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为何会入不敷出?真的有一天会被用完么?

近日,社保基金会拿出近8000亿资金,与各省签订合同进行委托投资的消息,让大家把眼光又放到了养老金上,一直以来都有养老金入不敷出的消息,很多省份更是经常出现结余预警。年初,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更是指出,养老金当期结余会在2028年出现赤字,首次变成负数,也就是说入不敷出了,而到了2035年,更是会耗尽累计结余。

那么,大家一定想知道,养老金为何会不够用?而我们老了的时候还能领到退休金么?

我们就先来看看养老金为何会不够用:

第一,来看下历史遗留原因,我们国家实行养老金缴费制度比较晚,1986年10月份,初次进行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凡是1986年10月以后上班的企业职工,全部实行合同制,以前的工人,依然保持固定工的身份,形成了两个用工制度,合同制工人缴纳养老保险,固定工不缴费,1993年国家下发文件,全面实行合同制,全部进行缴费制度,从此在全国推广,各地的进度不一样,有的在1994年开始。1995年之前的所有退休职工,全部由社会保险无偿支付待遇。1995年之前的工龄视同为缴费年限,并按规定核定了待遇,社保无偿支付此部分费用。

第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8年的19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净增1.18亿,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寿命普遍延长,退休人员增加,导致养老金的赡养率加速增长,如果企业缴费率不变化,始终为16%的前提下,2019年是接近2个缴费者赡养1个离退休人员,到了2050年就会变成差不多1个缴费者赡养1个离退休人员。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图片(规定制度内离退休人数与参保人数的比率为“参保赡养率”,制度内离退休人数与缴费人数的比率为“缴费赡养率”)。


养老金为何会入不敷出?真的有一天会被用完么?



第三,受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影响,人民币的购买力在不断降低,退休金也要不断上涨,才能保证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我国已经连续15年每年对退休金上调,每次上涨幅度几乎都在5%以上。

说完原因,再来说后果,年轻的朋友们一定很关心,到了我们退休时候,会不会受到养老金赤字的影响。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我们应该充分相信我们的国家。从最近养老金到账投资的消息就可以得知,国家对养老金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早有准备,也制定了相应的方案策略,下面我们就简单看一下都有哪些措施:

1. 通过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均衡地区之间的养老保险负担,帮助困难地区确保发放。

2. 不断增加战略储备基金,今后将继续做大做强。目前,全国社保基金已有2万亿左右的战略储备,而且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经启动,今后还将继续加大划转力度。也就是说社保基金里以后不光只有我们交的钱,国家会有补贴进去。

3. 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企业养老保险的预算资金达到了5285亿元,同比增长9.4%,地方财政也相应做出了资金安排。

4. 通过实施降低社保费率综合政策,4月10号国务院印发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降低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调整个人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两项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企业的社保负担,还降低了参保缴费的门槛,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参保积极性,将更多职工纳入到养老保险制度中来,形成良性循环。

5. 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建立外汇型主权养老基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准备施行以及策划的方案,总而言之,大家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去了。


养老金为何会入不敷出?真的有一天会被用完么?


养老金为何会入不敷出?真的有一天会被用完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