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籙之宗,遁甲之祖,中國神話中第一位軍事指揮家——九天玄女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是九天玄女的誕辰。

九天玄女,簡稱玄女,又稱九天娘娘、玄牝氏、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九天玄陽元女聖母大帝等。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的女神,相傳‘奇門遁甲’便是九天玄女所創,後傳給黃帝。

符籙之宗,遁甲之祖,中國神話中第一位軍事指揮家——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為道教所信奉,在道教地位崇高,是九天道法之祖,符籙法咒之宗,符咒祭壇神,是女仙神系中位階僅次於西王母的女仙。九天玄女是一位深諳道法、軍事的女神仙,同時還是術數神。多是一位雍容華貴的后妃。

其形象經常出現在中國各類古典小說之中,包括現代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都有玄女的角色設定。其信仰發源可追溯至先秦以前。

相傳九天玄女乃黃帝之師。《雲笈七籤》雲:九天玄女者,黃帝之師,聖母元君弟子也。九天為幹金之象,性剛好動。九天之方,可以揚兵佈陣。有《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經》等經書傳世,以教化世人。

目前所知最早述及玄女的文獻漢代緯書《龍魚河圖》載:黃帝攝政時,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砂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殘暴無道,不憫不仁,且侵凌炎帝,而炎帝孱弱,弗能徵。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仁義,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敵。黃帝仰天而嘆。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

符籙之宗,遁甲之祖,中國神話中第一位軍事指揮家——九天玄女

有一種說法認為玄女的原型是炎帝之母。認為“九天玄女”應為“九天壬女”,該系傳抄筆誤,又因“壬”,天干第九位,玄色,故名九天壬女。壬女,即炎帝生母,任姒,任氏之女。九天玄女就是九天壬女。炎帝之母任姒,感神龍首而生炎帝。

道教稱,黃帝兵法及登仙之術,皆九天玄女在南山所授符圖秘訣。據《隋書》記載,玄女曾向黃帝解答男女俯仰升降盈虛之術。後世有託稱黃帝玄女的書文傳世,內容或為兵法,或為陰陽房中之術。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寫成《九天玄女傳》,收入《墉城集仙錄》卷六。該傳亦主述玄女向黃帝授符書以破蚩尤故事,明確將玄女作為道教神仙加以敘寫。

除了幫助黃帝戰勝蚩尤外,玄女在民間故事中還曾多次顯聖。

相傳,春秋時吳王無道,天帝遣玄女降助越亡吳。玄女化身為歙州南山處女,受聘為越國國師,教練六千君子軍。在吳越戰中,六千猛士所向披靡。其功成身退,迴轉歙縣南山六甲嶺,化身六塊黑石。越王統治江東後,思念玄女前功,遣使尋訪,毫無蹤跡,即建仙女祠於歙縣南山之上,歲時祭祀,玄女誕辰,八方檀越,朝拜聖女,人為之塞。

《三遂平妖傳》說九天玄女遊雲夢之地,見山中有白雲洞。洞中白猿化身為袁公,向玄女虔恭朝拜,玄女收其為徒。後攜白猿上天庭朝見,玉帝封袁公為白雲洞君,敕掌九天秘書。後白猿盜天書「如意冊」將冊中道法刻於白雲洞石壁。

符籙之宗,遁甲之祖,中國神話中第一位軍事指揮家——九天玄女

漢高祖劉邦遣方士張天罡營造新都,張天罡首選白鹿原。但到破土動工之日,突然地動山搖,白鹿原頓時成為一片汪洋。張天罡在危機之時大呼九天玄女求救,九天玄女向白鹿原撒下一把淨土,白鹿原恢復原狀。九天玄女告訴張天罡,白鹿原下有一巨鯨,不宜建都。張天罡按照玄女的叮囑,將都城選定在長安。

《水滸傳》中,宋江被江州都頭帶人追得著急,逃到還道村一座古廟,得神助而脫險後,有青衣童子引見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授宋江三卷天書說:“宋星主,傳汝三卷天書,汝可替天行道,為主全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去邪歸正,勿忘勿洩。”。後宋江歸順了朝廷,領兵徵遼時,被遼軍的「太乙混天象陣」所困,宋江夜夢中得九天玄女傳授破陣之法,即以此法大破遼軍。

符籙之宗,遁甲之祖,中國神話中第一位軍事指揮家——九天玄女

又傳說劉伯溫出山前,從浙西明教總壇的覆船山(也是歙州的南山)金川酋長處得天書四卷,後憑天書輔朱元璋打天下,功標第一,並著書《金函玉鏡之奇門遁甲》。

《女仙外史》中寫明代白蓮教首領唐賽兒起兵,對抗燕王朱棣的靖難軍,以謀求惠帝朱允炆復位之事,唐賽兒得九天玄女之天書,乃興兵與朱棣反抗。

符籙之宗,遁甲之祖,中國神話中第一位軍事指揮家——九天玄女

歷史上關於九天玄女的傳說玄之又玄。在北京就有三座祭祀九天聖母的廟宇,其廟宇遍及全國各地,歷代香火不斷。

在甘肅平涼玉都鎮有一座明代起就存在的九天玄女娘娘廟。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大躍進剷除封建迷信思想,拆毀了廟宇,從此便荒涼了一段時日。2002年,當地一名德高望重的余姓老人決定要修復廟宇傳揚道教文化,歷經13年風風雨雨,不求任何回報,四處籌款募捐,終於修建成了現在的玉都九天聖母娘娘廟,為當地的文化色彩染上了濃厚的一筆。

符籙之宗,遁甲之祖,中國神話中第一位軍事指揮家——九天玄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