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食在廣州

處在食物鏈頂端的廣州人

為了吃到底有多拼呢


凌晨12點奔赴番禺就為一碗豬雜粥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或是心血來潮橫跨半座城去吃炭爐雞煲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也曾為了頓早茶看過凌晨4點的廣州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疫情的兩個多月

家附近的火鍋燒烤奶茶外賣

已經滿足不了被憋壞的廣州人了

這10家又偏又遠

藏在廣州犄角旮旯的小店

每一間都是廣州飲食文化的縮影

Mark一下,等疫情結束

我們一起吃它個天昏地暗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01

居民樓下的33年老茶樓


在石碁金山村,有這麼一家“茶樓”,每天凌晨四點就開始營業,近則鄰里街坊光顧,遠則大學城的學生都跑來吃。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腸粉、湯粉、炒河粉、蒸排骨、煎餃、雲吞、熱粥通通都6蚊,每一道都是沉澱了32年的老廣味啊~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淨雲吞皮薄肉多,超級彈牙,大火顛勺鑊氣十足的炒河粉,脆而不油的煎餃,好滿足

~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點心雖然每款小小一碟,但碟碟都蒸得好,越吃越有回味。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開了32年的老店,老闆也沒有翻新。畢竟是實力在說話,只要好吃,就算是“雪花牌”電視機,破舊的桌椅和“古董”餐具,照樣有絡繹不絕的街坊或是遠道而來的客人。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祥興樓

人均:12元

地址:番禺區金山村大社街與金山下街交叉口南50m

交通:地鐵轉番66路步行104米


02

這家店,藏著廣州最原始的老味道


還記得這家連空調都沒有的地下室飯店嗎,凹藏在一棟舊樓裡,環境有點殘舊,沒有空調,但卻是出了名的大份又便宜。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全自助式服務,最吸引我的是滿滿當當的兩面紙的菜單,最貴的也才45蚊!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必點椒鹽魷魚須,鐵板大腸,西蘭花炒牛肉,老闆火候掌握的遊刃有餘,恨不得為它們吹起彩虹屁。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順發三十年始終如一的在新市這個小角落裡為街坊服務,每一道菜都是當初那個的味道~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順發飯店

人均:42元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尤魚新街9號

交通:地鐵2號線三元里站A2口轉113/105至棠安路總站步行150米(或出地鐵後打車)


03

只有三張桌子的城中村小檔


在海珠城中村裡開了12年,環境只有5.9分,口味卻高達8分,不是臨街旺鋪,仍攔不住有人為了這的吳川美味長途跋涉而來。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吳川撈粉又薄又滑,淋上芝麻醬油花生油香味縈繞不散。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鮮嫩多汁的白切雞,皮黃腳黃,皮薄骨細,肉微微一擠,雞汁就全流出來,單看圖就受不了!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炒海蜇、薄荷沙螺湯都極具吳川特色,明檔掛著的白切鴨、隔壁桌點的特大膏蟹,每道都想吃!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吳川好味來

人均:97元

地址:海珠區馬崗頂西畔裡后街六號之五

交通:公交253路瑞寶鄉總站步行190米


04

菜市場二樓,十幾年的冰鎮粵菜館


在繁華的多寶路菜市場旁邊,有一條小小的通往二樓的樓梯,藏著一家開了十幾年的冰鎮粵菜館。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在這裡,最出名也最受歡迎的,肯定是這道冰鎮冷翡翠。擺盤得像一份藝術品。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比果凍還透明的冰鎮蘆薈,同樣清潤甘甜。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冰鎮珍珠蠔,每隻蠔都很新鮮,用鹽水浸過,更能襯托出珍珠蠔本身的鮮。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雖然門面不起眼,但每到飯點,來吃飯的人真不少。除開本身出品好,廣州炎熱的夏天,來吃頓冰鎮菜最適合不過了。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冰芝戀

人均:75元

地址:多寶路131號多寶市場2樓

交通:地鐵長壽路站D1出口步行560米


05

親民的街坊價,米其林的好味道


大家福美食,藏身於芳村街巷,雖沒有靚麗的裝飾和招牌,卻因為十足的性價比和出色的味道,成為附近街坊的御用飯堂。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十二點左右,就幾乎坐滿,落座時候環顧一週,會發現幾乎每桌都有一兩煲,而我最愛的,是這裡的特色啫啫黃鱔煲。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光看表面肉質,就知道是新鮮的靚黃鱔,入口後更證實這個判斷是正確的。飽滿、結實、沒泥腥味,只有彈牙鮮香的口感,滿足!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除了黃鱔煲,最讓我驚喜的是啫啫通菜,可以自己選擇要不要通菜莖,一大煲分量也足夠大。蝦醬的鮮香味通過啫的過程,和通菜完美融合,口感和味道都非常一流。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其貌不揚的白切豬手,色澤誘人的啫啫竹腸,絕對是一流水平。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大家福美食

