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結核病患者會在一年內傳播給1-15個人!被傳染的人在一生中有5%發病可能!結核病要如何平戰結合”?

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的形勢逐漸平息,當新冠病毒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之勢已確定,大至國家小至公民,都應該意識到,這是一個需要長期與之抗爭的疫情。


然而,需要我們長期抗爭的傳染性疾病中,另外一種疾病卻從始至終需要投入更多的關注,僅僅2018年,中國的新發病人數為823342例。這個醒目的數字會喚醒人們對這個死灰復燃的「白色瘟疫」的全新關注。


8萬 vs 80萬 ,有可比性嗎?


作為國家的乙類傳染疾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從首例被發現一直到3月21日,在中國境內共有確診病例81417例,累計死亡病例3261例。


另外一個頗值得對比的數字是,2018年中國肺結核發病人數為823342例。


一個感染人數是八萬多,一個每年新發確診患者為八十多萬,這兩個數據以及這兩種疾病之間有可比性嗎?一個是突發的新型病毒,一個是影響人類數千年的強大細菌,醫學界和公眾應該從這次突發事件中探索出新的應對傳染性疾病的更有效的方案嗎?


忽略疾病的殺傷力和疾病的影響範圍及持續長度,單純去考慮疾病確診患病人數,這樣的對比是缺乏實際意義的。新冠疫情發生之後,國內絕大多數城市的定點診療醫院都是原有的傳染病醫院或者綜合醫院的傳染病區,而診治結核病的定點胸科醫院幾乎就成為了疫情篩查防治的“第一道防線”。


由於同樣作為傳染性疾病且主要侵襲部位為肺部,而且以呼吸道傳播為主,且有較為容易混淆的症狀的兩種疾病,很多原來並沒有篩查和確診過的“隱形結核病患者”在這次疫情中會更加註意到自己平時潛伏的一些症狀。長期的咳嗽、間歇性的低燒,有一些因相似症狀前往醫院篩查就診的人群中,就有一部分被篩檢成為結核。大多數患者內心會慶幸“好在不是新冠肺炎”,然而,確診為結核卻也意味著他們將要面臨的也許是更加長期的戰役。


實際上,從專業角度去區分兩種疾病的難度並不大,因為兩種疾病從病因、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潛伏期、治療方法上都有明確可辨識的差異。如果從傳染病的幾個最核心要素來分析的話,兩種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是最接近的,肺結核主要通過飛沫傳播,而新冠的傳播途徑目前來看更多也更加無孔不入,官方給定的傳播途徑是:直接傳播(咳嗽、噴嚏、飛沫等)、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而且,無論是明確為新冠肺炎的確診感染者還是潛伏的感染者,均具有明確的傳染性。從這一點上來講,肺結核的傳染源並非是結核桿菌的所有攜帶者,而是排菌的也就是開放活動期的結核病患者。


公眾對新冠病毒肺炎的一度恐慌和擔憂,是因為病毒本身的不可知和不明確,而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結核病肆虐的時代,早在兩千年前,結核病就波及到了大數量的人群和地域,直到1882年發現結核菌,1897年確定了傳染途徑,1921年發明了卡介苗作為結核病的疫苗,以及20世紀四十年代以來針對結核病的幾種藥物逐漸被髮明,人們與結核病作鬥爭的歷史才算是有了階段性成果。但是,結核病遠沒有被消滅,它還大範圍地存在於人群之中,更值得反思和關注的是,無論是未患病的公眾還是已經確診的患病群體,對結核病的認識程度都遠遠不足以對抗甚至消滅這種疾病。因此,這超過80萬的數字才會如此的震徹人心。


目前新冠肺炎的絕大多數確診患者都已經被治癒,某種程度可認為解除警戒和危險,但結核病患者一旦經過病原學和病理學的確診,所要面對的是至少半年的嚴苛且規範的治療,如果治療期間患者不能遵從醫囑規範治療或者在症狀稍有緩解後停止治療,就會有極大的可能性讓結核捲土重來,而結核菌捲土重來之時,便是變強大之日,因為原有的藥物並不能發揮作用,大量的抗結核的藥物對耐藥的結核患者來說幾乎毫無功效,結核菌會自己“迭代”,自我升級。


結核桿菌在數千年與人類較量的過程中並未失去“戰鬥力”,它們變異,它們選取不同的人群進軍,它們會漫長地潛伏,直至等到宿主虛弱的那一天再狠心襲來,讓一些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幾乎慘敗到潰不成軍。


“我們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嗎?”


結核的狡猾和難搞,最能被瞭解和感知的人群,應該就是結核患者了。


“這次疫情你會害怕嗎?會不會有更多擔心?”


“是的,作為結核患者,其實我們在這次疫情中一方面和大家一樣緊張,但關心的是,肺結核患者存在的基礎的肺部損傷情況,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比其他人更易感?”


這是在採訪結核患者的過程中,被提到最多的一個問題。


同樣有這個疑問的,恐怕還要包括一些在這次疫情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結核病患者。李偉(化名)是這被確認的患者之一,他所在的城市山東省青島市設立了兩個定點醫院,李偉在青島市胸科醫院確診並接受治療,確診為新冠肺炎之後,他並沒有想到會屋漏偏逢連夜雨,此前從未接受過相關檢查的他,又被確診為肺結核。所幸的是作為輕症患者,經過十幾天的治療後他經兩次確認後被告知新冠病毒肺炎已經治癒,但是需要經過長達半年的結核規範治療。


李偉也曾疑惑,是因為自己是一直是沒被發現的潛在肺結核人群才成為了新冠病毒肺炎的中招者嗎?


