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菁英丨宫辰:科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青年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源头活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我国AI青年人才成长发展的助推器和交流互动的聚集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始终将青年人才服务放在核心位置,不断探索创新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通过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学术交流与培训、创新创业孵化、技术大赛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助力AI青年人才实现抱负,成就理想,为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人才保障。


智汇菁英丨宫辰:科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宫辰

现任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于2010年获得华东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获上海交通大学和悉尼科技大学双博士学位。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及基于学习的计算机视觉问题。


青托风采


2015 年10 月,中国科协面向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32岁以下科技工作者启动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以三年为一期,进行稳定的资助培养,打造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2018年,宫辰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在学术领域内的出色表现入选青年人才托举项目。


兴趣是科研的源动力

宫辰曾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双创博士”等一些列荣誉,除了入选了中国科协的青托项目以外,他还入选了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选聘项目”及江苏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据悉,宫辰从大学本科时就对机器智能和数学研究很感兴趣,在校期间参加了许多学科竞赛和研究项目。本科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决定直接攻博。


在学科研究领域中,宫辰对机器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所以对机器学习感兴趣,是因为它可以把真实世界中看似纷繁复杂的现象用数学工具巧妙地进行抽象、建模,并进行分析和决策。围绕“弱监督机器学习”这一主题,宫辰在国际主流SCI期刊及EI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ACM/IEEE Transactions论文30余篇(包括T-PAMI、IEEE T-NNLS, IEEE T-IP, IEEE T-CYB,ACM T-IST等)以及CCF A类会议论文21篇(包括NeurIPS, CVPR, AAAI, IJCAI, ICDM等)。论文累积被引1140余次,H指数为17. 授权发明专利5项。


专注科研 成果丰硕

受托举计划支持,宫辰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关于弱监督学习更多方面的研究,比如标签噪声鲁棒学习、偏标记学习、PU学习等。

目前,宫辰担任AIJ、IEEE T-PAMI、IEEE T-NNLS、IEEE T-IP、IEEE T-KDE等20余家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并受邀担任ICML、NeurIPS、IJCAI、AAAI、ICDM等多个国际会议的SPC member或PC member;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在宫辰看来科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未来他将继续不断攀登,为人类智能化的生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学术成果


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双创博士”、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


在国际主流SCI期刊及EI会议上发表或录用论文多篇, 其中包括ACM/IEEE Transactions论文30余篇以及CCF A类会议论文21篇。


论文累积被引1140余次,H指数为17. 授权发明专利5项。


担任AIJ、IEEE T-PAMI、IEEE T-NNLS、IEEE T-IP、IEEE T-KDE等20余家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指导学生获得“第12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 CVPR 2019不完备数据学习竞赛语义分割项目亚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