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前段時間,全國各地人民都被四川人民的起名廢給“萌”到了。

比如好好的上海青,四川人叫它瓢兒白;形象又好記的空心菜,四川人叫它藤藤菜;芥菜們就更倒黴了,抱子芥成了兒菜(媽帶兒),芥菜頭成了大頭菜,筍子芥直接成了棒菜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抱子芥,四川人口中的兒菜

不過,你以為這就是四川人起名字的底線了嗎?顯然不是!四川人給自己餐桌上的野菜起的名字更野,什麼狗地芽、馬屎寒、雞屎藤……光聽名字,你可能以為我們在食屎,直到菜端上桌才發現原來是名字奇奇怪怪的野菜罷了。

今天,我們就來挨個盤點下四川人的餐桌上都有哪些名字奇怪的野菜吧!

01

狗地芽

/ 其實是枸杞頭 /

光聽這個名字,你一定想不到這是南京人口中繾綣而帶著春意的枸杞頭

枸杞頭是春來枸杞抽生出的嫩芽,鮮嫩時間不過短短几周,動作稍微遲緩些,枝條就會木質化而無法食用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狗地芽帶著股淡淡的青澀味道,不能直接吃,要用沸水簡單焯過,去掉那股清苦的味道。焯過的狗地芽可以直接清炒,也可以和蔥薑蒜醬油醋小米辣一起涼拌,紅綠相間,煞是好看。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02

豬屁股/豬鼻孔

/ 和豬沒有任何關係 /


如果要說川渝人吃的野菜中名氣最大的,一定要數豬屁股(豬鼻孔)了。


雖然這個名字聽起來根本不像是植物,但其實它就是讓人深惡痛絕又讓人愛得深沉的折耳根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四川人說的豬屁股(豬鼻孔)就是折耳根

折耳根往年是夏春季節採摘的野菜,在霧氣氤氳的山間,上山遊玩的人們常常一邊四顧觀賞景色,一手從草叢中扒出鮮嫩的豬屁股。


豬屁股的心形葉片特點鮮明,即使是在野草叢生的山間,你也很難錯過它們的身影。微微帶著點紅色的葉片相當可愛,採回家之後只要清洗乾淨就能直接涼拌了。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豬屁股連葉片都是愛你的形狀

我最愛的豬屁股吃法就是涼拌,醬油醋加上油辣椒,最後再來一勺白糖,就是一盤清香回甜的涼拌豬屁股。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涼拌豬屁股

當然,豬屁股也能熟著吃,很多人吃火鍋的時候都會涮上一盤。它熟得極快,

基本上剛進紅油湯底裡滾一圈,就得著急撈出來,否則就會因為煮得太久而變成軟榻一團。熟的豬屁股清香味更重,但是清脆的口感便消失了。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豬屁股涮火鍋

近年來豬屁股還有一種吃法——作為配料加在天蠶土豆裡面。不過這裡面用到的就不是前面的細枝嫩葉了,而是稍微老成一些的莖。

味道更為濃郁的莖稈被細細切做小段,撒一把到天蠶土豆裡就能增添一股獨特風味。但是因為豬屁股的味道實在獨特,對於不習慣這股魚腥味的人而言,簡直是毒藥一般的存在。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加了豬屁股末的天蠶土豆

前段時間,四川什邡的村民給武漢捐了三噸豬屁股,武漢人民一臉懵逼不知道如何下手,還因此上了一輪熱搜(說來也巧,剛好是我本人的家鄉……)。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豬屁股和蕨菜,因為食用者甚多,現在已經逐漸從野菜變成了餐桌上的常見蔬菜。不過老人們還是喜歡自己去山裡採,吃的大概是採摘野菜的那份儀式感吧。

03

馬屎寒

/ 和馬屎也沒有關係 /


聽聽這美妙的名字,是不是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了一大坨馬糞上長出的嫩綠色野菜,簡直是讓人胃口大開啊,嘔……

不過實際上,這種野菜跟馬糞並沒有什麼關係,會叫這個名字多半其原名被以訛傳訛了,畢竟馬齒莧和馬屎寒讀起來確實差不多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被四川人讀作馬屎寒的馬齒莧

