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丨宋代園林藝術之中所蘊含的文人風雅

引言

宋代是我國幾千年歷史中一個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都十分完備的朝代,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逐漸成熟趨向於完備,也促成了文化以及園林等各個方面的繁榮與發展。

並且當時的文人墨客們藉助於景物來潑墨,抒發自己的所感,同時園林藝術在宋代的發展可謂是質的飛躍與進步。

在當時形成了山水園林,山水畫,以及山水詩這幾個門類互相交融的場面,並且也形成了山水園林的獨有風格。

其中古典園林一直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其中之一,作為一種載體從客觀上反映了中國曆代王朝的發展與背景,也體現了王朝的興衰。

當然從另一方面也能夠折射出,當朝統治者以及當時朝代的人們對於自然以及各種藝術方面的推動,園林凝聚了當時朝代中的能工巧匠辛勤付出的汗水與智慧。

在當時又通過文人以及士大夫他們的筆墨將古典園林推向了頂峰之至,並且賦予情感於其中,詩情畫意,景由文而勝,文有景而顯,文景又相互交融,這就使得園林景觀不再是單單的一種建築,而是有了思想和靈魂。

“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丨宋代園林藝術之中所蘊含的文人風雅

園林建築發展到魏晉南北朝的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具有感情意義的文人園林,到明代的時期在明代中朝,古典園林的藝術已經相對比較完善,並且還形成了以江南地區的園林為主要的代表江南一帶的園林,格調比較淡雅。同時又和王宮以及朝廷建築那樣帶有權利和禮制。

當時的文人園林,所代表的是名流雅士以及士大夫他們心中對歸隱的那一片田園所憧憬和所向往的感情。

宋朝園林的產生與其特點

園林的種類繁多,按照園林在建築方面的特點以及主題,可以分為帝王追尋心中所想的修仙意境以及皇家貴族而小憩的皇家園林 。

還有專門供文人士大夫他們追尋心中對田園以及歸隱所向往那一方淨土,也就是桃花源,再者就是和文人墨客們筆下所著的畫以及詩為基礎的文人園林。

根據有關的記載,文人園林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時候就已經有的,像莊周就有一個小憩園,但是對於這個園沒有明顯的描述以及詳細的記載,只是記載著院裡有一棵大槐樹,莊周在這棵槐樹下做過夢,才會有了莊周夢蝶之一典故。

“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丨宋代園林藝術之中所蘊含的文人風雅

同時也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文人們之所以沒有建起很大規模以及相當豪華的園林,很直接的原因便是是文人墨客們沒有帝王那樣擁有雄厚的財力及物力。

但是文人墨客們園林所代表的感情與帝王的園林是完全不一樣的。

伴隨著歷史的發展,具有真正自然意義上的自然山水,所代表的文人園林是出現在魏晉南北朝的時期,這也就此使得古代園林的演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轉折點。

可眾所周知,魏晉南北朝的時期是十分動盪不安的,人們生活在戰爭與殺戮之中,社會動盪不安,與此同時王朝的更換是十分頻繁的。

文人墨客們想要步入仕途是十分困難的,同時士大夫和文人們在當時也意識到你自己的一己之力,完全沒有辦法去對抗如此殘酷的現實。

所以在這個時候園林就有了不同於以往的象徵意義,就像在莊子和道家思想下的園林,追求的是天地合一的境界,與此同時南北方人民所經歷以及所生活的環境,包括傳統習慣也不同,所以在這一時期構建的園林也不同。

北方民族大多都屬於遊牧民族,並且經常受馬蹄下民族人民的侵擾,所以大量地向江南進行了遷移,在這個時候就形成了以建康為中心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所以這一時期江南園林所呈現出來的感覺便是柔風細雨,將自然景觀之中的靜態美髮揮的淋漓盡致。

最重要的是江南一帶水資源十分豐富,水系也十分發達,所以在江南地帶的園林之中,水景就相當的具有代表性。

“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丨宋代園林藝術之中所蘊含的文人風雅

在這時江南一帶的園林與帝王之家的園林,不管是從氣魄還是規模上都有著很大的區別。

文人的園林們所追求的便是與世無爭的淡泊寧靜心態。從這園林也可以看得出當時的人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再隨之到了隋朝和唐朝時期,園林相比魏晉南北朝要更為的興盛一些,並且在建築方面的水平也大有提高,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隋朝在統一全國之後就修築了大運河,大運河的修建使得南北方的經濟及文化交流日益緊密。

