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到底該不該燒?請多聽聽農民的心聲!

在吉林延邊,當地根據實際情況,把不適宜焚燒秸稈的地方劃定為秸稈禁燒區,而在燒秸稈影響不大的地區,則設立秸稈限燒區,實行有計劃、有管理的秸稈焚燒,以方便農民春耕。延邊的這個規定,讓其他地方的農村人羨慕不已!


秸稈到底該不該燒?請多聽聽農民的心聲!

秸稈焚燒在我國一直存在比較大的爭議,專家認為秸稈焚燒會產生大量的固體顆粒,是導致霧霾的主要原因,所以應該禁止農民燒秸稈,而農民卻認為秸稈焚燒是我國古代“刀耕火種”流傳下來的,上千年的歷史都未對大氣造成汙染,為什麼到了現在反而對空氣造成了汙染?而且農民認為現在推行的秸稈粉碎還田會破壞土地,還有可能導致病蟲害增加,並不是非常支持。

過往來說,這場農民與專家之間的爭論,專家更勝一籌。但是如今秸稈還田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在秸稈處理方式這個問題上,是否能有新的轉機呢?

秸稈到底該不該燒?請多聽聽農民的心聲!

秸稈禁燒的好處


1、減少空氣汙染,減少火災事故

焚燒秸稈時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此外還會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3項汙染指數明顯升高,嚴重汙染環境;焚燒秸稈容易引燃周圍的易燃物;焚燒秸稈形成的煙霧,會造成空氣能見度下降,容易引發交通事故。所以,秸稈禁燒,能夠減少空氣汙染,避免秸稈焚燒引發的火災等事故的發生。

2、秸稈還田,能夠增產增收

秸稈還田是當今世界上普遍重視的一項培植地力的增產措施,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使土壤疏鬆,孔隙度增加,容量減輕,促進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發育。秸稈還田增肥增產作用顯著,一般可增產5%~10%。

3、秸稈綜合利用,創造更多的效益

據統計顯示,我國每年可生產7億多噸秸稈,可以生產肥料、飼料、燃料等,現在還有人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用它培育出了畝產近萬元的食用菌—大球蓋菇。這種食用菌只需蓋上田裡的秸稈,普通照料,即可順利生長,因此又被稱為“省力菇”。

秸稈到底該不該燒?請多聽聽農民的心聲!

秸稈禁燒的弊端


1、導致土壤稀鬆

秸稈還田目前人們採用的方式就是機械粉碎,可是機械粉碎秸稈也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粉碎程度與機器有關。一些地方農機粉碎程度不達標,粉碎不充分,還田之後容易導致土壤稀鬆,影響出苗率。

2、秸稈發酵不完全,與農作物爭奪養分

秸稈還田的理想狀態是秸稈在農作物下一季度之前充分發酵,之後為農作物提供營養,促進農作物生長。但實際情況是,很多秸稈發酵不完全,在下季度農作物生長時,跟農作物爭搶養分、限制農作物生長,最終導致減產。因此在秸稈還田時要控制還田量,還應適當增施一些氮肥,但這樣又會增加秸稈還田的成本。

3、病蟲害出現率增高

在過去,農民對於秸稈是採用焚燒的辦法,這種方式會盡可能的滅殺秸稈中存在的蟲卵,防止害蟲的出生。秸稈還田的方式就等於跳過了這個階段,還田後蟲卵、帶菌體等留在土壤中,導致害蟲的出現,進一步導致農作物減產。

4、成本增加

農民收割完農作物之後,把秸稈直接焚燒,可以為農田增肥,處理十分方便。禁止秸稈焚燒之後,無論是秸稈還田還是別的辦法,對農民來說都會增加工序,提高成本。比如秸稈還田,農民得有相應的農機才行,這都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而且中國的種植戶大都是一家一戶,耕地面積小,農業機械作業在很多地方施展不開,小面積的秸稈機械還田成本更高,農民更不易接受。

秸稈到底該不該燒?請多聽聽農民的心聲!

目前各地對待秸稈處理和利用這個問題也都漸漸推行更適用於當地情況的方法。比如上海重點探索了稻(麥)秸稈在食用菌上的循環利用,構建了一條農業循環產業鏈;中國工程院院士、瀋陽農業大學教授陳溫福團隊利用秸稈開發生物炭然後還田,不僅節約了資源,而且有望終結秸稈焚燒汙染;有的地區收集秸稈用於發電;還有的地區實行有計劃的集中焚燒。因地制宜,才能讓廣大農民更容易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