名字聽起來不怎麼好聽,倒也沒妨礙了四川人吃它。

馬齒莧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直接清炒,我覺得靈魂在於嗆鍋時撒的那把花椒幹辣椒,麻辣的氣息更讓馬齒莧的清香躍然舌尖。馬齒莧的口感偏軟綿,我個人其實是不太喜歡吃的。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蒜蓉馬齒莧

04

雞屎藤

/ 這真不能怪四川人 /


洗乾淨的雞屎藤藤曼和葉,與洗淨的小腸一同放進砂鍋中小火慢煮,直到湯色變成看起來就不太好喝的淡綠色。雖然賣相和名字都不太好,味道卻實在不錯。為了那股清香和肉香並存的味道,也要喝上好幾大碗。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大家從這個雞屎藤籺感受一下那個綠色


不過說到雞屎藤這個不那麼美好的名字,四川人要說了:這個鍋我們不背!畢竟它的中文正名就叫雞矢藤來著。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雞屎藤開的花還挺好看的

05

臭老婆

/ 沒有老婆 /


不知道一個味道奇妙的樹葉到底是怎麼和老婆扯上關係的,反正這樹葉也是很奇特了,愛的人說它清香,恨得人說它一股子雞屎臭(雞屎藤你在聽嗎?)。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臭老婆葉子

這植物的名字倒也不是四川人取的,畢竟它在其他地區的名字也是這一掛,什麼抽老婆條子、老牛筋子,一個賽一個的奇怪。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臭老婆樹葉

臭老婆的做法比起其他野菜就獨特一些了,因為

葉片中含有豐富的果膠,臭老婆常常被用來做“涼粉”。這種深綠色的涼粉清香軟滑,也有叫它神仙豆腐的,可想而知有多好吃了。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擠出臭老婆的果膠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神仙豆腐

另外,臭老婆也可以用來蒸肉,那股子特別的味道,反倒成了縈繞在肉中的獨特香氣。

06

燈籠花

/ 和燈籠沒半毛錢關係 /


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比前面幾個好聽多了,畢竟燈籠花可是有顏值的蒲公英本英。燈籠花這名字雖說不如蒲公英有詩意,但比起北方粗獷的婆婆丁,還是難得的勝出了一回。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燈籠花吃的是葉子

雖說叫燈籠花,更多還是吃它幼嫩的葉子。切碎煎蛋或者煮稀飯都不錯,不過燈籠花帶著菊科植物特有的清苦味道,入口需要一抹抹勇氣。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燈籠花炒雞蛋

07

棉花草

/ 可以說是很形象了 /

聽這個名字,是不是就想象出了一個滿身白乎乎、又有點毛茸茸的形象?沒錯,四川人口中的棉花草其實就是葉表披著一層細白棉毛的鼠麴草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有一層白色絨毛的棉花草

同樣是糯米+鼠麴草+餡料的組合,別人叫它青團,四川人偏要叫它棉花草粑粑,真恨不得把這個食材的原料、形狀、味道等等特點全塞進它的名字裡去。

棉花草粑粑的餡兒也十分豐富,什麼豆沙餡、豬肉餡都有。我最喜歡的是臘肉餡,煙燻味兒的肉和清香的野菜相輔相成,清香與脂香渾然一體,再加上糯米糰子那軟糯的口感,我能吃一盤!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臘腸餡的棉花草粑粑

更簡單粗暴的方法則是直接把棉花草加進肉圓子裡,為肥腴的豬肉帶去一絲清香。

08

蜀葵

/ 可以吃的花 /

最後再說一個算不得野菜,但也上了餐桌的植物——蜀葵,也叫一丈紅。

在四川的街頭巷尾,這種花開得肆無忌憚,能從春意淺薄的2月一路盛開到蟬鳴蛙噪的8月。蜀葵的花大而飽滿,摘下來衝一沖水,就能燉作一碗滑嫩的湯


狗地芽、臭老婆、雞屎藤,四川人給野菜取名真是鬼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