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談學習:今人以求識為學 古人以修身為學

孔子愛學習,從少年時就愛,到老猶手不釋卷。


據《論語·為政》篇記載,夫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即從十五歲開始就立志於做學問,到晚年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易經》,以至“韋編三絕”(穿竹簡的熟牛皮繩子都被磨斷了三次)。試想,熟牛皮既柔且韌,就是因為結實才用它來穿竹簡,這麼結實的牛皮繩都因為翻閱過多而被磨斷三次,這是下了多大的研讀功夫啊!


孔子談學習:今人以求識為學 古人以修身為學


“學而時習”的要點

在《論語》中,孔子始終是以謙遜的面貌出現,唯獨對於好學,孔子是很自信的。他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意思是說有十戶人家的村邑,一定有像我一樣忠信的人,但不如我這麼好學習。這種好學精神一以貫之,孔子甚至在晚年都感嘆學習時間不夠。《論說·述而》中記載孔子曾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意思是說:如果老天借給我幾年的壽命,我從五十開始學《易經》,就可以沒有大的過失了。這真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型。


孔子不但愛學習,終身學習,更主要的是會學習,所以才能成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是怎麼談學習的呢?


其實在論語開篇第一章裡孔子就把學習的法門告訴了大家。《論語·學而》記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說”同“悅”)要準確理解這段話,關鍵在“學”“時”“習”三個字。


什麼是學?按《廣雅》的解釋:學,效也;按《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含有覺悟的意思。所以,學就是效法老師,覺悟道理。不僅是學知識,更主要的是向老師學修身、學明理,以至學做君子聖賢,這些都是著重修身方面。《論語·雍也》記載:魯哀公問孔子弟子中誰最為好學?在孔門弟子中身通六藝者有七十二人,而孔子獨稱顏淵,且以“不遷怒、不貳過”為好學,即顏淵不遷怒於人,同樣的錯誤不犯第二次,這說的都是修身為人方面的素養,而不是知識性的學習,即古人所謂“‘學者,所以學為人’也。學而至於聖人,亦不過盡為人之道而已”。


孔子談學習:今人以求識為學 古人以修身為學


明人焦竑 *[hóng]《筆乘》的卷一中,寫了一個讀《論語》的故事,頗可玩味。


李彥平曰:宣和庚子,某入辟雍。同舍趙孝孫仲修,伊川先生高弟趙彥子之子也,於某有十年之長。辛丑春同試南宮,仲修中選,而某被黜,仲修勉之曰:“公盛年一跌何傷,姑歸讀書可也。” 某意不懌。趙曰:“公頗讀論語否?”即應之曰:“三尺之童皆讀此,何必某。”仲修笑曰:“公既知讀此,且道‘學而時習之’以何者為學?” 某茫然不知所對。仲修徐曰:“所謂學者,非記問誦說之謂,非絺章繪句之謂,所以學聖人也。既欲學聖人,自無作輟。出入起居之時,學也。飲食遊觀之時,學也。疾病死生之時,亦學也。人須是識得‘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立則見其參於前,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方可以學聖人。”某聞其言,頓若有悟。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李彥平的人自述學《論語》的經過:宣和(宋徽宗年號)庚子年,我進入辟雍(天子所設的大學)學習,同宿舍的趙孝孫(名仲修)是理學家邵雍先生高徒趙彥子的兒子,比我大十歲。辛丑年我們一同參加禮部會試(即進士考試),仲修考中而我落選。仲修勉勵我說:“你還是壯年,一次失敗怕什麼?姑且回去讀書就行。”我仍舊不高興。仲修就說 :“您還讀《論語》吧?”我當即回答說:“三尺童子都讀這個,何況我!”仲修笑著說:“您既然知道讀《論語》,不妨說說‘學而時習之’ 這句話中的‘學’是講什麼?”我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仲修緩緩說道:“所謂學,不是指記問誦說,也不是指雕琢文辭,是指學做聖人。既然學聖人,自然沒有間斷。出入起居之時是學;飲食遊觀之時是學;患病生死之時也是學。人需要明白的就是在倉促匆忙的時候一定要守住仁德,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要守住仁德。站立時,就彷彿看見‘忠信篤敬’幾個字立在我的面前 ; 在車子上 , 就彷彿看見它刻在前面的橫木上。這樣才可以學聖人。”我聽了他說的話,忽然有了感悟。


