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高爾夫的人都是因為情懷?老司機不同意這個說法

這輛神車今年46歲了,生日快樂。老高。

上紀七十年代,大眾集團做出一個現在看來非常正確並且影響久遠的決定:為甲殼蟲車型開發一款換代車型。可能有很多人認為Golf的名字起源於高爾夫球,那就錯啦!它是以季風的名字命名的,高爾夫在德語中譯為golf storm,是墨西哥灣的一股暖流。我們熟悉的Jetta(捷達,源自大西洋急流)、Santana(桑塔納,源自美洲峽谷地區颶風)和Passat(帕薩特,源自大西洋南部季風)都是以季風的名字命名的。

第一代高爾夫由負有盛名的意大利設計師喬治亞羅操刀設計,運用摺紙的設計理念,打造了高爾夫最為經典、基礎的稜角分明與極簡的外觀。這是一張第一代高爾夫MK1的照片,在75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基於MK1打造的性能版GTI推出。標誌性的紅線進氣隔柵和高爾夫球擋把沿用至今。

高爾夫銷量非常好,很多人都說是在為情懷買單,其實,這不僅僅是因為情懷,更是因為品質與性價比,一般工薪階層的車友手裡不算寬裕,而且還非常喜歡高爾夫,那麼選擇1.4T版本150馬力,自動舒適型就足夠用了,前後獨立懸架,性價比是很高的。

動力方面,1500轉渦輪介入後動力相當給力,在快速路上超車併線推背感十足,炎熱夏天開空調加速時也不會感覺後續無力。雙離合的平順性在高爾夫車上匹配的很好,D檔加速無頓挫,起步1檔加速有輕微頓挫感。

空間方面一直是高爾夫的短處,經過車輛升級之後軸距有所加長,第二排空間夠用,只是後備廂比較小,一般情況下後備廂裡沒什麼物品可以放的,除非出去遊玩或者年節發福利後備箱確實有些小,不過車頂可以加一個行李箱,很有旅行範,在不超高的情況下不違法的。其實大眾完全可以提升後備廂的容積,辦法是加長軸距,拉長車身,但是會影響操控性,經典的高爾夫也就變味了。

總而言之,車是用來開的,開著舒服自己是最懂得。你覺得買高爾夫都是因為情懷嗎?


買高爾夫的人都是因為情懷?老司機不同意這個說法


買高爾夫的人都是因為情懷?老司機不同意這個說法


買高爾夫的人都是因為情懷?老司機不同意這個說法


買高爾夫的人都是因為情懷?老司機不同意這個說法

電動版


買高爾夫的人都是因為情懷?老司機不同意這個說法


買高爾夫的人都是因為情懷?老司機不同意這個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