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托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的邏輯是什麼?

4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與湖南省人民政府、長沙市人民政府在長沙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託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的生產和銷售。資料顯示,長豐獵豹長沙工廠總投資51.3億,於2017年7月底建成,設計年產能35萬輛。

託管工廠消息發佈後,外界許多輿論猜測,吉利的產能是不是太多了?汽車預言家梳理吉利控股投資行為後發現,吉利控股託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通過以點及面的方式在湖南形成集研發、生產、人才、零部件配套全產業鏈輸出,盤活區域經濟,培養當地汽車產業基礎,最終形成互利互惠的發展模式。

1

吉利托管工廠的目的是什麼?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19年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9.6%至2144.44萬輛,然而具有工信部乘用車生產資質的128家車企總設計產能為3990.5萬輛,核算後,2019年乘用車產能利用率為53.74%。相比之下,吉利目前產能利用率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有能力也有需求在湖南當地開展生產。

據瞭解,長豐獵豹2019年整體銷量約3.5萬輛,新能源產品銷量極低,因此長沙工廠長期處於產能閒置狀態。在銷量暴跌之下,長豐獵豹缺少利潤支撐,長豐汽車在2019年底向外界公佈自救計劃,其中關鍵一項就是長沙工廠被吉利控股集團代工託管。

吉利托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的邏輯是什麼?

長豐獵豹長沙基地

伴隨著吉利控股集團託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外界傳出一種聲音,都在說李書福和吉利控股在求大求全,但通過李書福與吉利控股集團近一年來整合發動機業務、重組吉利沃爾沃等一系列動作不難發現,李書福與吉利控股實際上是在開展“協同集約式發展”。正如同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未來傳統車企只剩2~3家,大家需要協同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次吉利控股集團並沒有選擇直接購買的方式,而是選擇繼續在原有工廠基礎上進行改造升級,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簽約現場表示:“積極幫助長豐獵豹這一湖南本土汽車品牌早日擺脫困境、實現新的發展;同時在湘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2

吉利在湖南開展全產業鏈輸出

吉利控股集團對於湖南地區的投資自2005年就已開始,2006年吉利湘潭基地正式開始建設。對於湖南地區的投資,李書福曾透露,湖南的汽車基礎非常好,吉利應該感恩湖南,甚至建議王傳福將比亞迪工廠落戶湖南。

在比亞迪落戶長沙之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經向李書福徵求落戶湖南發展的意見,當時李書福向王傳福表示:“湖南可行”,2009年7月25日,比亞迪與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簽署入園協議,比亞迪汽車工廠正式落戶長沙。

從集聚效應來看,湖南省“長株潭”地區擁有成熟的汽車工業集群基礎,佈局上汽大眾、廣汽三菱、廣汽菲克、獵豹汽車、眾泰汽車、北汽福田、吉利汽車、北汽等整車廠的生產基地。目前湖南省汽車年產量已經突破100萬輛,汽車工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根據湖南省此前的規劃,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達到2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形成50萬輛的產能規模。

據瞭解,獵豹汽車長沙工廠2017年12月正式投產,主導產品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設計產能15萬輛。吉利汽車2019年共銷售11.3萬輛電動車。自2017年開始,吉利先後與西安、長興、寧波等地簽署新能源整車工廠、變速器、零部件產業園等建設生產協議。

吉利托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的邏輯是什麼?

湖南吉利職業技術學院

按照規劃,吉利未來將參與和推動湖南汽車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打造更系統的產業園,盤活當地經濟,增加就業的同時培養當地汽車人才,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的汽車產業鏈條。

目前,吉利在湖南省已經佈局生產基地、零部件、社會公益、人才培養等版塊,例如湖南湘潭製造基地、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工商大學北津學院、高端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曹操出行服務等項目。

據瞭解,託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後,吉利要做的不僅是引入車型生產,更重要的是通過由點及面的方式,打造汽車產業園,形成區域內完整配套,實現就業的同時通過學院培養更多汽車人才,在當地形成一種良性的汽車生態發展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