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維榮之妻》有感

故事雖然不長,但挺費時間的,因為只有不斷的品味,才能感受到這個第一感覺有點莫名其妙的故事,到底要表達什麼。這樣的故事其實很難有表達上的定論,就好像少年派的奇幻冒險、妖貓傳一般,能被不同的人給出不同的解讀,這些解讀都應該是平等的,都是經過閱讀者深思熟慮後結合個人情感給出的解讀,不需要爭個高低優劣。感觸這件事,只要是你自己獨立做出的,就是獨一無二的,如果這種獨一無二的感悟能引起別人的共鳴,就當成世界上多了一個有共同思維的人,這不是很讓人開心的事情嗎?至於其中的差異,求同存異多好,百花齊放多好。

故事很簡單,維榮是一個在外面給自己拉了一張莫大的虎皮然後到處混吃混喝但外貌上還是可以的丈夫,而維榮的妻子最開始在家裡默默的等著丈夫帶錢回家養活兒子,到後來直接選擇當賣酒女養活兒子並且能接受丈夫也在自己賣酒的地方喝花酒。故事到此就沒有繼續記述了,可能作者覺得這對夫妻應該就能這麼穩定的維持夫妻生活下去,生活中已經沒有多少波瀾可以記錄,所以沒有繼續書寫的必要了。

維榮這個丈夫很難理解,對家庭沒責任吧他反正就是能不提出離婚,然後婚姻就這麼一直延續著。作為丈夫,他絕對不合格,不僅不給家庭提供經濟上的支撐,甚至在外喝花酒直接精神和肉體上都背叛妻子。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人,他也是不合格的,帶著各種各樣謊言組成的面具,讓人無法區分真實的維榮究竟有幾分底氣,但是勇氣是有的,不僅敢喝酒不付錢,還敢直接搶劫商鋪,甚至敢拿著匕首威脅要傷人。可是這樣的人,竟然在小說中不僅生存下來,而且生存的好好的,甚至還有自己的兒子,妻子也不會天天吵鬧,還能繼續喝花酒。

這樣的人物設置絕對讓人懷疑人生尤其是社會人生,不應該是付出才有回報,需要通過辛苦的勞動才能換取自己的生活費用,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花天酒地嗎?可是社會人生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公平,有些小人物就是身上一堆招人嫌棄的品質,但偏偏能好好的活著,這有點應了那句古話禍害活千年。可是,在進一步想想,這樣的人付出的是心靈上烏煙瘴氣、自我認識和實現上基本為零的代價,生活不應該僅僅是吃飽喝足,在滿足了基礎的生理生存要求後,人會有更高級的需求追求,比如精神方面的。所以,雖然工作很累賺錢不易,但在辛苦之餘能體味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這怕是不要成為維榮的原因。

維榮的妻子更是有意思極了。最開始被困於家庭的妻子,面對丈夫不拿錢回家和家中嗷嗷待哺的兒子,著實充滿了自卑和怨念。然而當妻子選擇成為賣酒女,選擇自己工作來獲取經濟收入之後,反而接納了這些困難,甚至能直面丈夫在眼前喝花酒,而且花費還是自己打工付的。這恐怕也是工作能帶給女性的一種獨立自主的意識罷。當女性的生活中除了家庭還增加了工作後,那些在家庭這個維度看似很麻煩的事情會被其他事情佔據了精力和時間,進而被弱化。所以,女性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個人愛好,而不能只是單純的圍繞著家庭、老公孩子,還有廣闊的天地可以等著女性去自我覺醒和展現。

隨後有意思的是,維榮的妻子很是大膽。在不確定丈夫會不會賠償搶劫的店家金錢時,妻子能很大大咧咧的直接在店家觀察學習。在明明知道賣酒女可能會有一些言語或者肢體上的被冒犯之後,也依然能接受這個工作,並且意識到自己在推銷這方面其實有著與生俱來的特長。在知道自己工作會對照顧小孩產生影響後,接受可能小孩會少了母親的陪伴因而多產生一些危險,而堅持要自己工作。其實選擇這個東西,最怕的就是要選擇不選擇的這個考慮過程,因為只有你做了選擇,才會逼迫你去接受選擇帶來的後果,而如果一直不選擇,最後可能會變成所有的選擇都消失無蹤,不得不接受沒得選擇的選擇。

妻子身上更不可思議的,是對丈夫的態度。從最開始的抱怨到最後的漠不關心,感覺彷佛丈夫不過是一個名義上的存在,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伴侶,所以丈夫是否在外面各種坑蒙拐騙,丈夫是否花天酒地,這些都不是妻子關心的,可能就連丈夫是否死亡都不是妻子關注的重點。不過是丈夫活著妻子還有一個名義上的男人,而丈夫死了,妻子名義上不過是喪偶而已。婚姻生活最終無望到此,也是著實讓人唏噓艱難的經濟生活本身對婚姻的壓迫。

很短的小說,但能引起很多的聯想,每個人的聯想還是不同的,所以,支持真的翻開看看,思索思索,看看自己能聯想到的究竟是什麼。

讀《維榮之妻》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