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國航天日 揭祕“東方紅一號”背後的故事

4月24日中國航天日 揭秘“東方紅一號”背後的故事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資料照片)

1970年4月24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一號”運載火箭託舉“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中國航天新紀元由此開啟。

那一天,收音機裡傳來的樂曲響起,宣告中國進入了太空時代。它發射升空的4月24日,後來被確立為“中國航天日”。

2020年4月24日,半個世紀過去,斗轉星移而記憶猶新。

“東方紅一號”背後的故事,值得人們銘記。

4月24日中國航天日 揭秘“東方紅一號”背後的故事

衛星發射後,人們仰頭尋找衛星的蹤影 (資料照片)

揭秘:在秦嶺北麓傳回《東方紅》樂曲

渭南市臨渭區長壽塬橋南鎮青山連綿起伏,繞著十八盤山路盤旋而上,來到青山翠柏之間的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在博物館裡,測控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歷史照片向世人訴說著悠久的航天測控歷史。

1967年,我國航天測控開拓者陳芳允、王大珩帶領100餘人的隊伍從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悄悄東進,在秦嶺北麓深處紮根,代號“華山”。

斬荊棘,搭帳篷。在一所破舊學校的幾間教室裡,他們白天抓基建,晚上抓攻關。50張桌子,30把椅子,在昏暗的油燈下留下了他們忙碌的身影。

這是我國第一個衛星測控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

當年,他們克服種種困難,靠著僅有的4臺液晶管計算機,總存儲量還不如一臺普通電腦,完成衛星的捕捉和大傳輸量《東方紅》樂曲的接收解碼工作。

按照前期預案,湘西、海南觀測站第一時間把《東方紅》樂曲無線波轉換成鋁板琴音,錄成磁帶送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分享給全國聽眾……

記憶:看衛星成茶餘飯後最愛乾的事

回想起50年前的場景,西安市民王超美笑言,1970年“最流行”的事情是看衛星。

“那時候家裡沒有電視,只有一臺電子管收音機。”王超美說,《東方紅》的旋律對她們那代人來說並不陌生。作為新中國第一部音樂舞蹈史詩,學校專門組織去電影院看過。但是,從衛星上傳來的《東方紅》樂曲,聽起來卻格外洪亮。

4月26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這一重大消息,指出“這次衛星發射成功,是我國發展空間技術的一個良好開端”。

地面測控組預報的地面觀星信息不斷地在廣播與報紙上更新,“看衛星”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王超美記得,只要是晴朗的夜晚,就能看見人們抬著頭,尋找天空中劃過的光點,然後說:“看,那是我們的星星,是我們的‘東方紅’!”

回憶:研製天線保證衛星“聽得到”

作為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的前身,五〇四所當時承擔“東方紅一號”地面樂曲短波接收天線和跟蹤測控設備701-5引導雷達的研製任務。前者保證衛星“聽得到”,後者是保證地面對衛星實施有效地跟蹤測控的關鍵所在。

五〇四所“東方紅一號”衛星(以下簡稱“東一”)短波信號接收的海南站試驗隊一共七人,現年79歲的趙恩惠是這支試驗隊裡的一員。他和其他6名隊員一起,4月17日早晨從廣州港乘船,經過一天多的海上航行,第二天傍晚踏上海南島,執行接收“東一”短波《東方紅》樂曲的任務。

“4月24日午飯後,海南站長通知我,全站進入八小時準備,試驗隊所有儀器設備開機預熱,做最後檢測。”趙恩惠回憶,短波《東方紅》樂曲接收試驗隊除五〇四所7人外,還有中央廣播事業局負責錄音的3人,五〇九所配合微傳輸試驗的2人。大家商定除兩人執班守機外, 其他人下午休息,準備晚上執行任務。

當晚8點,海南站向趙恩惠和同事們發出一小時準備的指令,之後又通知推遲半小時。“這時我的心怦怦直跳。因為當晚要想接收《東方紅》樂曲,只有海南站條件最好,萬一不理想就不能保證第二天按時向全國廣播。”

