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塞維利亞(Seville)不僅是西班牙,而且是歐洲最著名的城市之一。據考證,它已經有至少二千二百年的建城史。按照希臘神話說,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cules)建立了這個城市,說明古希臘的時候就對這個地方有了深刻了解。考古證據說明最早是塔特西安人(Tartessian)在這裡建立了據點,叫做斯佩爾(Spal)。北非的腓尼基人跨過直布羅陀海峽佔據這裡的時候還沿用這個名字。羅馬人佔領這裡以後,把它叫做斯帕利斯(Hispalis)。塞維利亞現在還有少量古羅馬遺蹟,它的城牆是愷撒時期所建,還有引水渠等等。北非穆斯林摩爾人佔據這裡以後有了塞維利亞這個名字,一直沿用下來。1248年,卡斯蒂利亞和萊昂國王斐迪南三世攻佔科爾多瓦之後又收復了塞維利亞。1391年開始的宗教迫害使得塞維利亞幾乎所有猶太人都被強迫皈依了天主教,教堂還拿走了他們四分之一的財產。塞維利亞十六世紀併入了西班牙王國。

塞維利亞有一條大河,就是那條俗稱“呱嗒雞蛋掉地河”的瓜達基維爾河,從塞維利亞下河,順水向下遊漂,八十公里之後就可以進入直布羅陀海峽以東大西洋加的斯灣。因此,塞維利亞是大航海時期西班牙的最重要港口,麥哲倫1519年首次環球航行就是從這裡啟航。哥倫布探索美洲新大陸是從另一個港口叫做帕洛斯德拉弗隆特拉啟航的,在現在的韋爾瓦,離塞維利亞不遠。從此,這裡就成了西班牙海外貿易中心。朝廷在河邊設立了收費處,海外來貨都要在這裡交稅,全部黃金都要上交皇室。這個收費處就叫做黃金塔(Tower of Gold):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黃金塔和對岸的水面上原來有一條鋼絲繩索,拉起來就可以防止民船私自闖關,放下去就可以讓完稅後的船過去。黃金塔對面的這座樓房應該是收費處的賬房,裡面每天可以處理大量的發票和和稅單。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因為塞維利亞是當時唯一的進口海港,處於壟斷地位,而海外貿易又是大得不得了,塞維利亞就開始富得流油,由此進入黃金時代。由於歐洲各地的商人都要來塞維利亞拿貨,這個城市的人口也開始增加。十六世紀末,瓜達基維爾河上游水土流失造成淤塞,政府又指定了大西洋岸邊加的斯作為貿易港口。塞維利亞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到十七世紀中期人口流失了差不多一半。隨著海外貿易的減少,塞維利亞的經濟也開始下滑。

從十六世紀黃金時期開始,包括十七世紀的巴洛克時期,一直到十八世紀是塞維利亞的文化最輝煌的時候。西班牙文學在文藝復興時期有二位流傳下來的作家,一位是劇作家叫維迦(Félix Lope de Vega y Carpio),作有《羊泉村》和《狗佔馬槽》,在中國好像沒有上演過。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塞萬提斯了,他的那本《堂·吉訶德》據信是他住在塞維利亞的時候寫的,時間大約是1596年到1600年。歐洲的藝術家們紛紛來到塞維利亞,等待海外代購奢侈品到貨期間就創作各種作品。1728年成立的塞維利亞皇家菸捲兒廠給法國作家梅里美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他在1845年以菸捲兒廠女工和衛戍區士兵為素材寫了那本流傳至今的小說《卡門》。這本小說被改編成各種作品,最成功的要數哈萊維和梅拉克編劇,比才作曲的歌劇《卡門》,是迄今上演次數最多的歌劇。以塞維利亞為背景的歌劇還有很多,偉大的莫扎特一人就寫了二部:《費加羅的婚禮》和《堂·喬萬尼》,貝多芬也寫過一部:《費德里歐》。意大利作曲家羅西尼有一部歌劇直接以塞維利亞為名:《塞維利亞的理髮師》,這部歌劇是以法國作家博馬舍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除了這些歌劇,塞維利亞還號稱是弗拉門戈的發源地,這是吉普賽人的民間藝術。

