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徐飞的《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

在一年一度的读书日,隆重推荐中国高铁经典之作,徐飞教授的《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

上海市第十五届“银鸽奖”评选于近日公布获奖结果,徐飞教授的《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英文版,荣获出版类(图书)一等奖。

“银鸽奖”由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组织,是上海市外宣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设出版类、广播影视类、对外新闻类、优秀项目类、新闻发布与危机应对类、新媒体传播类等六大类。

读书日:徐飞的《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

格致出版社2017年版

读书日:徐飞的《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

Springer2018年版

读书日:徐飞的《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

中华书局(香港)·开明书局2019年版

2019年10月18日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显示:在中国科技成就中,高铁技术在海外民众中的认知度最高;海外民众了解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本国的传统媒体(48%)、使用中国产品(47%)。可以说,《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英文版的推出,正是以图书这一传统媒体形式,使全球读者更深入了解通过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加速成网,实现互联互通、共同繁荣的丰富内涵,加深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让本土学者讲述的“中国故事”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最大化地得到传播。


格致出版社忻雁翔副总编辑对本书做了很好的总结:

主题站位高立意深

本书所聚焦的两个关键词,即“一带一路”与“高铁”,前者是全球范畴的时代命题,后者是当下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宏大主题;前者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后者重新定义“中国制造”,刷新“中国速度”,示范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的成功模式。

徐飞教授曾作为中国高铁权威研发重镇、轨道交通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校长,履职数年来亲历和见证了中国高铁的辉煌发展及其背后的筚路蓝缕。同时,他又是一位博学多才、学术功底深厚的教授。因此,以“一带一路”之视野写中国高铁,他是不可多得的合适人选。书中徐飞教授对“一带一路”与高铁“走出去”之于全球化格局的深远影响和意义,“一带一路”的当代发展与中国高铁“走出去”国家战略实施互为推动力的深刻内涵,既有基于实践的理论判断,又有基于学术的研究分析,可谓纵横捭阖、斐然成章。

跨学科综合阐释

本书分三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从“技术引进”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赶超路径和模式;第二部分放眼全球、立足“一带一路”,重点探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张力和战略实施;第三部分则落脚高铁“走出去”过程中绕不开的人才支撑、学科支撑和科技支撑等问题。

在论证分析中,作者讲究术道并重。他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根植中国传统的“和”文化,承载着沿线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景,支持推动各地区各民族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共商大计,共同发展,共享繁荣,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共同增进全人类的福祉,进而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此为“道”。而术道并重的“术”,不仅是高铁技术,更包括高铁“走出去”的战略战术。全书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道”统摄“术”,“术”服从、服务并支撑“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跨学科综合研究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娴熟运用国际政治学、人类文化学、伦理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投融资学、竞争战略、博弈论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高铁在重塑21世纪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操中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全面的阐发,在学理上相互关照、印证和支撑。对于学科跨度如此之大的研究,作者在全书分析阐释过程中却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其学术视野的宽广和学术修为的深厚可见一斑。

研究维度丰富多面

打开这本著作的扉页,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蔚蓝色的世界地图,上面标示了“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及其途经城市,广博的空间尺度感跃然纸上。其实,综观全书,作者在立论时对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的支配和把握,是熟稔于胸的。本书主书名最终确定为“纵横‘一带一路’”,也是基于全书通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双重纵深度。

空间尺度上,本书探讨全球化与逆(去)全球化问题,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外部环境;论述“走出去”的西向、东向、北向、南向方位,以及“六大经济走廊”路线;解读中国高铁在五大洲的布局——从东南亚、南亚和北亚,到中亚、西亚,再到非洲、拉丁美洲,以及欧洲、北美洲和澳洲。

时间尺度上,宏观来讲,作者将“一带一路”倡议、“大交通”体系构建等核心问题,融于“车同轨、书同文”的上下数千年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之中,讲述古代丝绸之路的当代精神延续,瞻望全球格局演变和版图重构。从中观和微观视角,作者阐释了中国进行高铁技术积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最终形成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创新发展历程,并将高铁置于全价值链、全供应链、全产业链的生命周期——规划咨询、勘探设计、施工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维护、投融资、人员培训等——框架下来分析其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作者运筹帷幄、谋篇布局的研究维度也是极其丰富和多面向的。比如,关于中国高铁的全球价值,徐飞教授就从东中西区域发展再平衡、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形成“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骨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八个维度予以深刻剖析。又如,透过“一带一路”和高铁“走出去”,作者深入探究中国制造升级、“再工业化”浪潮下高等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深层次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政策建议和实操举措。

