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設計企業如何建立內部控制體系?

“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事件打亂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的節奏。如果說此次疫情對勘察設計企業來說是一場“大考”,那麼企業是否有成熟的內部控制體系,且能否及時有效地發揮作用、應對危機,則是這場“大考”中的一道“必答題”。

在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不少企業越來越重視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全面、系統地找出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問題,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做好與不確定性長期共舞的準備。

勘察設計企業如何建立內部控制體系?

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或類似的決策、治理結構,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實施的,旨在合理保證實現特定目標的一系列控制活動。內部控制的發展經歷了內部牽制、內部制度、內部結構和內部框架四個階段。現階段,內部控制體系由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五部分組成,涉及企業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本文從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出發,在分析勘察設計企業近幾年面臨內控風險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內控建設對策,以期為勘察設計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提供參考。


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必要性分析

按照國家相關政策法規要求,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是企業必須建立的一套系統化、規範化的管理體系。

2006年7月,國家審計署、國務院國資委、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五部委聯合成立中國企業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2008年5月,財政部會同審計署、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五部門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範圍內施行,鼓勵非上市的大中型企業執行。

2010年4月26日,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發佈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並制定了實施時間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擴大到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礎上,擇機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施行。

2015年12月21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權責一致、制衡有效、運行順暢、執行有力、管理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更好地發揮內部控制在提升內部治理水平、規範內部權力運行、促進依法行政、推進廉政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從政策演變的過程來看,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由上市公司推廣到行政事業單位,由大中型企業推廣至中小型企業, 內部控制實施已進入全面鋪開、強制執行時期。


勘察設計企業內控風險分析

結合天強公司在全國各地多家勘察設計企業走訪、調研的情況來看,與 5-10年前相比,目前勘察設計企業在質量、安全、廉政等方面風險發生的概率不大。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勘察設計企業應重視以下幾種風險:

戰略發展方向不清晰風險

目前,勘察設計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不確定性較強,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此背景下,如何進一步鞏固自身傳統業務領域、如何拓展新業務領域,成為企業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因此,企業必須制定清晰的發展戰略,並據此開展日常工作,才能取得長足發展。從天強公司實操經驗來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開展風險評估過程中,已經將戰略風險視為首要風險。

資金管控力度不足風險

隨著勘察設計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市場業務增多,勘察設計業務飽和,可選擇的業主多,企業面臨的資金風險較小。但在國家“去槓桿”的背景下,勘察設計企業應收賬款回收週期拉長,諸多上市公司現金流量表顯示:近幾年來,這些企業每年一至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負;到第四季度,經營性現金流才由負轉正。另一方面,市場上有諸多的 PPP、EPC 項目,但這類項目往往存在資金墊付的問題,如果企業不經過嚴格論證,僅為了發展新業務而參與這一類項目,將會給企業的現金流帶來較大影響。資金風險,已經成為勘察設計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風險之一。

財務核算不合規風險

從整個行業歷史沿革情況來看,勘察設計企業大多為事業單位,財務核算執行收付實現制。2014年,財政部發布《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在國家整體推動權責發生制財務報告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勘察設計企業如果繼續採用收付實現制的核算方式,將存在不合規的風險。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的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製為原則”;另外,從《公司法》《會計法》等相關法規來看,企業也應當採用權責發生制。

人才流失風險

隨著區域壁壘被進一步打破、市場信息更加透明,越來越多的甲方機構直接從勘察設計企業招攬人才,以致勘察設計企業人才流失嚴重。


勘察設計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對策

在上述背景下,勘察設計企業有必要針對自身情況,設計一套適合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體系。在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方面,筆者建議勘察設計企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在步驟方面,建議以《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指引為基礎,按照“內部環境分析—風險評估—設計控制活動—開展內部監督”的順序,建立內部控制體系。一般情況下,套用規範指引要求建設的內部控制體系,相對來說是一套比較標準、完善的體系。

其次,在每一步驟的開展過程中,需要抓住重點,並根據重點設計控制活動。按照規範指引建設內控體系,容易存在一個問題,即比較全面但抓不住管控的重點。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一做法違背了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原則。因此,這一過程必須針對各企業的具體情況,評估出重大風險,並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管控措施,如針對前述資金管理問題。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勘察設計企業制定信用政策,並加強了對應收賬款的管理,以此進一步加強費用報銷管理以及針對應收賬款的考核。除抓住重點外,在具體建設的過程中,針對部分集中反饋的問題,建議以內控體系建設為契機,專項重點攻克上述難題。

內控體系建設,從某種意義來講,是一類剛性項目,這類項目並不能比較系統地解決企業戰略、資金回收、核算政策、人才流失等問題,只能基於內部控制的角度,引導企業去關注這些風險,並從管理權限、流程設計等方面針對風險制定措施。對於一些專項問題,如為了防止人才流失,需要從更加系統的角度出發,解決薪酬與績效分配的問題。這些問題工作難度大、佔用時間長,必須重新建立項目加以解決,僅依靠內控體系建設解決企業的所有問題也是不現實的。

最後,還需要關注流程落地以及不同體系之間融合的問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最終成果將會是一本包含了工作流程、控制矩陣的內部控制手冊,這些成果如何應用是一大難題。

從天強公司的實操經驗來看,建議從兩個角度入手解決這一問題:一是將流程嵌入績效考核中,並通過內部監督,不斷強化流程、制度的執行;二是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將流程、權限固化到系統中,促進紙面成果的落地。同時,信息系統也是解決內部控制建設中信息與溝通的一個重要工具,企業必須重視系統的建設與維護工作。


某院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實例

某院屬於國有規劃院,由於近幾年政策形勢的迅速變化,現有內部管控措施呈現出一定的不適應性。另外,上級集團也要求該院建設一套系統的內部控制體系。

經過競爭性談判,天強公司成為該院內控體系建設諮詢單位。項目組進場之後,通過調研訪談等方式全面瞭解該院的現狀,並著手開展風險評估工作。

在開展風險評估工作之後,項目組沒有急於開始設計控制活動,而是對該院面臨的內、外部發展環境進行了系統分析,並從獨立的第三方視角分析了該院評估列示的風險,引導該院對重點關注的風險達成共識,並基於重點風險,明確下一步設計控制活動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在此基礎上,天強公司開始設計控制活動。在設計控制活動的過程中,嚴格遵守內部控制建設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成本效益原則,並針對前述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借鑑行業經驗,為該企業設計具體的管控措施。

最後,項目組基於企業已經建立了經營管理體系、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依託天強公司自身資源,調研了相關政府機構、體系認證機構,並針對幾大體系的融合給出具體意見。同時,針對一些需要更加深入研究的問題,項目組制定瞭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建議。

通過這一過程,該院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取得了如下成效:

  • 一是順利通過會計師事務所內控審計,滿足了集團的相關要求;
  • 二是引導企業內部關注自身的內部控制風險問題,並著力解決了員工重點關注的部分問題;
  • 三是在搭建系統的內控體系基礎上,賦能企業,使企業在項目組離開後能夠獨立運作這一套體系。


小結

內部控制建設是一套剛性體系。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需要重視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儘管內控體系建設日益成熟,但做好著實不易。對勘察設計企業來講,開展內部控制建設能夠更加全面、系統地找出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問題,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實際制定風險管控措施。


本文刊登於《中國勘察設計》雜誌2020年1月刊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