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倌”的“精明賬”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蘭州4月28日電 題:老“牛倌”的“精明賬”

新華社記者何問、胡偉傑

50歲的朱忠輝從“打工仔”到身價百萬的養殖大戶,除了踏實苦幹,也離不開他精明會算賬。

朱忠輝是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南川鄉東王村的養牛大戶,他有60多頭牛、3座水泥永久性青貯窖及眾多農用機械,牛棚面積達1200平方米。

東王村是傳統農業村,山地面積大,交通不便,村民們守著一畝三分地,不是抬頭望著天,就是看著眼前層層的山。遇上天旱,連口糧都成問題。

老“牛倌”的“精明賬”

朱忠輝正在打掃圈舍。新華社記者 多蕾 攝

朱忠輝一家六口曾也是這樣在山上的窯洞裡生活著,18歲時他為了供妹妹上學,去建築工地上學手藝,掙的錢給他攢了養牛的第一桶金。

朱忠輝改行緣起2013年,國家鼓勵農民規模養殖、科學養殖、安全養殖。“年紀大了,建築業幹不動了,市場上牛肉少,國家支持養牛,肯定有錢掙。”他說。

從掙錢的建築業轉行毫無經驗的養殖業,這是朱忠輝算的第一筆賬。那年,朱忠輝用掙的錢砌起了圍牆,建起了300平方米的牛棚,買了28頭牛,正式開始了他的“養牛事業”。

從這時起,朱忠輝的“養牛賬”越寫越滿。

不懂技術,朱忠輝就自己買了養殖類的指導書,邊學邊養。那時,全村牛存欄量不到200頭,村民們都在一旁觀望。也正因為養牛的人少,村民們將用不上的玉米秸稈免費送給他,這給他省了一大筆錢。

利用科學的養殖方法,朱忠輝的牛長得肥、生病少。第一年,他掙了10萬元,買了一臺剷車;第二年,他成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也成為村上第一個買小轎車的人。

村民眼見朱忠輝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都躍躍欲試。領著大家養牛,是朱忠輝算的第二筆賬。“一個人富了錢也放不住,而且牛越多才越能吸引大客商。”

朱忠輝靠著自己摸索的養牛門道,為村民選品種、搞防疫、購飼草,暢通銷售渠道。同時,他主動吸納貧困戶到合作社打工,10戶喪失勞動力的貧困戶還將政府發放的1萬元產業獎補資金入股合作社,每年保底分紅1000元。

南川鄉黨委副書記尤穩穩介紹,東王村塬地較少,氣候乾旱,不適宜發展種植業。牛產業勞動力投入少,市場價格相對穩定,村民種植苜蓿和玉米還可為牛提供飼料,節約成本。“合作社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讓大家少走彎路。”


朱忠輝用心帶,政府發補貼,全村有36戶貧困群眾跟著他養起了牛。全村牛存欄量很快達到近1000頭,貧困戶年均增收2.6萬元。

“養牛潮”掀起,群眾脫貧致富,朱忠輝卻有了新煩惱:人人發展養殖業,以前不用愁的玉米秸稈成了“香餑餑”,花錢都買不著。為了節省去鄰縣購買秸稈的運輸費,他決定流轉村裡100畝撂荒地種植飼草,還鋪上了政府為種植大戶發放的地膜。

“老”村子裡勞力少,人工費愈加貴,有一年朱忠輝光勞務工資就花了8萬元。於是他又掰著手指頭算起了賬,要從山上拉草、要切草料……他覺得還是得提高機械化程度。

一邊攢錢一邊添購,先後買了8臺機械,司機都是他一個人。“請一個司機一天得200塊,而且一臺機器半小時乾的活兒比四個人半天干得還多。”朱忠輝說。

走進朱忠輝的養殖場,牛棚邊2臺拖拉機並排擺放,秸稈堆旁錯落放置著玉米秸稈收割機、流動鍘草機、小麥秸稈打捆機等各種農用機器,伴著“哞哞”的聲音,鼻尖時不時飄來青貯窖裡飼草發酵的味道。

去年,朱忠輝參加了縣上統一組織的培訓,包吃包住,他還學了不少合作社的管理經驗。合作社越辦越好,朱忠輝算起了一筆新賬:他要在十年內存夠200萬元給兒子買房。

為此,今年朱忠輝準備聯合十幾個有意向的社員,承包村裡山頭600畝撂荒地,把牛養到150頭。“牛也賣,飼草也賣,這樣就有雙份收入。”他說。

“等目標都實現,就把養殖場租出去,收入不會斷,還能有時間和媳婦去國內的大城市看一看。”朱忠輝看向自己的牛棚,又算起了“未來賬”。(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