人均:59元

地址:花地大道中段228號奔富廣場1樓

交通:地鐵1號線坑口站A口步行620米


06

一口芝麻糊,四代人的回憶


你可能見過很多有特色的茶樓,但藏在巷子裡,躲在騎樓下面的,你未必見過。至今已有80年多年,這裡見證了陳家4代人的成長。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店裡賣的東西不多,卻充滿著親切感,手工的石磨糊有芝麻糊、杏仁糊、花生糊,但最多人點的絕對是芝麻糊,價錢都在8元~10元,很接地氣。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手工石磨的芝麻糊,保留了原有的醇香味,入口細膩香滑,隨之芝麻糊就迅速的融化在舌尖上。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一座騎樓、一碗芝麻糊,吃的是人情味,如果你也喜歡這裡,我建議你來看看,順便吃上一碗芝麻糊,再看看以前的廣州、又是什麼樣子的....


陳茶館

人均:11元

地址:大南路41號

交通:市橋B口後滴滴或者搭乘“番1線”、“番55線”到新廣場站下車


07

城中村菜市場,膠己人家鄉飯堂


12年的潮汕鵝肉店精心美食館(原饒平美食)挨著菜市場,靠做得一手好鵝,拴住了一票東圃街坊的胃。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店裡菜品不多,全是鵝的周邊,招牌的白切鵝數量有限,一中午只賣七隻,先到先得,想吃要碰運氣。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潮汕人真的太會吃鵝了,粉嫩的鵝肉在燈光下閃閃發亮,閃爍著汁水的光澤,纖維感十足,細膩的紋理光看著就心情愉悅。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鵝腎炒青菜、現切的豬小腸,二十塊有滿滿一碟,是爸爸們最愛的下酒好搭檔。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精心美食館(原饒平美食)

人均:40元

地址:宦溪西路17號前進商業樓1008號檔

交通:地鐵5號線東圃站B口步行770米


08

握手樓裡,老饕經常出沒的客家菜


源記在車陂的城中村開了11年,就是這樣一間連大眾點評的評論都不超過十條的小店,經常有會吃的老饕尋味而來。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店裡消費比我想象的還要低,最便宜的六塊,最貴也才30,滿滿客家風味。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酸菜炒豬腸、炒算盤子、苦筍煲都是是客家人從小吃到大的客家傳統美食。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酒香不怕巷子深,雖然沒有魚翅參肚,但空氣中瀰漫的飯菜香彷彿帶有魔力,能一把拉你回到小時候。餐廳的年頭越久,越有家的味道沉澱下來,這裡是客家人在廣州的第二個家。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源記大埔風味

人均:30元

地址:車陂北牧大街15號

交通:地鐵4號線車陂站C口步行800米


09

40年老酒樓,賣幾近失傳的八寶鴨


八寶扒鴨,作為一道傳統粵菜,如今卻很少有地方可以吃到,究其原因,無外乎工藝過於複雜,奇香樓能堅持做這道菜這麼多年,實在值得敬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一份八寶鴨,分量絕對夠4個人吃。輕輕一刮,裡面滿滿的料幾乎要噴射而出,蓮子、百合、瑤柱、栗子、薏米、白果、花生、糯米、鹹蛋黃...認真數起來,其實哪止八樣。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還有這的炸雲吞,我認為是全廣州最好吃的,外皮酥脆內裡柔軟,但要真的做好,談何容易,奇香樓做到了。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奇香樓

人均:58元

地址:五眼橋橫街五眼橋涌尾坊55號

交通:五眼橋橫街五眼橋市場對面


10

番禺炭爐燒烤,凌晨2點還飄香


久違了的炭爐燒烤,開在超接地氣的洛溪食街,凌晨兩點讓我吃到捨不得走。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必點鎮店王牌烤肥牛,一口下去,細嫩多汁的肥牛在嘴裡化開,簡直回味無窮~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羊排煎至表皮焦脆,內裡粉嫩就可以大快朵頤啦!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蛋撻生蠔、秘製魷魚須、秘製雞三寶,別看它們平平無奇,烤完後絕對驚豔到你!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這些藏得深、加起來快200歲的小店,廣州人怎麼吃不膩?


炭鮮生

人均:75元

地址:洛溪食街北環路c24鋪

交通:地鐵2號線洛溪站A口步行630m


///


武漢解封,疫情平復

生活中的一切都在迴歸正軌

那些躺在願望清單裡快要落灰的小店

我們很快就能再見面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