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茅臺的報表千萬不能較真,要不你就輸定了!

但凡你認真一點去看茅臺的報表,你就會發現茅臺的ROA竟然大於ROE,然後你就跟我一樣冥思苦想輾轉反側,但你根本想不通。

看茅臺的報表千萬不能較真,要不你就輸定了!

從理論上看,ROA根本不可能大於ROE。

①ROE=淨利潤/股東權益

②ROA=淨利潤/平均資產

所以,ROE=ROA×權益乘數。

①權益乘數=資產÷權益,

②理論是資產≥權益,所以權益乘數≥1。

(正常情況下資產>負債,權益乘數大於1)

所以理論上,ROE一定≥ROA(正常情況Roe大於ROA)。

感覺自己又在推導論證數學題了。太難了。我數學掛過科,這輩子都不想做數學題了。

看茅臺的報表千萬不能較真,要不你就輸定了!

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

既然理論上ROA根本不可能大於ROE,

那麼茅臺的數據到底是怎麼回事??

答案是:軟件裡導出的ROE和ROA的數據都是錯的。

不論是東財的choice還是wind計算的這些數據,都是錯的。

是的。都是錯的。

會計老師和會計準則從來沒有這樣教過我們這樣的計算公式。

這個答案絕對讓你吃了一驚。

東財Choice上面的計算公式是:

ROA=利潤總額(淨利潤+稅)÷資產,

ROE=歸母淨利潤÷股東權益(母公司股東權益+少數股東權益)。

但實際上正確的計算公式為:

ROA=淨利潤÷資產平均餘額;

ROE=淨利潤÷股東權益。

母公司股東ROE=歸母淨利潤÷母公司股東權益

下面紅色字體是根據正確的公式計算出來的數據。

ROA根本就不可能大於ROE。

看茅臺的報表千萬不能較真,要不你就輸定了!

錯誤的公式裡面,之所以會出現ROA>ROE的情況,是因為茅臺交的稅多。

ROA=利潤總額(淨利潤+稅)÷資產,

ROE=歸母淨利潤÷股東權益(母公司股東權益+少數股東權益)。

茅臺的負債很少,它的權益乘數一直在1.3左右;

根據上面的兩個公式,“稅”的多少是影響ROA和ROE差距的主要原因。

當稅足夠大的時候,ROA就會>ROE。

下面是茅臺2011年到2018年間的利潤和稅的數據。

茅臺每年交的稅比很多公司一年的利潤還要多的多。

看茅臺的報表千萬不能較真,要不你就輸定了!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既然軟件裡計算ROE和ROA的公式是錯誤的,那麼我們平時使用這些錯誤的數據得出的結論,不得錯的離譜了?

其實你也不用過分擔心這個問題。

如果不是遇到了茅臺,上面這些錯誤的公式也可以勉強使用了。

茅臺太特殊了。

它的負債極少,使得資產接近股東權益;

它交的稅太多,使得利潤總額偏離淨利潤。

所以根據下面的公式,就出現了ROA>ROE的情況。

看茅臺的報表千萬不能較真,要不你就輸定了!

其它的公司負債很難像茅臺那麼少,交的稅也不會像茅臺那樣多。所以東財或者萬德里面的數據,大家就馬馬虎虎地用吧,模糊的正確就可以了。

其實很多上市公司在計算ROE和ROA的時候都沒有統一計算口徑,有的公司使用歸母淨利潤÷資產平均餘額,有的公司使用稅後淨利潤÷歸母股東權益,得出的數字也大差不差。

但是從我學基礎會計的那堂課開始,我們老師就教我們會計要講究一個嚴謹性;在學財務分析的時候,我們老師就跟我們叨叨財務比率的計算一定要統一口徑。可是落實到具體的實務操作上,數據就出現偏差了,是因為東財或者萬德寫軟件代碼的員工沒學過會計嗎?

但這不只是賣數據軟件的公司的問題,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的數據也這樣。所以,我們分析報表的時候千萬不要較真,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準的錯誤。下次再遇到ROA>ROE這樣的問題,只要你較真,你就得打破砂鍋問到底,會耗死很多腦細胞。

但是,我樂意。


看茅臺的報表千萬不能較真,要不你就輸定了!

文末劃重點。

有趣又有料的乾貨財經,

“小北讀財報”與您共同學習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