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決定人生,那到底該怎麼選?

選擇決定人生,那到底該怎麼選?

選擇決定人生,那到底該怎麼選?

Left or right?

每個人一路走來,都在做著這樣或那樣的選擇,你選擇上學,他選擇出國,你選擇上班,他選擇創業,那些看似不經意的選擇,總是會在往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左右著我們的命運起伏。

有人說,“是我們做出的大小選擇,決定了我們今生成為什麼樣的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我很贊同這句話,人生就是由一個一個選擇所構成,而選擇之後的結果經由時間的沉澱就匯流成了一個人命運的小河。

小的選擇有你今天是選擇白水煮青菜還是啤酒炸雞排,大的選擇有你要找什麼樣的工作,跟誰結婚,跳不跳槽。

選擇的重要性,在這個時代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和價值,因為相較於過去人們無法選擇的窘境,如今我們的選擇顯然要多得多,同時也讓人糾結得多。

選擇之所以難,就是因為我們在當下看不到一個確定性的答案,擺在我們面前的選項往往都各有千秋,各有優劣,著實讓人難以抉擇。

先讓我們來看看這樣一道選擇題:

一列火車正在前行,司機突然發現前方軌道上有九個小孩正在鐵軌上玩耍,剎車已經來不及了。

前面還有一個廢棄的岔道,只有一個小孩在這條廢棄的鐵軌上玩耍。如果這時候扳道工扳道岔,改變火車前進的方向,那這個小孩會被撞死;如果不扳道岔,那九個小孩就沒命了。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很明顯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如果在你心裡,認為活著的人的數量比較重要,那你更可能選擇扳道岔;如果你認為在廢棄鐵軌上玩的小孩遵守規則,生命價值更高,那你更可能選擇不扳道岔。

其實,選擇的不同,往往來自於每個人內心不一樣的價值取捨,這就涉及到了我們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是我們內心的一套信念拼圖,也就是在你心裡,你認為什麼更重要,什麼最重要。

選擇的過程,就是基於我們的價值觀,對於人生中可能的選項進行優先級排序的過程,而在做出選擇的那一刻,也就決定了我們行動的方向,從而讓選擇在生活裡開花結果,塑造自己的人生。

你認為安逸平淡對你最重要,還是挑戰折騰對你最重要?

你認為事業成功對你最重要,還是家庭幸福對你最重要?

你認為追隨世俗對你最重要,還是堅持自我對你最重要?

這些都沒有普世的標準答案,完全是個人的選擇,但這些選擇的背後,折射出來的是你對於人生的見解和取捨。

在快節奏的生活裡,時間太趕,難題太多,選項太多,我們總是很容易在面對選擇的時候不得要領,焦慮煩躁,總是想要追求那個最優解,但卻往往事與願違。

而我想要分享的,並不是教大家如何選擇最終成為人生贏家,畢竟每個人內心都有自己的標準,況且很多現在看來正確的選擇往往是運氣使然,隨機性太大。

我更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大多數選擇背後的那些我們可以把握的普世價值原則,讓我們可以在這些靠譜的人生原則的指導下,更好地應對生活給我們出的各種難題。

原則一:選擇主動

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媽媽在給孩子檢查作業,練習冊上有這樣一道題。題目給了某個地方一年12個月的氣溫變化統計圖和降雨量變化統計圖,問題是:如果你們一家準備在這個地區旅遊,你會向爸爸媽媽建議幾月份去?簡單說一下你的理由。

下面歪歪扭扭地寫著一個答案:我會8月份去,因為我的生日在8月份,我可以在那裡過生日。

而在試題中,8月份正好是氣溫比較高(30度以上),降水量比較多的月份。

很明顯,小孩的答案並不是這道題的標準答案,因為這道題就是想要讓你選擇合乎常識和邏輯的月份,比如不冷不熱,降雨又少的10月份。

練習題有標準答案,但我們的人生卻並沒有標準答案,而那個小孩的答案雖然看起來是錯的,但卻真正屬於他自己。

我們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有一種從眾的本能,因為那是一種最簡單最省力的選擇方式,你不需要做太多的思考,也無需糾結於選項的優劣,而在你心裡,經過了很多人驗證的選擇,總歸不會出什麼大錯。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被社會的,家人的,別人的價值觀所裹挾,做出並非出自自己本意的選擇,甚至很多時候對這種被動的選擇毫無意識。

就像之前剛離婚的朋友,她早在幾年前就想要離婚了,但是周圍的人都勸她不要離婚,結果她沒有離成。現在孩子有了,家庭的矛盾卻還是沒有解決,而她現在依然選擇了離婚。

這時候,原來那群勸她替她做選擇的人已經不再說話,就好像與己無關,該幹嘛幹嘛。

沒有人會為你的選擇負責,除了你自己。

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主動地做出選擇,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比你更瞭解你自己,你最需要的是質疑那些在耳邊反覆唸叨的“應該如何如何……”,然後依照自己的價值觀去做選擇,即使最後發現,經過思考之後的選擇和別人的建議是一樣的,那也是你自己主動的一次人生探索,而不是你投機取巧的一次盲從。