對於這個問題,同樣接診過同患兩種疾病的幾位醫生給出的答案是接近的。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青島市胸科醫院篩查並確診的39個新冠病毒確診患者中僅有1位是確診為結核的病人。儘管患者有這樣的疑問,但從專業角度還是無法證實這兩者之間的科學關聯,因為兩種疾病並沒有被證實的確切關係”。這是來自於青島市胸科醫院李同霞副院長的講述,當同樣的問題問到了另一位專家的時候,哈爾濱市胸科醫院王蓮芝也給出了相似的回答。


“由於傳染病的流行需要有三個要素,一是傳染源,二是傳播途徑,三是易感人群,其中最主要的是傳染源。新冠肺炎對於人群廣泛易感,因此結核患者也不例外,同樣有被感染的可能。只是一旦被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結核病人由於有基礎代謝疾病,免疫力低下或肺功能減退,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或者是迅速進展,會增加就診的難度,但是如果遠離傳染源,結核病人也不會比別人有更大的感染可能性。”


疫情之後,結核病要如何“平戰結合”?


無論疾病存在的時間長短,傳染性疾病最怕的就是大面積集中爆發,比如此前的桃江結核病患者集中爆發,就給結核病的防控體系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戰。


傳染病的防控需要有日常化的防控工作,但更緊迫的是時刻處於備戰狀態的“戰時緊張”和“戰前敏感”,當傳染性疾病變得長期化,就需要建立長期和短期相結合的“平戰結合”策略。平時主要抓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優化診療流程,規範治療方案,日常健康管理和宣教。但是這個診療體系還需要常備幾支應急梯隊,比如青島市胸科醫院就會每年進行多次實戰演練,而演練時候的標準就是按照烈性傳染病發生的情況進行模擬演練的。


儘管結核病防控的過程中仍有諸多需要解決的卡點問題,但隨著新冠肺炎日後的長期化,在防控的過程中,是否需要藉助和參考結核病已經搭建起來的防控體系進一步推進,這是對防控體系的技術力量和硬件設置提出的更高要求。


如果新冠肺炎防控是一個長期的戰役,那麼,目前臨時提供給戰時疫情防控的醫療資源,會影響到全國數百萬結核病患者的日常診療嗎?


很多醫院通過了很多方法解決了這些問題,比如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疫情期間開展了痰液的結核桿菌病原學和結核桿菌基因的檢查來輔助診斷、組建了網上診室、每天有專家免費提供診療服務,包括髮熱患者就醫指導、結核患者隨訪、抗結核藥物毒副反應觀察及治療方案調整等、以及根據患者情況提供1-3個月抗結核藥物。青島市胸科醫院醫護人員會通過向患者郵寄藥物的方式避免外地患者來醫院取藥、在診療病房樓以外單獨設立消毒取藥點,本市患者可以無接觸取藥,對於有複診需求的患者,也可以通過醫院設定的小程序遠程將患者近期的情況與醫生交流。但是特殊人群比如需要介入手術治療的結核患者,還需要等到疫情穩定之後擇期進行手術。


讓結核患病人數居高不下的“延誤”


再回到剛開始的中國每年80萬的新發患者人數這一問題上來,造成這一問題的除了疾病本身的性質以外,還有一些人為的因素。為了弄清這一問題,2017年全球發佈的一項歷時兩年的基於我國雲南省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在2006-2013年的結核病統計數據發現,在調查的76486名結核病人中,病情延誤的情況十分普遍,共32%的病人(24676)經歷了超過三個月以上的延誤,有的甚至長達一年。


研究中將延誤分三種情況:

第一層延誤是出現症狀到首次去醫院就診的時間延誤(未能及時發現並就診);

第二層延誤是從就醫到確診的時間延誤(專科確診之前轉診以及確診方式的影響);


這三重延誤某種程度造成了結核患者成為了隱形的移動傳染源,讓疾病防控變得被動,給人群增加了威脅。


據統計,一個結核病患者會在一年內將結核桿菌傳播給1-15個人,被傳染的人在一生中有5%發病可能。而從世界範圍內看,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口患有潛伏性結核,這意味著人們也許已經感染了結核菌,但尚未因病倒下,也暫不會被標記,也不會傳播疾病。但儘管如此,結核菌感染者在一生中因結核病而病倒的危險約為5%-15%。但是,艾滋病毒攜帶者、營養不良或糖尿病等免疫系統受損的人,菸草使用者,這些群體的患病風險會高於其他人群。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虹教授介紹,當潛伏的人群發展為活動性結核病時,一些輕微症狀(如咳嗽、發燒、盜汗或體重減輕)可能已經持續數月,這過程中就會將結核桿菌傳播給他人。


“在每年的春節過後,初暖花開之際,通常在臨床上都有一個結核病發病和就診人數的小高峰,儘管這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但幾乎臨床醫生都會明顯感受到這個季節規律”。

青島市胸科醫院李同霞副院長說,由於春季本就是流感的高發季,加之每年的春節過後的春運期間高密度的人群聚集和不規律的生活,都某種程度造成了春季的結核病確診人數增多的情況。


在這次新冠肺炎的防控中,一個最值得欣慰的結核病防控的利好因素出現了,那就是公眾被培養起來的戴口罩和減少人群聚集的習慣。而或許就是防控疫情的措施達到了防控大多數傳染類疾病的要求,今年結核就診人數出現了一過性的減少。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2035年終止結核病流行,2050年徹底消滅結核病的目標,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趨勢之下,結核病防控該如何負重前行?這是一個需要未雨綢繆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