你別看塞維利亞很燦爛,可是路邊也有可憐巴巴的流浪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他的旁邊就有花天酒地: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還有更像樣的: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普通老百姓通常騎著小摩托去喝酒: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名角家的房子,朱牆金戶: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轉過一個街角: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看見有人在拍牆: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原來這就是卡門生活和戰鬥過的皇家菸捲兒廠(Royal Tobacco Factory),歐洲的第一家菸廠,哥倫布引進的技術和風味: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我們也就是瞻仰一下這座工廠,可是真有來找卡門的,趴在大門框上正喊吶: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走著走著就看見了塞維利亞大教堂(Seville Cathrdral),它的正式名字應該是海上的聖瑪麗大教堂(Cathedral of Saint Mary of the See ):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沒什麼說的,這是一座哥特式羅馬天主教堂,從佔地面積上說,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教堂和第三大教堂,也是最大的天主教主教教堂,阿帕雷西達聖母大教堂(Basilica of the National Shrine of Our Lady Aparecida)和聖彼得大教堂都不是主教教堂。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塞維利亞還有二處世界文化遺產:古宮殿和西印度群島綜合檔案館。

1248年光復之後,塞維利亞成了世界主要貿易中心,地方首長1401年決定修建一座新的大教堂用來炫富。這座教堂是用了原來摩爾人的清真寺改建,1402年開工,蓋了一百年到1506年才蓋好這座教堂。一座教堂蓋好的時候,要做一場完工彌撒,一般以這個日期為教堂完工日期。沒想到。剛到1511那個圓頂就塌了,又重修屋頂。1888年,塞維利亞發生了一次大地震,教堂整個受損都非常嚴重,又重修,直到1903年才修成現在這個樣子。1995年,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和索菲亞王后的大女兒伊蓮娜公主在這裡舉辦婚禮。

看看它的鐘樓: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鐘樓是原來清真寺的宣禮塔,改建的時候規模擴大了很多。所以它的下半部分有很多阿拉伯幾何圖案裝飾,窗戶也是多葉型拱。最上邊的塔頂是文藝復興風格的。

看看正門: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這是在哥特時期之前的羅曼時期就已經採用的內凹式大門,因為教堂結構越來越高,正立面牆就越來越厚,為了避免人走過門廳的時候看那光禿禿的牆,就把門放在門廳的後面,讓門廳露出來,並且在門廳各個立面上增加裝飾。在羅曼時期,門廳的縱立面更加垂直於門。到了哥特時期,門廳的各個立面更傾斜,使得人站在外面就可以看見門廳立面上的裝飾,而且門楣上的採光也更好。哥特牆柱之間甚至牆柱上都有人像雕塑,叫做人像柱,這裡就是這樣。這個門楣上的浮雕是聖母昇天圖,所以這座門也叫聖母昇天門。六個天使簇擁著聖母向上升去,聖母頭部後面有光環。上帝在最上面的上天,有兩個天使託著一頂金冠在準備給聖母加冕。他們兩邊的祥雲上各有五位天使,一邊的天使在祈禱;另一邊的天使在演奏各種樂器。門廳裡面柱子上雕像的人物都是有名字的,應該都是基督教聖人,人物太多,就不一個一個去認了。總之,這座正門非常華麗。

參觀的人非常多,和我們一起排隊的還有一些本地的中學生。我問他們可以拍一張照嗎?他們就擺出各種不同的姿勢:有的靦腆、有的得意洋洋、有的像是挑釁,還有的趕快把手機揣進兜裡。左邊女孩靠著的那個柱子叫扶垛,外牆外面加的牆垛,增加牆的強度。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既然這座教堂是在清真寺上面改造的,那就一定要有一個院子,剛才那張鐘樓就是站在院子裡拍的。院子裡的外牆有的已經改造成哥特式樣: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這面牆就還是清真寺原樣,還有馬蹄形門拱: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進去看看教堂內部,已經把清真寺徹底改造成伊比利亞哥特式結構。這是十字交叉處的拱頂,標準的束柱,尖肋拱頂,拱頂的枝肋組成複雜的圖案,還有精細的雕刻: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這些巨大的柱子是用專門的模具修建的: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這是長邊翼的拱頂: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主祭壇,中間是“國王聖母”三位一體畫像,西班牙絕對主義風格: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教堂裡原來有一幅巴洛克時期西班牙最有名的畫家牟利羅(B.E.Murillo)在1656年作的壁畫《聖安東尼的願景(The Vision of St. Anthony )》。1874年被小偷把聖安東尼那一部分給切走了,次年,有人要把這幅切片賣給紐約藝術畫廊。畫廊老闆花二百五十美元買下了這幅切片,並通過西班牙領事館運回塞維利亞。應該是這幅: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這是大風琴,佈滿了巴洛克木刻: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浮雕《耶穌布澤》: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哥特式唱詩班坐席: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塞維利亞大教堂裡還葬有一些名人,最著名的是哥倫布: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四名西班牙古代武士抬著哥倫布的靈柩,四位武士代表西班牙古代的四個王國。