更進一步講,只有自己主動做出的選擇,我們才願意主動地去為選擇之後的結果負責,而不會在失敗之後怨天尤人,追悔莫及。

儘管這種主動的選擇有可能是錯的,但它卻真正地屬於你自己,而且正因為我們會犯錯,所以我們才有機會去糾正自己錯誤的價值取捨標準,讓自己更快地成長,從而讓未來的選擇更可能接近真相。

原則二:選擇初心

一個老教授在課堂上問大家:“如果你去山上砍樹,正好面前有兩棵樹,一棵粗,另一棵細,你會砍哪一棵?”

問題一出,大家都說:“當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笑了笑,接著問:“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楊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松,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學生們想了想,覺得紅松比較珍貴,就說:“當然砍紅松了,楊樹又不值錢!”

接著老教授又問:“那如果楊樹是筆直的,而紅松卻七扭八歪,你們會砍哪一棵?”學生們有些疑惑,但很快他們就說:“如果這樣的話,還是砍楊樹,紅松彎彎曲曲的,什麼都做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繼續問:“可是楊樹之上有個鳥巢,幾隻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這時候大家面面相覷,不知道老教授想到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答案。

最終,老教授收起笑容,說:“你們怎麼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為什麼砍樹呢?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於你們最初的動機。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楊樹,如果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松。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著斧頭上山砍樹了!”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那些不斷隨著條件變化而改變選擇的學生,因為已經走得太遠,而忘記了自己為什麼出發。

什麼是初心?初心就是一開始驅動我們去做一件事情的起心動念。

面對生活的選擇,我們更需要回到出發的原點,找到自己當初為何出發的理由,發現那個快要被自己遺忘的內心力量。

在國內,社交軟件一家獨大的是微信,但這個地球上真正的社交軟件鼻祖卻並不是微信,而是WhatsApp,它比微信早2年誕生,在全球擁有15億用戶。

它最終以190億美元的天價被Facebook收購,而它的創始人簡·庫姆也因此成為Facebook的董事之一。

不過去年5月份,在Facebook被爆出隱私洩露門事件不久,簡·庫姆就宣佈退出Facebook董事會。

儘管Facebook去年諸事不順,但現在它仍然是全球投資者趨之若鶩的標的,那為什麼簡·庫姆選擇退出呢?

從創建WhatsApp的那天開始,簡·庫姆就堅持不在產品服務上加廣告,為了生存,也只向用戶收取每年1美元的服務費,而在庫姆辦公室牆上一直貼著這樣一張便籤:

NO ADS! (不賣廣告)

NO GAMES! (不做遊戲)

NO GIMMICKS! (不耍花招)

而他最終跟Facebook分道揚鑣,他給出的解釋是:“對用戶隱私的尊重,寫在我們的DNA裡,我們創立WhatsApp的追求之一,是對用戶瞭解得越少越好,如果與Facebook合作意味著必須改變我們的價值觀,那我們不會這樣做。”

簡·庫姆就是為了堅守自己的初心,而做出了符合自身內心價值觀的選擇。至於他的選擇是否正確,其實他根本不在乎,因為他的選擇彰顯了自己人生的價值所在。

而不忘初心的選擇,能夠讓你專注地,長時間地去做那些真正能夠激起內心動力的事情,這時候的你不是被外界理性的目標所裹挾,比如得賺多少多少錢,要達到什麼樣的地位,你是被一種情感的強大力量所鼓舞,去塑造自己的人生。

而選擇初心,就是在抉擇之前,問問自己內心所向往的是什麼,問問自己做一件事的意義在哪裡,問問自己什麼東西是你真正在意的。

原則三:選擇善良

關於善惡好壞的道德評判,德國哲學家康德有一個基本客觀的定義——

你的行為是否具有邏輯的普遍性?

你的行為本身可不可以持續?

就比如,你選擇發財致富的方式是借錢不還,那它道不道德呢?

一方面,你借錢不還在邏輯上是沒有普遍性的,因為如果把這個邏輯倒過來用在你身上,你願意嗎?別人跟你借錢不還,顯然你是不會願意的,所以它不具有邏輯的普遍性。

另一方面,你跟別人借了錢不還,下次你還能跟他借到錢嗎?顯然如果對方不是傻子,那他肯定是不會再借錢給你的,所以這種發財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往往那種沒有普遍性,不可持續的事情,就是不道德的,就是在作惡,一如那些頻頻暴雷的P2P理財。