“冷”“热”并举

徐飞教授一直强调,今日世界有市场规律,有国际通行规则。中国人不能够任性,也不可能任性。“一带一路”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务实审慎,一方面要看到形势非常好,另一方面要懂得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保持头脑清醒,“冷”“热”并举。“热”指的是热心肠和热血,是情怀和自信,是梦想和抱负,是使命和担当;“冷”是指头脑冷静,理智、客观、平和、脚踏实地。

在《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一书中,徐飞教授将这一务实审慎看待“一带一路”的立场,恰如其分地转换为他写作本书的原则和态度,“热”和“冷”的两重境界亦贯穿全书始终。一方面,书中关于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举世瞩目之成就与经验、中国高铁出海路线的阐发,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融汇通、共同繁荣美好愿景的论述,无不弘扬着正知、正见、正能量,洋溢着道路自信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本书坚持问题导向,作者客观理性地指出,要“理性认识海外高铁市场,客观评估全球高铁容量,跳出高铁看高铁”,提醒业内人士和有关部门要在“高铁热”中多作“冷思考”,确保高铁“走出去”能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本书作者徐飞,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曾数次携本书出访北美、南美,受邀在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康乃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大学以及加州高铁局等机构,就本书内容与海外专家学者作交流研讨,并作“中国高铁:创新引领世界”主旨演讲等,获得海外业界、学界的盛赞。

2019年夏天,作者携书出访南美,拜会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邹肖力,获得高度认同和赞赏。邹肖力大使评价认为,在“南美一体化”“拉美一体化”的提法整合阶段,中国高铁“走出去”等宣传工作的展开,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介入正能量,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2019年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中国版协主办)中,《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荣获百种“输出版优秀图书”之一。


【内容介绍】

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驼铃古道”到“丝路高铁”,中国高铁不仅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和“中国速度”的标杆,更成为向世界展示的“中国名片”。中国高铁产业从无到有、从弱至强、从追随到引领的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破题之路;是中国彰显智慧和担当,竞技世界、和平崛起之路;更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融汇通、共同繁荣之路。

本书聚焦“一带一路”与“高铁”两个关键词,在全球视域下审视中国高铁的成功实践,重点探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中国高铁“走出去”国家战略。从国际经济、外交政治、文化与文明等多个维度,全面探讨中国高铁的全球战略价值,深刻阐述高铁在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骨架、开启高铁外交新时代、再造地缘政治新版图、重塑世界金融新秩序、重构“新陆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并对高铁时代的大学担当、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等关乎高铁未来发展的焦点问题作了论述与展望。

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两万七千人船队完成“下西洋”远航壮举,六百多年后的今天,郑和联通世界的梦想仍然延续着,中国高铁正驰骋于“一带一路”之上,让中国梦与世界梦接轨。

【作者介绍】

徐飞博士,战略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高级访问学者,历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行为科学学会 会长,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校长助理,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管理学会组织与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管理50人论坛”创始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理事长,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理事长,全球经济治理与产业运行研究基地主任,《战略管理》副主编,《系统管理学报》编委,《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学术顾问。

出版《战略管理》(国家级规划教材)《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经典理论开发历程》(2017年度管理者必读十大经管图书)《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2017年上海书展“十大好书)《The Belt and Road—The Global Strategy of China High-Speed Railway》(中国第十八届输出版优秀图书)《企业发展理论与成长机理》《战略联盟稳定性、破缺性与演化实证》《重混战略》《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二象对偶空间与管理学二象论:管理科学基础探索》等近20部专著、译著和教材。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主持重点专项“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工程应用集成技术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社科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以及《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发表90余篇论文和文章,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主要研究领域:战略管理、竞争战略与博弈论、高技术创新战略、创新创业与跨文化战略领导力。

读书日:徐飞的《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

徐飞教授

【目录】

上 篇 中国高铁全球战略价值

第1章 中国高铁:国家金名片

1.1 世界高铁的三次建设高潮

1.2 弯道超车:中国高铁创新历程

1.3 举世瞩目的中国高铁成就

第2章 创新型国家战略下“中国高铁模式”

