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與“國”:母子兩人約定共同申請入黨

“媽,今天是我離開你的第500天,駐港部隊生活錘鍊了我,讓我更加堅定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今天我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看著屏幕裡兒子黝黑的臉龐,聽完兒子的話語,李小滿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她說:“兒子,你是媽媽的榜樣,媽媽也一直想入黨,但沒有勇氣和信心,你比媽媽強!”

兒子卻鼓勵她說:“媽媽,入黨不分年齡,我們只要擁有一個樂善好施、樂於助人的心,我們只要做的是為人民服務的事,就可以申請入黨!媽媽,你也趕緊遞交入黨申請書,我們一起努力!”

往日愜意溫情的視頻通話,那日卻成了母子二人約定共同入黨的“特別對話”。在兒子的鼓勵下,李小滿於今年2月16日也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家”與“國”:母子兩人約定共同申請入黨

李小滿獨自一人撫養兒子,艱辛可想而知,但她並沒有因此懈怠工作,而是積極、熱情、正能量四射。她在社區工作服務24年,涉及綜合治理、信訪、計生、女工、樓長、黨員信息管理等工作。事務繁瑣,她從來沒有怠慢過,人員複雜,從沒有厭煩過,信息瑣碎,從沒有漏報過。她做的都是“幫人的事”,管的都是群眾的急事、難事、糾紛事,她說自己是居民的“管家婆”,同事說她是“百事通”,群眾說她是“熱心人”“好樓長”。

兒子也受母親的影響,志願入伍報效國家,經過層層審核和考驗,有著1.9米身高、陽光樂觀、熱心助人的兒子光榮入伍,並選拔成為駐港部隊的一員。母子二人相依為命18載,從未分開過,是彼此的心靈港灣和堅強後盾,但兒子成為駐港軍人就意味著母子二人的長久分離,兒子不捨母親,母親捨不得兒子,但最後,李小滿忍著眼淚將兒子送上了出征的路程,她告訴兒子:“有國才有家,你能應徵入伍是媽媽的驕傲,兩年後媽媽接你榮耀歸來。”

“家”與“國”:母子兩人約定共同申請入黨

兒子應徵入伍後,李小滿一個人的生活雖然簡單卻更加緊湊和充實。她將更多的時間用來服務社區居民,她說:“忙活著,快樂著,能為四鄰八舍辦點小事、幫點小忙,自己才是最開心的。”她熱心助人、樂於幫人,疫情初期,她主動請纓:“我從事的是社區管理工作,居民的信息我最清楚,我來排查人員狀況建立檔案最合適不過。”於是她成為了疫情防控“網格員”,一個人排查了10棟樓400戶家庭信息,誰家有老人?誰家有病人?誰家需要哪方面的幫助?她在《居民信息調查表中》記錄的清楚而詳細;她還主動擔當社區“巡邏員”,每天步行3萬多步,堅持2個多月,勸退閒聊、遛彎居民、為居民解疑釋惑、幫助居民瞭解、掌握疫情防控重點,社區角角落落都有她的身影;她更是“服務員”,她手機裡存儲了燃氣公司、藥店、超市等20多個電話,鄰里群眾有任何需要,她第一時間就聯繫解決。印象最深的是一天中午她準備削土豆做飯時,有2戶居民敲門尋求幫助、3個電話需要她聯繫代辦代購。連一個土豆都沒削完,就又到了巡邏時間......

李小滿戴上“執勤”紅袖章出門巡邏,而兒子武金迪也正全身心地投入訓練,母子倆用同樣的激情、熱心和不一樣的堅守,譜寫出愛家與愛國的美好畫卷。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左豐岐 通訊員 郭新紅 劉玉玲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