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特侖蘇再次進軍社交渠道,蒙牛此番戰績如何?

攜特侖蘇再次進軍社交渠道,蒙牛此番戰績如何?

攜特侖蘇再次進軍社交渠道,蒙牛此番戰績如何?

一場疫情,讓乳業市場銷量“腰斬”,直到如今復工一個月才稍稍緩過來。

作為走親訪友的伴手禮,牛奶市場在今年年初至今經歷了一個最慘淡的銷售季節。

庫存積壓,奶農倒奶,很多企業不得不將奶製成粉。以遼寧為例,疫情前遼寧省日均噴粉(將奶製成粉,易保存)200至300噸,但2月已增長到1500噸,整個奶業產業鏈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以往春節期間,乳業銷量約佔全年的1/8左右,但今年春節期間銷售攔腰截斷。目前疫情仍然沒有結束,影響還會延續一段時間,各乳企一季度的業績非常慘淡,預計上半年乳品銷量會下降20%到40%。

覆巢之下無完卵,蒙牛也不例外。特侖蘇作為其旗下的高端奶,也產生大量積壓。

在很多奶企發佈告急援助消息,並通過送貨上門、社群團購等方式開闢銷售渠道去庫存。

迎合創新,才能創變

為了應對疫情的衝擊,保住營收,蒙牛旗下的特侖蘇也正式進軍社交渠道。

誕生於2005年的特侖蘇,在蒙語中的意思是“金牌牛奶”之意,彼時在中國市場上是第一款高端牛奶。

攜特侖蘇再次進軍社交渠道,蒙牛此番戰績如何?

口號也不是空喊出來的,特侖蘇“四金”的稱號引領了中國高端奶的開端。一是產自北緯40度“黃金奶源緯度帶”;二是精心挑選的來自四大洲的良種奶牛;三是精選多國的高品質牧草;四是特侖蘇的金牌管理。

近期,見微評論發現特侖蘇出現在線上社群中,並且備受追捧。

為何是特侖蘇?

疫情之下,所有人都閉門在家,網購就成了首選購物方式,而去年憑藉社交電商大火的拼多多,如今市值已經超過老牌電商京東,在電商平臺第二的位置躍躍欲試,拼多多是社交電商大發展下的一個典型代表,也證明社交電商如今紅利依舊。

拿出特侖蘇來進軍社交電商也足見其決心。

相比於其他奶,特侖蘇品牌知名度更高,同時作為一款高端奶也有足夠高的溢價。

在升級包裝,加上精美的京繡包裝後,特侖蘇也從高端奶轉變成“潮流奶”。

憑藉大平臺、網紅營銷和跨界聯動,特侖蘇用區別於傳統快消行業的廣告形式進軍社交電商,這意味著,特侖蘇能觸達的目標用戶更多更直接了。

作為一個從2005年就誕生的老品牌,特侖蘇打出一套從跨界新品,到社交電商渠道等方面的精準營銷組合拳。

在進軍社交電商後,特侖蘇不僅更新了產品和形象,從產品到用戶,特侖蘇在社交電商領域展現的是更全面多樣的一面。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

儘管很多人拿出先例來說事,譬如傳統企業不具備微商基因必然會失敗。

這個回答也並不無根據。回看第一批進入微商的傳統企業,都沒有功成身退。

2016年,在微商火熱了兩年之後,傳統企業們終於意識到進軍微商的重要性了。

藍月亮、立白、白貓等傳統日化企業抓住這一機遇,紛紛開始搶佔微商渠道。

藍月亮在與大潤發決裂後,攜多款產品轉頭進入直銷渠道,同時也試水微商渠道和APP等多渠道銷售。

而後立白也主打一款擁有六項專利技術的洗衣片進入微商,開始擴充銷售渠道。

這些傳統企業進入微商的原因多種多樣,雖然沒有像現在這樣被疫情倒逼,但目的也是:拓渠道,增營收。

彼時的立白想憑藉旗下產品“規範微商渠道,塑造品牌微商標杆”,為此更是和歐詩漫合作,以藉助其微商渠道。

攜特侖蘇再次進軍社交渠道,蒙牛此番戰績如何?