2.1 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2.2 中国高铁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力量

2.3 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高铁经验

2.4 中国高铁全球战略价值

中 篇 “一带一路”与中国高铁“走出去”

第3章 “一带一路”:文轨车书郅大同

3.1 丝绸之路

3.2 “一带”先行,“一路”跟进

3.3 交融互鉴,包容发展——古代丝绸之路的当代精神延续

3.4 丝绸之路呼唤轨道交通发展

3.5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大交通”

第4章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张力

4.1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五大张力

4.2 中国高铁“走出去”:在挫折中砥砺前行

4.3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十大挑战

第5章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

5.1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方位与路线

5.2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原则、布局与路径

5.3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要点

5.4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举措

下 篇 高铁时代的大学担当

第6章 “再工业化”浪潮下的高等工程教育

6.1 工程科学技术:人类文明演进的强大动力

6.2 后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制造业战略

6.3 全球重要经济体高等工程教育的深刻变革

6.4 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7章 高铁未来与大学教育

7.1 高铁产业变迁与“后高铁时代”的技术跃迁

7.2 高铁时代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与征程

7.3 中国铁路高等教育与大学角色

7.4 全面支撑高铁研发与建设: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探索

与实践

附 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高速铁路的成功实践

加速突破轨道交通前沿技术和战略性颠覆性技术

中国高铁“走出去”应有国家级指挥部——高铁走出国门,将开启以“路权”支撑“陆权”的

新陆权时代

茅以升工程教育理念的再实践

后 记

【Contents】

Part One Global Strategic Value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 (HSR)

Chapter 1 China’s HSR: Golden Symbol of China’s Power

1.1 Three Global Construction Upsurges of HSR

1.2 Corner Overtaking: Highlights of China’s HSR Innovations

1.3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HSR

Chapter 2 “China’s HSR Pattern”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Innovation-

oriented Strategy

2.1 Outlines of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

2.2 Core Driving Forces of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China’s HSR

2.3 China’s HSR Experience Accumulat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2.4 Global Strategic Value of China’s HSR

Part Two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China’s HSR“Going Global”

Chapter 3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Uniformity to Universality

3.1 The Silk Road

3.2 The“Belt”Leads, the“Road”Follows

3.3 Assimilation and Mutual Learning to Achieve Inclusive Development—Modern Version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Spirit

3.4 The Silk Road Economic Initiative Calls for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it

3.5 “Great Transportation”Against the Backdrop of“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Chapter 4 Strategic Tensions of China’s HSR“Going Global”

4.1 Five Tensions of China’s HSR“Going Global”

4.2 China’s HSR“Going Global”: Mix of Opportunity and Risk, Setbacks and Accomplishments

4.3 Ten Challenges Confronted by China’s HSR“Going Global”

Chapter 5 China’s HSR“Going Global”Strategy

5.1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Orientation for China’s HSR “Going Global”

5.2 Strategic Principle, Layout and Method for China’s HSR “Going Global”

5.3 Strategic Focuses for China’s HSR“Going Global”

5.4 Strategic Measure for China’s HSR“Going Global”

Part Three University’s Responsibilities and Role in the HSR Era

Chapter 6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Re-industrialization Wave

6.1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ong Impetus of Human Civilization Evolution

6.2 Major Powers’Manufacturing Strategy in the Post-globalization Era

6.3 Fundamental Changes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Global Major Economies

6.4 The Goal of Developing Outstanding Engineering Talents

Chapter 7 HSR’s Future and Higher Education

7.1 Change of HSR Industry and Technological Leap of Post-HSR Era

7.2 Mission and Development Course of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the HSR Era

7.3 Railway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 and University’s Role

7.4 Full Support to HSR R&D and Development: Explorations of Distinctive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 and Practice

Appendix

Adhere to the Path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th China’s Characteristics—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China’s HSR

Accelerate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Frontier Technology in Rail Transit System and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Strategic Technology Revolution

A National Headquarter Should be Founded for China’s HSR “Going Global”— HSR“Going-out”Will Start a New Era With Power of Land Supported by Power of Road

Re-practice on Mao Yisheng’s Engineering Educational Thoughts

Postscrip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