成交也會很活躍。同時,遊資也會積極參與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的行情。

個股極限波動大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後,新上市企業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之後漲跌幅限制從目前的10%調整為20%。正式實施時,存量也調整至20%。

這意味著個股的極限波動值變大。在10%的漲跌幅限制下,地天板最多可賺22.22%、天地板最多可虧18.18%。在20%的漲跌幅限制下,地天板可賺50%、天地板可虧33.33%。

粵開證券策略團隊認為,對二級市場而言,創業板新上市企業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五日後漲跌幅限制從目前的10%調整為20%,該舉措或將加大短期創業板新股波動率。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由於個股極限波動很大,意味著A股原有的打漲停板模式可能逐步失效,超短線的資金炒作思路也會面臨顛覆性變革,過去傳言的超短線8年獲利10000倍的神話將無法再現。

現階段分流資金不明顯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否會產生資金分流?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負責人洪灝認為,央行不斷下調利率指引,並隨著未來通脹壓力的下降有更多的下調利率空間,市場利率不斷走低。這些情況都顯示了流動性在本階段並非主要矛盾。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劉有華表示,科創板實施近10個月以來,上市企業已經突破100只,資金分流效應並不明顯。其次監管層也在一直引導更多資金的入市,包括外資、險資以及養老金等,所以創業板的註冊制資金分流效應不會明顯。

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從科創板發行看並未出現明顯資金分流的情況看,在穩步推進的過程中創業板註冊制也不會造成明顯資金分流。

殼股估值縮水

洪灝認為,註冊制由市場決定哪些公司符合標準可以上市,並最終大幅縮短上市時間,降低上市成本。因此,現在市場上因為要保留殼公司估值而拒絕退市的上市公司,其估值可能會大幅縮水,從而把無效鎖定的資金釋放出來,重新分配到市場更有價值的公司裡。

粵開證券策略團隊表示,長期看,優勝劣汰之下,符合創新定位的優質企業將獲得長期資金的青睞,殼資源的價值得到抑制,資本市場環境與投資者結構將得到雙重優化。

優質股更受機構青睞

機構投資者將如何應對?張軍認為,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後,預計創業板新股供應將有所加大,使優質標的更加稀缺,機構抱團的情況可能更加明顯。事實上,近年來由於龍頭股優勢持續凸顯,價值投資理念深入人心,A股有效性提升,機構選股的標的重合已經很普遍。

前述公募基金經理表示,未來龍頭效應會更顯著,有穩定增長的龍頭公司將享受估值溢價,炒作概念公司則會慢慢淘汰。

劉有華認為,註冊制的實施更加有利於引導資金向績優股流入,更符合機構的投資風格,所以對於機構而言,影響不大,反而會更加堅定價值投資的道路。

“平庸”個股成交量萎縮

殼股估值縮水,優質股被機構抱團,那“平庸”的個股呢?

張軍認為,隨著A股上市公司增多,大部分平庸的個股成交量會萎縮,如果質地一般,新股上市5個交易日後的成交量也會下降。不過,當股票被納入指數或者被券商研究員覆蓋推薦的時候,估值提升會很明顯,類似於美股納斯達克的情況。最終,投資者會接受藍籌之外的股票普遍高波動。

買基金或成首選

對個人投資者參與A股有何影響?

某公募人士表示,隨著上市公司數量增多,選股難度變大。個人投資者要麼具備較強的專業投資能力,自己選股;要麼通過基金參與A股。純粹在交易層面博弈的選手,獲利難度變大。

劉有華表示,對於遊資和普通投資者,交易規則的改變意味著市場風險收益比的改變,之前的投資風格以及投資策略可能不再有效,所以對這部分投資者的影響是最大的。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市場的散戶佔比會越來越低。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