但因為沒有申請專利,仿貨、價格等問題在立白宣佈進軍的第一天便有所顯露。

更甚的是,在立白新品推出前,微商渠道上就有了非官方代理的仿貨,同時立白在微商推出的新品也被批沒有創新。

這是傳統企業和大品牌的通病,覺得微商不入流,微商大火的時候瞧不上,當自己遇到困境的時候來加入又放不下架子。

微商作為一個短平快的平臺,初始一批做微商的基本都能賺到錢,說是暴利也不為過。但僅僅到了2016年,就算傳統企業中的大品牌來做微商,也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

這裡面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傳統品牌對外依舊保持大品牌的調性,自身更是沒有適應微商,實現快速、高效、系統化運行。

雖然2016年微商總體市場規模為3607.3億元,2017年微商行業市場規模將達6835.8億元,增長率達到89.5%,速度遠超傳統電子商務等其他商業領域。

但這一切和他們並無關係。

不甘心又無從下手,藍月亮、立白等是第一批轟轟烈烈幹微商又失敗的傳統企業。

用變革應對疫情,用社交創造價值

如今再看進入微商的傳統企業,又是另一種局面。這一次蒙牛證明了傳統企業也能幹好微商。

就是因為蒙牛懂得創新,並迎合了社交渠道的優勢。

社交渠道優勢就是具有很低的門檻,對經營者來說不必考慮店鋪倉儲之類的投入,在疫情中這種模式十分便利,藉助社交軟件展開工作後,還能把微信用戶作為客戶資源。

同時還可以藉助拼團模式,增加客戶關注。客戶通過不斷分享來積累共同購物的人數,形成循環吸客模式。

娃哈哈操盤公司浙江匯倉雲品集團副董事長戴賽鷹表示,如今社交零售行業其實是一個藍海,目前沒有太多的產品和品牌。這個時候從業者要考慮什麼問題?要考慮你的產品和電商的產品之間怎麼形成關係,很多產品是有機會的,而且這個裡頭因為沒有大品牌,所以是有新產品崛起機會的,所以一定要做產品創新。

同時他還透露,娃哈哈妙眠近期預售已經超過10萬盒。能有如此成績,依靠的是新零售裂變模型,底層的裂變對妙眠來說也是特別關鍵,妙眠不是一個招商的項目。之所以做的好,跟產品、運營的模式有很大的關係。

不得不提的是,娃哈哈妙眠在微商渠道也佔據著很大一部分市場。

攜特侖蘇再次進軍社交渠道,蒙牛此番戰績如何?

去年11月21日,娃哈哈在杭州盛泰開元名都酒店召開了一場會議,這也是娃哈哈集團在新零售經濟的再次嘗試。

在國內助眠飲品幾乎空白的情況下,娃哈哈妙眠酸奶的進入,挖掘出這個千億級別的睡眠市場。

憑藉“S2B2C”模式入局微商的娃哈哈,在向微商輸出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後,對微商形成規模和品牌支持,如今能形成良好態勢也自然是情理之中。

還有曾經市值超過400億,一度因亮眼的業績成為眾多投資者心中的“白馬股”東阿阿膠,也開始了數字營銷轉型的步伐。

雖然如今市值跌去過半,2019年營收29.59億,淨利潤還虧損4.44億,但這並不妨礙其繼續前行。

當下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對滋補保健品的需求也在增加,這給不少品牌帶來了機遇。

東阿阿膠戰略市場部增長團隊經理楊士寬說:“這次疫情防控催生了新型消費、升級消費,也倒逼著我們加速開掘‘宅經濟’,加快數字營銷轉型步伐。”

疫情期間,東阿阿膠利用SCRM營銷雲平臺進行傳播,自媒體平臺瀏覽量達1.18億人次。東阿阿膠還把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相結合,開展線上中醫健康諮詢服務。

從疫情開始,東阿阿膠社交新零售平臺顧客總量約40萬,實現了近3200萬元銷售。

這一銷量也振奮了東阿阿膠,開掘“宅經濟”也將是後續的發展方向。東阿阿膠計劃,未來數字化營銷比例要達到50%以上。

攜特侖蘇再次進軍社交渠道,蒙牛此番戰績如何?

可以看到,傳統企業對微商的態度越來越積極了。雖然微商現在仍有很大的機會,但對傳統企業來說,進入微商並不是那麼容易,如果不注意規避的話很可能會無功而返。

傳統企業進入微商,首先要注意的是思維轉變,因為絕大多數傳統企業老闆都不具備微商思維。

微商思維是以人為中心,塑造個人IP來吸引代理和消費者,進而完成銷售,而傳統大佬帶著自己品牌很厲害的思維進入到一個不熟悉的領域,這完全不可行。

其次就是推廣,這裡區別最大。傳統企業講究按部就班,一個規劃一個目標,現有產品後有招商和市場運作,這一套流程不是說不可行,但是效率太低。

微商的操作是有一個產品概念,就出樣品,等代理商的款打過來之後,才會找工廠下單生產。這樣就會極大的提高了微商的運營效率,降低了運營的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傳統企業在進入微商的時候,一定要從思維、運作、推廣到用人上都要及時跟進,可以先在微商圈適應一段時間,或者找行業裡的大佬聊聊,千萬不能以自己為中心,不然會摔得很慘。

從日化到食品,從微商到社交電商,微商的迭代升級讓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進軍到新零售行業,雖然試錯者不在少數,但可以看到,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證明了,只要脫離粗製濫造,規範自身,微商乃至於社交電商的整個生態將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