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辦公樓核心筒方案選型,掌握這些要點很關鍵!

1 工程概況

項目位於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北部,北臨城市快速路鹽龍大道,南臨城市主幹道龍平西路,西側為城市次幹道愉龍路,東側為城市次幹道愛心路。項目用地面積約36952.53m2,擬建2棟辦公樓(高度分別為A塔180m和B塔100m)和2棟公寓樓(C和D塔高度88m),附屬商業6層,設3層地下室,總建築面積約309906.77 m2。建築整體形態見圖1,A塔建築平面圖見圖2和圖3。

某辦公樓核心筒方案選型,掌握這些要點很關鍵!

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地震反應譜特徵週期0.35s,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場地類別為Ⅱ類。

2 結構核心筒方案

2.1 A塔核心筒結構佈置方案

A塔主體高175.8米,共38層(見圖4),主要為商業辦公樓,採用框架-核心筒抗側力結構體系,標準層平面規則,在中區起始樓層(第17層)核心筒內收。A塔與裙房間分縫隔開。

某辦公樓核心筒方案選型,掌握這些要點很關鍵!

方案1:X向核心筒內收後,右側Y向核心筒外牆連續,但內收尺寸較大,內收後核心筒尺寸約為原核心筒尺寸的55%,見圖5和圖6;由於塔樓X向核心筒內收較大,現有3種核心筒結構方案:

某辦公樓核心筒方案選型,掌握這些要點很關鍵!

方案2:X向核心筒內收後,右側Y向核心筒外牆不連續,有大開洞形成的聯肢牆組成,但內收尺寸較小,內收後核心筒尺寸約為原核心筒尺寸的70%,大開洞頂梁高度1950mm,見圖7和圖8;


某辦公樓核心筒方案選型,掌握這些要點很關鍵!

方案3:方案3和方案2內收後核心筒尺寸相同,區別在於,方案3右側Y向核心筒外牆不連續處,有多片聯肢牆組成,在電梯門處洞開洞,洞口較小,方案3聯肢牆數量比方案2多3片小牆肢,洞頂梁高也是1950mm,見圖9和圖10;

某辦公樓核心筒方案選型,掌握這些要點很關鍵!

3各方案小震分析結果

3.1 多遇地震彈性分析

由於該項目屬於超限高層結構,目前方案階段彈性分析採用YJK對塔樓建立模型進行分析計算,計算時分別考慮風荷載作用和多遇地震作用。

a.各項指標分析如表1,給出了本工程的主要計算結果:

某辦公樓核心筒方案選型,掌握這些要點很關鍵!

b.方案1-3地震作用和風荷載作用下樓層層間位移角,見圖11-14;

某辦公樓核心筒方案選型,掌握這些要點很關鍵!

3.2 方案1~3對比分析

1)由表2可知:方案1~3的計算結果基本一致,層間位移角以及位移比等指標均滿足規範要求,剪重比小於規範限值但按規範要求對整樓地震剪力進行相應調整;風荷載起主要控制作用。

2)方案2和方案3對比,各項計算控制指標相差不多,區別是,右側Y向核心筒外牆不連續的地方,方案2比方案3少了3片小聯肢牆,導致,方案2的Y方向方地震作用和風荷載作用下的最大位移角均較大,方案2 的Y向基底剪力較小,位移比較大,從指標分析來看,方案3優於方案2。

3)方案1和方案3對比,雖然方案1和方案3各項計算控制指標相差不多,但方案2聯肢牆間連梁截面較大,表2中給出的各項計算控制指標對應方案2和方案3的聯肢牆間的連梁高度為1950mm,在設防烈度地震作用下,需如此高的梁截面,該連梁截面抗剪才能通過。

4)過高的聯肢牆間連梁,不符合強牆肢弱連梁的設計原則;當地震發生時,連梁的抗彎剛度和承載力較大,水平力作用下,連梁不容易發生屈服,而聯肢牆則容易發生整體斜截面剪切破壞或正截面壓彎破壞,使得聯肢牆延性較差,對於框筒結構的第一道防線也較為不利,從抗震概念上來看,方案1優於方案3。

4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計算對比分析,在各項計算控制指標基本一致的情況下,某辦公樓核心筒方案1較優。

本文來源於CCDI高成結構,作者劉強,僅作分享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