孔子談學習:今人以求識為學 古人以修身為學


程樹德《論語集釋》說:“今人以求知識為學,古人則以修身為學。”


什麼是時?當其可之謂時,就是正當 “可”的時候,既不早也不晚,恰恰好,即最合適的時機。什麼是習 ? 《說文》的解釋是:習,數飛也。就是屢次飛。習,古時寫作習,上邊有一個羽字,表示小鳥長出羽毛後跟著老鳥學飛,一次一次地試著飛,所以這個習的意思不是複習而是踐習。


這樣一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意思就明晰了:跟老師學了以後在恰當的時機自己去踐習,“哦,原來是這麼回事”,而內心因為明理了,有心得了,所以非常愉悅,故“不亦說乎”。


君子求學的要義

什麼是朋 ? 中古時期,同門曰朋 , 同志曰友。同一個師門的師兄弟叫朋,有共同志趣愛好的人是友,比如筆者和一同修習太極拳的師兄就叫朋。而我練的是武氏太極拳,你練的是楊氏太極拳,我們就是友不是朋。朋自遠方來訪,來幹什麼?來印證、切磋、交流學問。


《論語》第一句是求師以後自修,有心得體會,有內心的愉悅。但如果不切磋不交流自己的體會可能就是閉門造車。故《禮記·學記》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而朋來一起切磋就有意思了,通過交流就可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更深入更精細的體會。因為更有收穫,所以更高興。這種高興是兩人之間的喜樂,不同於自己的悅。悅是在自心,樂則發散在外,樂比悅更發散,程度更高。所以這裡用樂字。世間樂有種種,但是這種有朋自遠方來的樂,非聲色犬馬的淫樂,也非鐘鳴鼎食的宴樂,而是身心充實、心寬體胖的道樂。


孔子談學習:今人以求識為學 古人以修身為學


《論語》第三句是人不知而不慍,即別人不知我,不瞭解我,不理解我我也不鬱悶。不被人理解這很常見,如何對待別人的不理解,這最反映一個人的學養。朱子把慍解釋為怒,然而我們會奇怪:人們不知道你不瞭解你,你不發怒,這有什麼了不得的?不知者不怪嗎!難道這就是君子?這君子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其實,從文字學上說,凡帶“昷”字旁的字都有涵隱內藏之意,如水不開叫溫水,天地氣不交,悶住了就是瘟。而加個豎心旁就是慍,是表明心中鬱悶不通,所以慍不是怒,只是悶,猶言不樂。是心中微有不快之意,心中略有不平之意就是慍。不慍即是心中沒有一絲的鬱悶,敞敞亮亮,坦坦蕩蕩。這才是君子!為什麼?


君子是為己之學,自己學習先王之道,中自有得。含章內蘊,不需要別人喊好,也不求人點贊。所以別人知不知道沒關係,你不知道,我連一點兒鬱悶都沒有。這是說明修養的德性堅定,內心充實。如此才能不為外界所動,這才是君子。只有內心空虛的人才需要外界的裝飾,比如炫富等等。所以古人說外有餘者內必不足,這是有道理的。


孔子談學習:今人以求識為學 古人以修身為學


因此這第二句就是落實在心性的涵養上,這也是儒家學習的目的,儒家的目的就是養成君子。


《論語》第一句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是儒家的學習方法,通過求師和自修,這是第一階段;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交流切磋,是提高的途徑,這是第二階段;人不知而不慍,是目的和宗旨,這是第三階段。所以悅、樂、不慍,循序漸進,次第極分明,絕不是三句不相干的話,而是儒門學習的方法、次第、目的和歸宿,故放在論語開篇的第一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