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战“疫”后方做“华生”,44名95后成为新冠肺炎防控流调志愿者

我们在战“疫”后方做“华生”,44名95后成为新冠肺炎防控流调志愿者

志愿者合影。

上海如此超大规模城市,为何新冠肺炎病例能控制得这么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给出的答案是:早期诊断隔离、疾控迅速诊断,追踪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避免疫情蔓延。

通过疫情新闻,很多人知道了追踪密切接触者的人是“流调员”,他们可谓抗“疫”战士中的“福尔摩斯”。为进一步强化上海疾控中心“追踪办”的工作力量,缓解一线人员工作压力,今年3月31日,44名95后加上1位65岁的老师共45名新冠肺炎防控流调追踪志愿者上岗,他们分成四组,每组11个人,成为追根溯源的“华生”。

青年报记者 孙琪

感叹 我在用电话去拯救世界

市疾控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里,通话声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您好,请问您是某某吗?我是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有些情况想和您核实一下……”上午9点,追踪组志愿者丁子立拿起电话致电密接者,娴熟地说出这句开场白。

一般情况下,飞机上与病例座位的同排和前后各三排座位的全部旅客以及在上述区域内提供客舱服务的乘务人员都会被列为密切接触者,具体情况还将由专业人员根据现场因素综合判定。因为近期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志愿者追踪留观者、密接者的工作量保持高企。

小丁是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一名医学检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是这批流调追踪志愿者第二小组的组长。他负责追踪组工作,主要是负责帮助外省市协查在沪密切接触者与一般接触者,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协查下,逐渐构建起了一个省际的防疫网络。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我可能会一边在医院的检验科进行实习工作,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一边完成我的毕业设计,并奔波于各大招聘会找工作。闲了拍拍春景,再去玩一玩扬琴与大管。”小丁告诉记者,但如今他的世界就是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和一张表格,从早到晚打电话、详细记录每一个密接者的一切信息。

流调需要及时、全面、精准、细致,追踪每一个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摸清患者在发病前两天直至被收治隔离之前的所有暴露史、接触人群、生活和行动轨迹。因为宣传到位,如今接到来自疾控中心的电话,多数人十分配合,但心中免不了忐忑不安。因此在电话的这头,志愿者要非常耐心细致,才能引导密接者说出更多细节。

小丁在协查过程中遇到过一位小留学生,当向他核实信息时,小丁敏锐地感受到了电话那头少年的无助与孤独。“作为一名大哥哥和一名医学生,我从医学的专业角度帮他分析了情况,安抚他的情绪。”小丁告诉小留学生只要好好配合隔离点的医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小留学生心房打开后,十分配合地协助小丁完成了工作。小留学生挂电话前特意致谢,一句“大哥哥,谢谢你!”似一股暖流,让小丁打了几百个电话的疲惫一下子流走。

“我儿时有一个梦想,就是带着面具扮成超人拯救世界。”小丁笑着告诉记者,“如今我戴着口罩在电话机旁帮助密接者,算是圆了儿时的梦!”

我们在战“疫”后方做“华生”,44名95后成为新冠肺炎防控流调志愿者

青年志愿者电话联系密接者。 受访者供图

心愿 守牢疫情追踪大网

密切接触者的发现有很多途径,有流调人员现场调查发现的,有志愿者打电话追踪发现的,还有通过各省、各部门对有关病例调查出来的,志愿者应娜的工作就是向各省市收发协查涵和协查反馈涵,并将这些信息整理归档。

小应是上海健康医学院药学专业大四的学生,如果没有这次疫情,现在的她应该已经成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而如今,她作为这批“抗疫卫士”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兼第一小组组长,每天除了本职工作还要组织好志愿者的出勤排班,妥善解决要考护资和上网课的志愿者的调班问题。

“小应家住新场镇,为做好这份志愿者工作,她需要换乘三班地铁才能抵达疾控中心,单程耗时一个半小时。”志愿者的带队老师傅向东告诉记者,44名志愿者分成四组,每天两组同学分早、晚班上岗,一般从早晨9:00工作到晚上9:00,很多志愿者都和小应一样住在郊区,但所有人每天都提早半小时到岗,从无抱怨。上海已经二十多日无本地新增病例,但境外输入病例持续增加,时间就是生命,流调就是要与病毒赛跑,为了第一时间完成夜间抵达浦东机场航班的流调工作,几位志愿者组长和男志愿者多次配合疾控中心加班到深夜。这群志愿者们除了协助流调员追踪留观者、密接者和组织各地协查的工作外,还承担了一部分舆情收集工作,协助做各类数据统计分析的工作。

傅向东是健康医学院志愿服务的领军人物,他已经65岁,获悉此次志愿者招募任务后,主动请命,担任带队老师,3月31日以来,他始终无休,每天8:00出门,白天守在志愿者旁处理突发状况,晚上陪着志愿者一起下班,收到所有志愿者们逐个在线上报平安,才敢休息。

防境外输入任重道远,上海疾控中心追踪办的办公室24小时灯火通明,上海疾控中心的流调员与45名志愿者与在这里争分夺秒,尽己所能,织密守牢上海疫情追踪网络,他们相信曙光就在前方。

青年报记者 孙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