大約21:50,接收機裡突然傳來了洪亮的《東方紅》樂曲聲和衛星遙測信號聲。“由於緊張,開始我和隊友還不能斷定是地面模擬信號,還是衛星遙測信號,所以沒敢操作天線跟蹤。當搞清時,我們迅速跟上了衛星遙測信號,保證了《東方紅》樂曲實時順利的接收。”

直至今天,趙恩惠還記得:清晰洪亮的《東方紅》樂曲和遙測樂曲一直接收了20分鐘。

講述:攻克“上得去”難題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能克服各種困難,按時完成發動機的攻關研製任務,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每每憶起“東方紅一號”發射過程中所經歷的日子,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貴田仍然百感交集。

1965年1月,黨中央作出了研製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決定,任務代號“651”工程。時年34歲的張貴田任火箭發動機副主任設計師,承擔二級火箭發動機的研製任務。攻克60米以上高空點火難題,摸索出推進劑燃燒化學能最大限度轉化為發動機動能的大噴管材料工藝。

為保證第一顆衛星上天萬無一失,1970年1月我國用新研製的中遠程導彈,先發射了一枚試驗彈。從監測數據看,二級發動機高空點火、起動、關機等環節的工作情況正常。為進一步掌握二級發動機上天工作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必須找回試驗彈發動機殘骸,以便分析評價其可靠性。眼看春節將至,張貴田主動請纓去大漠落點找殘骸。

“大漠中行走不同陸地,因流沙後移,每跨一大步,都要後退半步,腿肚子一拉一緊,要不了多久腿便痠疼僵硬了。”張貴田說,從天未亮一直找到正午,“寶貝”終於現身。一行人雀躍著,連滾帶爬地奔過去——是二級發動機燃燒室和機架。“它靜靜地臥在沙丘上,光溜溜的,像個頑皮熟睡著的胖寶寶……”

“儘管我們在發動機出廠前,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認真細緻檢查,但還是提心吊膽的。這可是中國的第一顆星,是‘爭氣星’,寄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希望。”從張貴田的言語中,仍能感受到國人對這顆衛星的期盼。

時間回到4月24日21時35分,隨著指揮員的一聲“點火”命令,操作員果斷地按下了點火開關。巨大的橘紅色火焰立刻從火箭發動機噴出,氣流翻滾騰躍,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出導流槽。火箭拔地而起,離開了發射架,徐徐上升,越飛越快,隨著地面遙測跟蹤系統不斷報告的“飛行正常”,人群沸騰了。

融合:航天技術批量應用大眾領域

人們熟悉的嬰幼兒“尿不溼”以及成人紙尿布,背後就有航天技術的貢獻。科研人員發明了能大量吸水的紙尿布,幫航天員解決了尿急這個難言之隱。這項技術轉為民用之後,就帶來了人們非常熟悉的“尿不溼”。

方便麵是人們非常熟悉的食品,方便麵配料包中的脫水蔬菜也來自航天技術。大家都知道蔬菜的保存和運輸不易,從農場運到菜市場都要損壞許多,那航天員要吃蔬菜怎麼辦?科研人員為了讓航天員能在太空中吃到蔬菜,以補充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開發了脫水蔬菜技術。

如今不少建築的屋頂都裝上了太陽能電池板,所發的電不僅供自己用,多出來的還可送回電網賺錢。而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展,航天技術也作出了重大貢獻。太空中的衛星、飛船和空間站要能持續獲得能源,顯然太陽能技術是一個良好選擇,現在的國際空間站就伸出了長度超過70米的太陽能電池板。這些設備使用了穩定、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技術,也推動了地面上對太陽能的應用。

許多人開車出行需依靠導航指路,於是,發射上天的大量導航衛星成為了“路盲”的福音。在這方面,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嶄露頭角。目前,“北斗”系列產品已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車載導航等大眾應用領域開始批量應用。

來源:三秦都市報

4月24日中國航天日 揭秘“東方紅一號”背後的故事

渭南新聞廣播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