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不在唐太宗墓中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649年),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公元626—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

唐太宗李世民當政期間,積極聽取群臣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尊稱為“天可汗”,為大唐帝國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真相: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不在唐太宗墓中

唐太宗在文治武功上的巨大成功掩蓋了他在書法上的成就,他熱愛書法,並且是一個優秀的書法家。當時的書法名家徐利明評價初唐四家為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李世民,把薛稷給替換掉了。這雖只是一家之言,但足可見當時書法界對唐太宗書法造詣的認可。

唐太宗對前朝書法家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三國時期的鐘繇“體則古而不今”,“二王”之一的王獻之“疏瘦如枯樹”,南朝蕭子云“無筋無骨無丈夫之氣”。唯獨推崇王羲之書法,認為“盡善盡美”。

真相: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不在唐太宗墓中

唐太宗傳世書法之一

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的喜愛已到痴迷的程度,在房玄齡等人撰寫《晉書》、《王羲之傳》後仍意猶未盡,親撰《王羲之傳論》;廣泛蒐羅王羲之書法,派書家鑑定真偽,對真跡響拓臨摹,然後把臨摹品分賜朝中大臣。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蘭亭序》摹本就有馮承素摹本、褚遂良摹本、歐陽詢摹本等多種。

雖然《蘭亭序》自誕生後就備受人們推崇,成為中國書法藝術的一座高峰,但給王羲之安上“書聖”頭銜、將《蘭亭序》奉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真相: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不在唐太宗墓中

書聖王羲之畫像

唐太宗臨崩前,遺詔要求將《蘭亭序》枕在頭下,他要永遠擁有這件摯愛的寶貝。唐太宗墓(昭陵,位於今陝西咸陽)被合上的那一天,《蘭亭序》就作別人間,埋入地底,陪伴李世民度過千年長夜。直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蘭亭序》真跡埋在昭陵,這是目前真跡去向最主流的說法。

但是,五代時期的“盜墓狂人”溫韜在盜掘唐太宗墓時並沒有發現這件稀世國寶。

據《舊五代史》卷七三《溫韜傳》記載,溫韜為耀州節度使時,把境內的唐陵盜了個遍,唐太宗墓昭陵也不能倖免,幾乎被他偷了個乾淨,“昭陵所出金器,十萬人三十日猶運不絕”。在溫韜記錄的盜墓品清單裡,沒有《蘭亭序》的記載。

真相: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不在唐太宗墓中

神龍年馮承素《蘭亭序》摹本

後世有各種分析和傳說,有的說溫韜不通文墨,將《蘭亭序》真跡損毀了;有的說溫韜把《蘭亭序》真跡盜出,流落民間……

除了《蘭亭序》真跡陪葬唐太宗的說法外,另外一個主流的說法就是真跡埋在乾陵。乾陵是唐太宗兒子唐高宗李治和他的皇后、大周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墓。李治也很鍾愛《蘭亭序》,就在太宗下葬之時用摹本把真跡調換了。雖然只是傳說,但因為溫韜盜墓事件,使得很多人認為《蘭亭序》陪葬乾陵(這座唐十八陵中唯一沒有被盜過的陵墓)可能性最大。

也有人認為《蘭亭序》真跡既不在昭陵也不在乾陵,而是大周女皇帝武則天時代就散落民間了。傳說唐高宗和武則天所生女兒太平公主也很熱愛書法,常常從宮中借母親武則天珍藏的古帖臨習,但不慎遺失一批古代書帖,其中就有祖父、父母親最為珍愛的《蘭亭序》。

天下第一行書的真跡到底在哪裡,大概只有等它重見天日的那一天才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