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片土家神奇叶子带来山村蝶变

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俊 通讯员 徐山棋

鸦丘坪,一个略显土味的地名。

地处恩施利川交界,四周大山环绕,曾经的鸦丘坪村交通闭塞产业落后,是恩施市屯堡乡的贫困村。在恩施市委宣传部驻村扶贫尖刀班的带领下,大山里的鸦丘坪村利用当地优良土壤和气候,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形成了恩施市独一无二的最大藤茶及青钱柳种植基地,再加上村民们多年种植的绞股蓝,三种特色植物成就三片神奇叶子,成了土家百姓的“摇钱树”。

山峰壁立,溪流潺潺,旅游和民宿将成为这里新的发展方向。

昔日贫困户成致富明星

48岁的张鸣爱,皮肤黝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勤奋踏实。

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在肩上,他家一度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失败不怕,从头再来就是。”几年前张鸣爱种植蔬菜亏损后这样说。在村支部第一书记贺源茂的鼓励和帮助下,张鸣爱跟着村里的“仙芝堂”公司学藤茶种植技术,发展藤茶种植。

打沟、育苗、除草、栽培……张鸣爱把对生活的热情全部倾注在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我看他忙的时候恨不得睡在田里。”这是张鸣爱的妻子如此评价他。

去年5月中旬,张鸣爱家第一批藤茶茶叶成熟了,他每隔一天,就要骑上三轮车,载着自己种的藤茶去公司销售。虽然辛苦,但每天有过百元的收入,张鸣爱成功脱贫。由于张鸣爱种植技术好,经验丰富,种出来的藤茶成色好、质量高,他被“仙之堂”公司聘请为技术指导。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种藤茶让张鸣爱尝到了甜头,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最困难时,乡亲们对他们一家人的帮助。村里的刘书彦和刘书成,说起张鸣爱,一个劲地竖起大拇指。目前,张鸣爱已带动300多户贫困户共种植2000余亩藤茶。

除了藤茶,张鸣爱还对绞股蓝和青钱柳的种植颇有心得,每天忙完这片田,就赶着去那片林子里。“现在每年家庭收入能过10万元,但我还想多种点树。”

打造高山功能茶示范区

青钱柳,别名“摇钱树”的珍稀树种,在大山深处的鸦丘坪,漫山遍野郁郁葱葱。

从鸦丘坪村走出,在外闯出一番天地的谭兆瑞又回到这片难舍的故土。他创立湖北思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掌握的技术,专攻青钱柳产业。记者在基地看到,翠绿的青钱柳成片排列,摘下一片树叶放入口中,咀嚼后一阵甘甜涌入舌尖。“我们这的土壤富硒,种植全国唯一的富硒青钱柳,能有效降血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说起这些,村里第一书记贺源茂如数家珍,青钱柳亩产可观,每户农民年收入不低于8000元。

贺源茂介绍,初到鸦丘坪时,发现这里农民大多还是传统农业种植,脱贫压力大。经过尖刀班和村干部的广泛论证,一致决定积极发展藤茶、青钱柳、绞股蓝“土家三片神叶”,着力打造高山功能茶示范区。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尖刀班”与村支两委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发展策略,出台推进藤茶、青钱柳产业链发展实施细则,全面带动村民走上产业发展之路。得益于杭州市江干区的倾情帮扶,鸦丘坪村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得到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珍贵帮助。全村水泥路通到各组,建成了扶贫车间300平方米,打造了藤茶、绞股蓝、青钱柳功能茶产业带。眼下,全村共发展烟叶300亩、高山蔬菜500亩、核桃2000亩、青钱柳1500亩、藤茶1200亩、绞股蓝200亩。2017年,鸦丘坪村顺利脱贫摘帽,人均年收入增加1200余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