在唐代開朝之後,盛唐之際,政治經濟文化呈現一片盛世的狀況,在這個時期所修築的園林便是追求於心理上的享受。

與此同時,地主以及知識分子也有了可以往上層社會步入的機會,在這一時期的園林又有所不同,呈現出了帶有地位以及階級色彩的象徵。

一直等到宋代的時候,園林藝術可謂是發展到成熟的時期,從宋代到清代雍正年間更是趨於體系上的豐富和形式上的固定。

並且建造園林的技術也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在園林藝術將近七百多年的歷史發展中,經過各朝各代的不斷更迭以及政治經濟的不斷髮展,園林文化的發展也伴隨著有相應的起伏與波折。

宋代園林的興盛與發展

園林風格發展到宋朝時期已經相當完美。 在兩宋時期園林又作為一個整體的系統,它的發展和內容已經有了相當固定的規模和體系。

並且在園林的建造技術方面也已經達到了歷朝歷代以來的最高水平,成為了古典園林歷史發展上的一個新高潮,而產生這一新高潮的主要原因便是宋朝時期經濟的不斷進步以及質性的飛躍。

“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丨宋代園林藝術之中所蘊含的文人風雅

在宋朝時期小農經濟越來越發達,像東京以及臨安這些都城在當時地理位置比較特殊,陸上交通和水上交通都相當的便利。

在這樣的地理位置優越的條件下,城市中的商業以及手工業空前的繁榮和興盛,在這時期資本經濟也開始逐漸的發展,與此同時傳統的坊裡制也逐漸的沒有了實際上的發展意義,在這時已經興起了繁榮的商街。

也正因如此,才會有張擇端所畫的鉅作《清明上河圖》流傳至今,《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就是汴梁虹橋上繁華的景象,大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與此同時宋朝國家的國庫也十分的充盈,經濟十分興盛和繁榮。這就使得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都開始大興土木,過起了奢華的生活,建造各種各樣的園林。

從另一方面來看,在這時科學技術方面也有了較歷朝歷代以來最大的變化,在這一時期的四大發明以及天文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丨宋代園林藝術之中所蘊含的文人風雅

並且在當時李明仲所著的《營造法式》對於當時朝廷建造園林以及民間百姓建造園林都是有很大的影響,在這其中記載了很多有關於建築工程方面的經驗以及理論性的總結。

除此之外,宋朝也實行的是壯文輕武的這一政策,所以在這一時期內文人墨客大肆發展,朝廷中的官員文官也居多,文人的社會地位也十分的高。

加之以國力的不斷強盛,這時候就出現了很多的大官僚,同時這些大官僚也是很多有名氣的畫家,書法家。

在他們的推動下,園林藝術就更加的向前發展了一步同隋唐兩代的園林風格建造藝術相比,兩宋時期的園林規模有所縮小,但是規劃上卻越發的細膩和精緻。

同時在宋代時期畫家也獲得了地位上的提升,從宋代的皇帝開始到文武百官,以及文人墨客,再到市井老百姓。

這一時期所畫的作品大多數都是人物以及山水,並且在當時花鳥也是文人墨客們經常所潑墨的對象,並且在這一時期山水畫尤為重要,並且受到了高度的重視。

文人士大夫們用手中的筆墨來畫山水儀,表達自己心中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結語

宋代的皇家園林主要集中在東京城和臨安城,雖然在規模上沒有隋朝和唐朝的規模大,但是規劃卻十分的細膩,並且和私家園林十分相似。

“道京師而東,水浮濁流,陸走黃塵……其外修竹森然以高,喬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餘浸,以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為巖阜。”

在建築方面以地理位置的優越,水系的發達,還引來江水以及河水,在這其中水景就成為了一大景觀,將山水以及花和木融為一體,形成景觀,將大自然中的自然環境和山水風景融為一體。

“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丨宋代園林藝術之中所蘊含的文人風雅

相比皇家園林來說,私家園林還是佔主流的,在這一時期,就像我們所熟知的蒼浪亭,便是私家園林之一。

宋代的文人墨客們大力推崇,並且將文人園林發展推至頂峰,文人園林的特點主要追崇雅緻和自然,但其主體依舊是將山河水融為一體,以山石為主景,以水為輔景,二者融為一體,互相襯托。

在宋朝的三大園林之中,私家園林的影響最具代表性,與此同時文人園林的風格也使得古典園林達到了更了成熟的境地。

除此之外,皇家園林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文人園林的影響,從規模以及劃分方面做出了比較明顯的變動。

同時宋代園林的發展也是宋朝經濟發展的直接體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社會大背景是比較寬鬆和自由的,與此同時,文人們開放的空間以及活動的空間也更加的完善。

將山水融為一體,動態之中有靜態,靜態之中有動態,在自然環境的襯托之下,使整個園林都有了欣欣向榮之感。

再者,園林也是文人匠心們辛勤勞動的汗水和智慧的集中體現,從一方面來講是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和依戀,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實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睦共處。


參考歷史文獻:

《宋史》

《文獻統考》

《營造法式》

《洛陽名園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