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落下”的工期趕回來,崇明花博會場館建造開啟衝刺模式!

由上海建工總承包、建工總承包部組織實施的“2021年第十屆花卉博覽會”的花博園世紀館、復興館、竹藤館等場館工程建造,正開啟衝刺模式,全力趕工追回疫情期間所“落下”的工期。隨著一批批工人隔離結束,施工現場建造正如火如荼。上海建工總承包部一手抓防疫確保工作不放鬆,一手抓工期確保進度不落後,確保花博園既定的施工進度,交出完美答卷。

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的世紀館,位於花博園主展區大花核心區中心主軸靠南區域。世紀館是此次舉辦第十屆花卉博覽會最重要的建築之一,以“展現大國風範的珍稀木本花卉展館”為定位,通過植物實體展示與多媒體展示的結合,集教育、展覽等功能為一體。通過演示、互動、參與等多媒體手段,演繹自然與生態的永恆主題,是此次花博會的“鎮園之寶”。總建築面積 36812平方米的復興館,位於花博園主展區大花核心區中心主軸靠北區域,為單層中型展覽建築,屋頂為多條交錯的來納許坡屋面。總建築面積400平方米的竹藤館,地上為剪力牆結構,地下為半地下室,最高處15.4米;為天然基礎形式,地下室外牆採用天然條形基礎。

把“落下”的工期趕回來,崇明花博會場館建造開啟衝刺模式!


為了搶回疫情期間所延誤的工期,上海建工總承包項目部不放鬆抓防疫,“只有嚴防控,才能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開展”。據項目常務經理徐濤介紹:結合復工計劃和施工內容編制人員入場計劃,嚴格落實務工人員到滬隔離制度,利用現場生活區設置務工人員的隔離區,為每位進入施工現場務工人員建立隔離檔案,實行每日兩次體溫檢測登記制度,並與崇明區衛生防疫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外來訪客也必須測溫、登記。“今年最大的挑戰,就是要把因疫情失去的時間追回來”。為此,上海建工總承包項目部充分發揮上海建工建築全生命週期服務商的優勢,加大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建築材料等方面的資源投入。目前,施工現場220名管理人員與建設者實行兩班倒,開足馬力,日夜趕工,還在手機上建立起“趕工工作群”,實時報送現場各施工區域的情況。並通過評估施工工序的重要程度,不斷優化施工方案,重新根據工期進行倒排施工進度計劃。涉及專業種類多的先施工,為後道工序的施工贏得時間。特別是強化施工協調,做好工序搭接和超前籌劃,通過每週定期召開項目施工例會、工程推進會、質量安全會等,及時解決各參建專業單位施工工序衝突和相關資源落實不到位等問題,追回“失去的時間”。

把“落下”的工期趕回來,崇明花博會場館建造開啟衝刺模式!


本文由上海建工集團投稿,通訊員:章華平 張澤豪 張 萍,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