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為何為董卓之死嘆息?

蔡邕為何為董卓之死嘆息?

初平三年四月,董卓被誅。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左中郎將蔡邕就是其中一員。只因不經意間嘆息董卓之死,他被相識多年的王允親手送入了詔獄。真可謂朝為高陽侯,暮作階下囚。在史書的記載中,蔡邕是潔身自好的曠世逸才,董卓是禍國殃民的暴虐奸賊,蔡邕為何嘆息董卓之死?

王允認定蔡邕是因為“私遇”才為董卓之死遺憾。自中平六年九月在洛陽與董卓見面起,蔡邕三日之內被接連擢升至侍中,三月之內成為尚書和高陽侯,這都是董卓大力提攜的結果。就這段經歷而言,王允的看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從現存的記錄來看,蔡邕本人對這些榮華富貴並沒有王允想象的那樣熱衷。初平元年春季,他接連上了《讓尚書乞在閒冗》和《讓高陽侯印綬符策》兩篇奏章,對接踵而至的榮華富貴竭力推辭不受。蔡邕以往的經歷也能印證此時他不是故作姿態。光和元年,蔡邕做議郎時,曾因為直言朝政得失得罪了權貴,幾乎命喪詔獄。由此分析,蔡邕是個不懂得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人,他不會僅因為高官厚祿而嘆息董卓之死。

蔡邕書為世範,文動中州,董卓虎踞西塞,運籌經年。二人本是殊途異軌,卻於中平六年多事之秋在洛陽這個大漩渦第一次相見。無論是否出於本心,自中平六年九月至初平三年四月,蔡邕見證了董卓從獨攬朝政到身滅名毀的過程。他為董卓之死嘆息,也可以被當作是對董卓存在價值的一種認可。可是無論《三國志》還是《後漢書》,在記載董卓往事時,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對董卓沒有被袁紹、張溫等人儘早剷除的遺憾,這些傾向顯然和蔡邕的立場有差別。這些差別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麼?

董卓死後八十九年陳壽的《三國志》問世,又過了一百六十五年范曄寫成了《後漢書》。陳壽和范曄認知董卓,是由天下崩亂、生靈塗炭的後果開始的,至於為什麼出現這個結果,原因不甚明瞭。蔡邕則親歷了董卓的許多個想法由發端到到結束的過程,這就是上述差別產生的主要原因。蔡邕所親歷的許多事情已經在典籍中湮滅,如今僅能依據倖存史籍中殘缺的輪廓,理清因果,揣測他眼中董卓的價值。

在《三國志》和《後漢書》關於董卓的記載中,有一處細節是比較特別的:他在郿塢建城。陳壽有“事成則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的記載,他認為董卓是想要篡位並做了兩手準備的。這個看法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因為“篡位”是一件只許成功不能失敗的事情,失敗者要面對勝利者強大資源的碾壓,是不可能守郿塢而善終的。以董卓的閱歷和謀略,應該會明白這個道理。董卓和獻帝劉協的關係也能印證這一點。

據《後漢書》的記載,董卓初次見到劉協是在北芒,在袁氏誅殺宦官的第二天。董卓趕到洛陽的時候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他嘗試詢問少帝劉辯發生了什麼事,十四歲的劉辯驚慌失措,只知道流淚發抖,說不出話來。九歲的劉協則能說明白昨夜發生了什麼事情,令董卓印象深刻。不久他執意廢劉辯立劉協,追究何太后幾個月前逼死了靈帝的母親的責任,報復了何太后和他的母親舞陽君,連死去的何苗也沒有放過。深究其原因,靈帝的母親姓董。董卓認為自己和董太后是同姓,可比於同族家人,於是以家仇報復。而聰明伶俐的劉協,正是由董太后撫養長大的,被稱為“董侯”,以此推斷,董卓對劉協是有“自家人”的看法的。

董卓能位極人臣並不是依靠皇恩和大臣的擁戴,他依靠的是和他一起身經百戰的涼州兵。與史書記載的那些逆謀萌動患得患失的權臣不同的是,董卓的反對者們已經徹底攤牌了。無論董卓是否謀逆,反對他的人,在初平元年就已經四處起兵了,已經給了他“逆賊”的稱謂;留在長安的反對者,無論董卓是否謀逆,已經懷刃行刺了。對於董卓而言,壞事幾乎都發生了。由此看,自中平六年九月至初平三年四月,這麼久的時間裡都沒有發生篡位的事情,唯一的原因就是董卓不想篡位。他的確是想效法霍光輔佐獻帝劉協,這個“自家”的孩子。而郿塢,則是在劉協滿十八歲之後他歸政養老的退路。對劉協而言,董卓的力量具有不尋常的意義。這一切,熟諳典故的蔡邕自然洞悉於心。

只是,董卓性格暴躁,行事簡單直接,喜歡以強力推行自己的想法,尤其不願意聽反對意見。如果反對他的人是他比較敬重的,他還能忍耐一二,如果反對他的人是他看不上眼的,馬上就有性命之憂。這樣的行事方法很快讓他和傳統門閥分道揚鑣。其實,剛入洛陽時,他們曾有過短暫的合作。當時,董卓和袁隗、楊彪等共同上書為陳蕃、竇武洗刷冤屈。這是天下讀書人期盼已久的事情。在任用官吏方面,董卓聽從伍瓊和周毖的意見,派韓馥、劉岱等出任地方刺史,他自己的親信卻並沒有在朝廷中擔任重要職務。這一階段的董卓至少看上去是克己奉公的。未曾想到韓馥等到任不久就起兵反董,讓董卓感覺被愚弄了。這件事情是一個標誌,意味著信任關係的終結。董卓的邊兵軍紀敗壞,殘害平民,搶劫城中富戶的財物,連當朝官吏也不放過。正是由於董卓與卿大夫們信任關係的終結,和需要這些部卒維護他的利益,他選擇了放縱。這使得他和官吏們的關係持續惡化,平民怨聲載道。這也促使董卓愈發想用暴力威懾潛在的異己。這個惡性循環的後果是,董卓所推行的政令,無論出發點如何,執行之後都是以一片混亂收場。

蔡邕對此倍感無奈。董卓信任他,但也不是言聽計從。無功而返時,他常常感嘆“董公性剛,未易輔也”。但天下有更好的去處嗎?德高望重的宗親劉虞,竟然死在了公孫瓚之手,拿到玉璽的袁氏子弟,竟然籌備另立朝廷,外放的大員竟然互相攻伐,這些亂象似乎只有董卓的力量能夠平定。他一直耐心等待董卓順利歸政於獻帝,獻帝能如宣帝一樣讓一切重回正軌。可惜的是這個美夢隨著董卓被誅而醒來。

獻帝順利成年親政的路變得不確定了,這件事帶來的混亂不知道怎麼收場。只是,蔡邕的這些顧慮是無法和正洋洋自得的王允說清的,只能是一聲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