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甄皇后:风华绝代而又红颜薄命的洛神宓妃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是曹植在《洛神赋》中对洛神风姿神韵的描绘,而相传这位洛神的原型便是魏文帝曹丕的妻子文昭甄皇后甄宓。

文昭甄皇后:风华绝代而又红颜薄命的洛神宓妃

《洛神赋》局部

甄宓

相信人们对于文昭甄皇后都十分陌生,而大部分人更加熟悉"甄宓"。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文昭皇后的真实姓名,这个"宓"字实际上是取自曹植《洛神赋》中的宓妃。其实甄氏在历史上有那么大名气,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曹植的《洛神赋》。甄氏生前并未被立为皇后,她的皇后之位是她死后儿子追封的,因此史上多称她为甄夫人。

文昭甄皇后:风华绝代而又红颜薄命的洛神宓妃

甄宓

少时经历

文昭皇后出身书香门第,祖上曾是汉朝的名门望族,因为她不俗的出身,也奠定了她的才学和不同于寻常女子的见识。甄氏小时候就显得与众不同了,有相士为她看相都说她将来一定贵不可言。

甄氏愿意和其他兄弟姐妹喜欢看些杂耍表演,却很喜欢读书,作为一个女孩子这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甄氏十几岁的时候,因为战乱,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年幼的甄氏见那些灾民实在是可怜,就想用自己家里的粮食接济他们。

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多数人都选择独善其身,不愿招惹是非。甄氏就去说服家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让甄家开仓济粮。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能有这样的主见和仁德,也难怪她最后果真如预言的一样。

再嫁曹丕,幸福与悲剧的开始

甄氏本来是袁绍的次子袁熙的妻子,曹操率兵攻下邺城的时候,甄氏作为袁绍的家属也被俘获了。但是因为她那绝美的容貌,所以被曹丕看中了,得以生还。甄氏作为一个已经嫁过人的女人,还能得到曹丕的宠幸,足以见得"三国第一美人"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

《三国演义》中曾提到过曹操对甄氏有意,而《世说新语》中曹操也说过"今日破贼,正为奴",曹操攻下邺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把甄氏叫来,甚至让人觉得曹操发起这场战争就是为了一个女人。那么曹操真的喜欢甄氏吗?

其实不然。且不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本就对曹操有很大偏见,总是不吝笔墨地描绘曹操阴险狡诈的形象,《世说新语》本身也是搜集名士逸闻趣事,再经过润色修饰,整理编纂而成的,其真实性自然也不会太高。更何况甄氏本就是曹操为曹丕迎娶的,一代枭雄曹操总不至于对自己的儿媳有非分之想吧。至于"官渡之战是由一个女人引起的战争"这种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

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女人地位低下的年代,作为战俘,甄氏既没有被杀,也没有凄惨孤苦地度过一生,而是再嫁给了曹丕这样一个帝王,而曹丕前期对于甄氏也是非常宠爱的,不久甄氏更生下了一儿一女,即魏明帝曹叡和东乡公主,儿女双全,有了美满的家庭,可以说,甄氏其实也是幸运的。然而,她的人生最终却是以悲剧收尾的。

文昭甄皇后:风华绝代而又红颜薄命的洛神宓妃

曹丕

前期的荣宠

甄氏是一个贤良淑德,蕙质兰心的女子。她经常劝勉开导曹丕的妾侍们让她们不要因失宠而怨恨,也不要争风吃醋,颇有当家主母的风范。不仅如此,她还让曹丕多纳一些贤淑美好的女子,才能使子嗣旺盛。这样大度明理的行为当然是很得曹丕的欢心了,这也正是甄氏高明的地方。毕竟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尽管甄氏貌美曹丕也总会有厌倦的一天,与其因自己的情绪惹得曹丕不高兴还不如自己主动退让,才是最明智的。

甄洛不仅貌美而且很擅长打扮,据说在她居住的宫中有一条含赤珠的绿色灵蛇,甄氏从这条蛇的盘曲形态得到灵感来梳发髻,她梳的发髻式样一日一换,而且样式新奇,引得宫人们一时纷纷。不仅如此,甄氏对于自己的婆婆也是十分孝顺,曾因卞夫人病重而伤心痛苦,卞夫人夸赞她:"此真孝妇也"。试问这样一个冰雪聪明又德才兼备的女子又怎会不得宠呢?

凄惨结局

然而甄氏却并没有荣华一生。再美的容貌也经不起岁月,随着甄氏年老色衰,曹丕对她的宠爱也逐渐淡了下去。曹丕称帝之后,又纳了几位年轻貌美的妃子,曹丕本就是个多情而又薄情的人,甄氏很快就被冷落了。

而甄氏并不是平凡的女子,她有她的傲骨,她无法接受接受丈夫的移情别恋,便生出了一些怨恨之言。加上郭女王等几个宠妃进的一些言语,曹丕一怒之下竟赐死了甄氏。曹丕赐死甄氏之后自己也是后悔的,毕竟宠爱了多年,终归还是有感情的。然而甄氏已被赐死,无法挽回。

曹丕怕甄氏的冤魂会来找自己,于是郭女王便又向曹丕进言,让她把甄氏的口里塞满糠,用头发遮住脸,这样阎王就认不出来她了,她也不能向阎王伸冤了。当然,这只是古代迷信的说法,但想想这样的佳人却死的如此凄惨,实在是令人痛心啊。

但在《魏书》的记载中,甄氏是病重而死,并不是被曹丕杀的。但《魏书》的编纂本就是由当权者掌控的,一些不利的言论自然会被隐去,所以《魏书》的说法并不被大多数史学家认同。可惜甄氏这位绝代佳人终究还是红颜薄命啊!

追封皇后

曹丕死后,甄氏的儿子曹叡继位,即魏明帝,追谥其生母甄氏为文昭皇后。那么,曹丕既然杀了甄氏,为什么还要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并将皇位传给他呢?而且当时已经是皇后的郭女王有怎么会允许甄氏的儿子继位呢?

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曹叡是长子。曹丕年仅39岁就驾崩了,其他儿子都还太过年幼,无法继承大统。曹丕此人,抛开他的品行不谈,也确实是一位文韬武略的明君,自然会为了江山稳定选一位合适的继承人。

而甄氏也终归是他宠爱多年的妃子,对于她的死,曹丕也是有些后悔的,自然也不会迁怒于曹叡。而郭皇后一生无子,又在甄氏死后抚养年幼的曹叡,不管是出于两人之间或多或少的母子情谊还是为了自己地位的巩固,她都不会反对曹叡继位。而且曹叡本身的能力也是很强的,在他统治期间魏国国力强盛,朝中局势也非常稳定。曹叡即位后也多次怀念起生母,于是将生母甄氏追封为皇后,以表示对其生母的尊重和爱戴。

文昭甄皇后:风华绝代而又红颜薄命的洛神宓妃

曹叡

纵观文昭甄皇后的一生,她一生的传奇开始于嫁给曹丕,她最辉煌美好的时候也在嫁给曹丕之后,而她最后的悲剧也是因为嫁给了曹丕。作为帝王的女人总有诸多无奈与辛酸,最是无情帝王家,帝王的恩宠永远是靠不住的,这也是绝代佳人甄宓最后香消玉殒的原因。最终,后世也只能依托《洛神赋》中洛神宓妃的风姿去怀念甄宓这位风华绝代的美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