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台:科學養豬增效益

日前,鳳臺縣順民養殖有限公司養殖的生豬被安徽省評為全省無公害農產品,成為我縣生豬養殖的行業翹楚。近日,記者慕名來到位於丁集鎮信圩村的鳳臺縣順民養殖有限公司,採訪了該公司負責人葛文燦,探訪這個養豬大戶的科學養殖經驗和致富之道。

見到葛文燦時,他正在電腦上巡查豬場,隨著鼠標的輕輕移動,監控畫面不斷切換,整個豬場內部的情況盡收眼底。葛文燦邊忙活邊介紹說,隨著豬場規模的不斷髮展,為了科學管理,去年他在豬場內部裝了12個監控攝像頭。現在,自己每天早上到豬場第一件事就是通過監控視頻瞭解一下豬場生產區的內部具體情況。“通過這個監控,整個豬場26000平方米的豬舍情況看得清清楚楚。”這也為他每日巡查豬舍省去了很多精力。

葛文燦的養殖場管理十分嚴格,記者跟隨葛文燦換上了工作服和膠鞋,經過消毒程序後,實地參觀了養豬場。葛文燦一邊走一邊介紹他養豬的歷程。2006年他從安徽科技學院(原皖北農學院)動物醫學畢業後,響應政府號召,回鄉擔任村官(村主任助理)。紮根農村生活後,他發現淮豬市場行情不錯,2009年創辦順民養殖有限公司,踏進了養殖淮豬行業,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隨之而來的是嚴峻的豬高熱病疫情和連續兩年的生豬價格低谷,養殖市場也開始“大洗牌”,不少養殖戶紛紛放棄。葛文燦說:“雖然那段時間很艱難,我卻從未想過放棄,最難的時候,我向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堅持了下來。後來淮豬價格慢慢回升,行情也一直看好,今年的效益還是比較好的,一頭淮豬能掙個2000元錢。”

養豬場的生產區又分了好幾個區域,根據淮豬的出生期、生長期、懷孕期分區飼養,產仔舍、仔豬保育舍、育肥舍……一路走下來,葛文燦興致勃勃地向我們介紹。

為了做大自己的養殖事業,幾年來,葛文燦通過閱讀大量淮豬養殖、防疫書籍,並與高等院校聯合,以安徽科技學院為技術依託,系統地掌握了淮豬養殖和疫病防控技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葛文燦告訴記者,每頭淮豬從出生到出欄要防疫好幾次,包括豬瘟、豬藍耳病等疾病的防疫,一個生長週期,免疫成本也不低,好在大部分疫苗都由國家免費發放。“免費的防疫,省了一大筆錢!”葛文燦笑著說。

一份汗水,一份收穫。在葛文燦精心管理下,公司先後榮獲安徽科技學院創業基地、鳳臺縣大學生創業科技園、鳳臺縣“雙培雙帶”基地、安徽省生豬標準規模養殖場(小區)、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安徽省省級標準化規模畜禽養殖示範場、縣級龍頭企業、市級龍頭企業等稱號。葛文燦個人被評為市級農民創業帶頭人。

“一人富了不算富,百花齊放才是春”。葛文燦總是積極幫助周邊群眾,安排一些富餘勞力在自己的公司工作,使得村民既能夠就近就業,又能賺錢顧家。葛文燦還積極關心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經常給他們送去衣服、棉被、現金、書包等生活用品。在鄉親們的眼中,葛文燦是鄉村致富好青年,助人為樂的好站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