還有另外一些名人葬在這裡,1248年從摩爾人手裡收復塞維利亞的卡斯蒂利亞斐迪南三世國王和王后伊麗莎白。斐迪南三世的兒子、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十世也葬在這座教堂。阿方索十世曾組織把拉丁文、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的著作翻譯成卡斯蒂利亞文;還研究天文,編寫星表;他還編寫《世界通史》和《西班牙通史》;所以說他是當時學問最深的歐洲國王。為了紀念他,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叫做阿方索環形山。其後,卡斯蒂利亞佩德羅一世國王也葬在這裡。

塞維利亞還有一個地標建築就是西班牙廣場(Spain Square),這是在1928年為了舉辦伊比利亞美洲博覽會搭建的。西班牙廣場的旁邊是一個公園,叫做瑪麗亞·路易莎公園,這個公園也是伊比利亞美洲博覽會的項目之一。當時,在塞維利亞的南部建了一些景觀,還修了林蔭大道,都是為了辦這個規模龐大的博覽會。穿過瑪麗亞·路易莎公園就可以看見西班牙廣場的外牆: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從中間的高臺階門洞進去就可以看見西班牙廣場的內部: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這是一個半圓形圈樓。中間的主樓也是正門,其主體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三段式結構,上下有三層;中間的正立面和兩邊的二座塔樓橫向也構成三段,三段之間有樓連接。有人也把這種結構叫做上下三段,橫向五段。正立面前面有一個帶頂的露臺,一層外面有柱廊。結構柱都是方柱,中樓外有作為裝飾的簡化的科林斯柱,不帶凹槽,柱頭只有簡單的刻花。外牆上有藍白瓷馬賽克,樓頂上的也有藍白瓷裝飾柱,這不是摩爾人裝飾,而是叫做穆德哈(Mudeja)的裝飾。磚砌的方柱、半圓拱頂屬於1920年代的裝飾風格(Arte Deco)。兩側伸展出去的弧形圈樓也帶柱廊,愛奧尼克柱,半圓拱頂。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圈樓最前端有塔樓。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柱廊內部,上邊沒有拱頂,取而代之的是平棋天花;門框和窗框也沒有圓拱,只是上面有一個簡單的三角楣。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沿著弧形柱廊底部有很多壁龕,每個壁龕代表西班牙的一個省,這個是阿維拉: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阿維拉是西班牙海拔最高的城市,那裡的阿爾卡薩城堡非常有名,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這次沒有時間去參觀。這些壁龕很有阿拉伯情調吧?其實它們也是穆德哈式。這些並排的壁龕現在是遊客拍照的背景,大家都在那裡留下甜美的笑容。也有在那裡歇腳的。要是西班牙本國的遊客,就會尋找自己家鄉的壁龕,然後除了照相還要上下摸索一番。

據說這個樓裡現在駐紮的是西班牙的政府部門,有些地方還根據保密要求做了改建。未知深淺,不敢瞎走。

廣場的形狀是一個半圓,中心是一個噴水池,每天不定時噴水,沒有西班牙音樂配合。弧形柱廊和廣場之間是一條弧形的不叫大運河的運河。河上有四座橋,代表西班牙的四個王國。橋頭上有比較淡雅的穆德哈青花瓷瓶: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也有穆德哈鬥彩瓶: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突然,橋頭上的一對年輕夫婦上來和我打招呼。我以為拍了什麼不該拍的,就說“莫西莫西,空吧哇”;那個小夥子疑惑地衝我直瞪眼,我就接著說“狗哈腰,狗撿一毛四”。結果那個小夥子衝我用漢語說“你不是中國人嗎?”原來這是一位在人大留過學的意大利人,帶著太太來旅遊,太太想聽他說說漢語,他就跑過來找我說漢語來了。他回國二年了,漢語水平退步得厲害。聊完之後,我請他們夫婦靠在欄杆上拍下了這張照片: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等他們走了,我越想越覺得在哪裡見過他們?我想起來了,是在土耳其!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九:西班牙塞維利亞

這兩對夫婦太像了!土耳其這一對是在安塔利亞的阿斯潘多斯古劇場(Aspendos)遇見的。不過,還是不一樣哈?一對是明顯的中東穆斯林;一對是典型的意大利基督徒。

塞維利亞還有一些好看的地方,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統統走一遍,只能是看看上面這些有代表性的了。

(修訂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