在人生的岔道口上,我們要做那些能夠讓自己的行為具有普遍性和可持續性的選擇,如此才能讓我們在與他人的互動中獲得意義感和價值感。

而選擇善良,就是保證自己的行為具有普遍性和可持續性。

Google公司有個口號叫Don’t be evil(不要作惡)。

當Google不把廣告內容放入它的搜索結果,它其實就堵死了自己賺容易的錢,賺惡錢的捷徑。

Google看似愚蠢的行為,其實恰恰具有普遍性和持續性,在善良和邪惡之間,它選擇了前者。

它沒有深陷於賺快錢,賺惡錢的誘惑,因為它很清楚這隻會讓他們越來越傻,越來越惡,從根本上喪失創造性和可持續發展。

相反,它選擇了另一條路徑——創新之路,發展自己的搜索技術,通過數據挖掘技術獲得對每個搜索者需求的洞察力,然後依據這種洞察力在內容搜索結果的右邊放置跟你的需求相匹配的廣告,這樣就會大大增加你點擊廣告的可能性。

而在這種創新之下,Google既沒有干擾搜索結果,同時它也賺到了錢。

驅動這種改變的是創新,是這種創新給它帶來了用戶喜聞樂見的普遍性和持續性,同時也讓它能夠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而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更是認為:善良比聰明更重要,在面對一個不確定性的時候,聰明是不足以讓你做出正確決策和選擇的,反而是善良這種跟認知好像沒有關係的特質能幫助你做出正確的決策。

因為當你選擇善良的時候,你會更願意給予而不是索取,你會更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以利他,而不是為一己私利為所欲為,這時候你會主動地為自己開闢出一條新的路,而不是走進一個死衚衕裡去。

選擇善良,就是選擇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可持續性的行動,等一切塵埃落定,回頭去看,往往都會是最好的選擇。

當你不知道該怎麼選的時候,請想一想那個更善良的選項。

原則四:選擇長遠

很多人問我在生活如何進行升維思考。

其實,最簡單的升維思考之一,就是把人生的時間線拉長到5年,10年後來思考。

股神巴菲特以價值投資聞名於世,他在選擇一家公司進行投資的時候,要看這家公司至少五年的財務報表,而那些剛上市的新貴,不管多麼地受市場追捧,他都不屑一顧,而在他買進一家公司之後,持有時間往往也是在五年以上。

當你把自己的視角從當下這個點轉移到5年後,10年後,你就越清晰當下該如何做出選擇。

有朋友曾跟我說,微信公眾號早已經過了紅利期,現在處於衰退期,文章打開率越來越低,你現在做公號已經很難賺錢很難出名了,還是早早放棄,把精力花在其他事情上吧。

對此我很不以為然,如果只是從當前的名利來考量,公眾號寫作這件事情,的確不太值得投入太多精力,畢竟真正能靠寫公眾號火起來的人,少之又少。

但是於我而言,我喜歡寫作,我是把公眾號寫作當做是自己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的一次次刻意練習,我在意的不是當前公眾號的紅利期過沒過,而是在寫作這個領域深耕五年十年後,我會擁有多廣多深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

因為站在了更長遠的時間線上去思考,所以當下我的選擇就變得簡單得多,我不會糾結於某個平臺是不是已經過了紅利期,該不該繼續寫作,不會糾結於文章的閱讀量,好看數是多是少,反而會用心地去思考,去輸出,為自己的未來蓄勢。

在我眼裡,重要的不是平臺的興衰,而是個人能力的積累,因為當有了足夠的能力,即使微信這個平臺消亡,我還是可以遷移到另外一個新興平臺發光發熱。

有個天使投資人跟我聊的時候說:“我們投資的時候,看的不僅僅是當前的表現,更多的是未來長期的成長性和可能性。”

有時候,看似選擇很艱難,但是如果你能把時間線拉長一點,把自己放置在5年,10年後來回看當下的選擇,那你就更能夠看清楚事物背後的本質和規律,從一個更大的視角來做出選擇。

選擇的過程,就是一個價值觀打磨的過程,它讓我們更清晰,在自己的人生中,我們在意的是什麼,看重的是什麼,這是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是我們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創造自己生活的過程。

得到和失去,存在於生活中每一次選擇背後的較量。

有選擇就會有得失,有得失就會有好惡,有好惡也就生出了各家意見,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閱歷,經驗,感悟,所以各自的選擇也就千差萬別,大相徑庭。

選擇沒有對錯,它只是我們給生活交出的一份份沒有標準答案的答卷,我們無法確保每次答案都令人滿意,但我們卻可以依賴於那些更接近於世界真相的價值原則來做決策——

選擇主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選擇內心所向,不忘初心

選擇善良,做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可持續性的事情

選擇長遠,用升維思考來做決策

當我們越來越瞭解自己,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上什麼樣的生活,那我們也就越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做出符合內心的選擇。

在人生的路上,該左轉還是右拐,該前進還是後退,這全在於我們自己,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無愧於心的選擇來成就獨一無二的人生。

選擇決定人生,那到底該怎麼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