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鄠邑区历史上的生物灾害

西安市鄠邑区历史上的生物灾害

西安鄠邑区,从唐永淳元年(670)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共发生大的蝗虫、蚜虫、吸浆虫灾害八次。明崇祯十三年(1640)“蝗食禾殆尽,大饥,人相食”。民国十九年(1930)和民国二十年(1931)连续两年发生蝗灾,灾情十分严重(具体见下表“灾情”栏)。从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至民国二十一(1932)鄠县有记载的大瘟疫发生八次。其中民国二十一年(1932)的霍乱疫情最为严重。建国后至2005年,县域未发生大的生物灾害。

唐永淳元年(670)

五月大旱加蝗灾,饥,死者相枕于路

唐广德二年(764)

蝗灾加九月霪雨,斗米千余钱

宋天圣五年(1027)

蝗灾

宋熙宁九年(1076)

夏蝗灾

明洪武七年(1374)

蝗灾

成化二十二年(1486)

六月旱,虫鼠食庄稼,危及九十五县,斗米万钱,死亡载道

万历四十四年(1616)

蝗、大饥

明崇祯十二年(1639)

蝗、大饥

明崇祯十三年(1640)

蝗食禾殆尽,大饥,人相食

清顺治十四年(1657)

蝗灾

清康熙十三年(1674)

三月蚰蚜食麦殆尽,秋又大旱,禾不登

清咸丰八年(1858)

蝗蝻遍野,至冬始息

清同治二年(1863)

飞蝗蔽日,食田苗立尽

民国十九年(1930)

秋,蝗从东方入县境,遮天蔽日,落秋田内,蚕食有声,七天左右玉米和谷子叶全被吃光,虽经人工捕杀,未能奏效。从秦镇经牛东、县城到祖庵,宽十余里之地带最严重

民国二十年(1931)

6月蝗虫大发生,14日国民党县政府布告全县,鼓励农民捕捉。每缴1斤,发奖金1角

民国三十五年(1946)

小麦灌浆时吸浆虫为害,全县受灾面积达70~80%,每亩仅收40~50斤,少数地块收成不够种子

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

饥,四月疫

明永乐九年(1411)

七月大疫

明天顺五年(1461)

四月疫

明嘉靖元年(1522)

二月大疫

明万历十六年(1588)

五月大疫

明崇祯十六年(1643)

陕西大疫

清康熙三十年(1691)

秋冬大疫

民国二十一年(1932)

6月中下旬虎列拉(霍乱)由长安传入秦镇,继而向西传染,不到10天,遍及全县。其症吐泻甚急,数小时即死。全县患病5600人,死亡3856人,仅秦镇北街死亡40多人

1976年

鄠县发生出血热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