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文/島主

公元366年,前秦平定了匈奴右賢王曹轂、左賢王劉衛辰的叛亂。

這一年,一個叫樂尊的僧人開始了他的雲遊歷程。此時距離佛教傳入中國已經過去了300多年。樂尊和尚生平不詳。

據史書記載:他看到鳴沙山上金光萬道,好象有千萬個佛在金光中出現,樂尊和尚心想:“這裡肯定是聖地!”於是,就請人在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佛窟。金光萬道什麼的肯定是迷信,或者後人的附會,未必是真,但樂尊和尚開了第一個洞窟是事實。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以後洞窟不斷增多,到了唐朝時,莫高窟已經號稱千佛洞了。並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此後直到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16年),敦煌被當時的吐魯番佔領。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下令閉鎖嘉峪關,將關西平民遷徙關內,廢棄了瓜州和沙州。


於是之後的200年敦煌無人管轄,成為“風播樓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別一天”的荒廢之地。直到康熙54年(1715年)廢棄的敦煌重又得到關注。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但敦煌聞名於世,卻因一名道士王圓籙的意外發現。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王圓籙道士於莫高窟下寺正殿前-1907年斯坦因拍攝

這個王道士祖上是湖北麻城縣人,但他出生在陝西。因為家鄉災荒連年,無處安生,不得不外出謀生,據說期間在肅州當過兵,從軍營退役後生活困難無著,出家當了道士。大約在1892年,年近40的王道士流落到酒泉,走進了莫高窟。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當時外國人拍攝的照片

據說王道士看到莫高窟後感嘆,簡直如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從此就安心住了下來,省吃儉用,苦口婆心勸募,積累錢財,清理洞窟歷年積沙。為了清理第16窟的積沙,就花了2年時間。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清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公元1900年6月22日),王圓籙在清理積沙時意外發現了藏有寫經、文書和文物6萬多件的藏經洞(即莫高窟第17窟),由此揭開了莫高窟新的歷史篇章。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外國人為盜竊經書的斯坦因

王道士是個盡責的人,他先是自己的發現告訴了縣長(敦煌縣令嚴澤),還拿過去2卷經文以茲證明,盼望引起這位官老爺的重視,無奈縣長不學無術,把兩卷經文當做發黃的廢紙。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敦煌經卷

過了2年,1902年,王道士又向新任的縣長(敦煌縣令汪宗翰)彙報了敦煌洞窟的情況。這位汪縣長進士出身(相當於今天的大學生),對金石學也有研究,當即讓王道士帶領去莫高窟查看 ,看完拿走了若干經卷,只留下一句話:讓王道士看好藏經洞,就地保存經卷。這也是個不負責的縣長,既沒有上報,也沒有其他實際措施。


兩次上報未果,王道士仍不甘心。他從藏經洞撿了兩箱經卷,走了800多里趕赴肅州(今酒泉)找到了時任安肅兵備道的道臺廷棟。廷棟瀏覽了一番,最後得出結論:經卷上的字不如他的書法好,就此了事。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外國人盜竊了經卷打算運走


金石學家葉昌熾就任甘肅學政不久,就接到汪宗翰關於莫高窟藏經洞情況的報告。向甘肅藩臺建議將這些古代文獻和文物運到省城蘭州保存。最後因為要花費運費6000兩銀子,只得作罷。到了1904年甘肅省政府才下令檢點經卷就地保存。

這個時候,外國的“老鼠們”已經聞到了味道,紛紛啟程動身,準備著手盜取寶物了。

1905年的秋天,俄國人奧勃魯切夫在黑水城遺址挖掘之後,沒有立即回國,聽到了敦煌出土經卷的消息,趕至莫高窟,用50根蠟燭當誘餌,換得藏經洞裡寫本兩大捆。這是藏經洞裡的寫本被盜取流失海外的開始。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外國強盜們


過了兩年,1907年春3月,消息傳到了英國,英國漢學家斯坦因有點迫不及待地趕到敦煌。用200兩銀子從王圓籙處換得寫經200捆、文書24箱和絹畫絲織物5大箱。

1914年,斯坦因再次來到敦煌,從王道士處獲得寫本570餘卷。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斯坦因於1907年拍攝的莫高窟藏經洞外觀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斯坦因在帳篷外

從此之後,外國盜賊紛紛而至。

1908年,法國的伯希和聞訊趕來。下圖是他在挑選經卷。他把藏經洞翻了個遍。由於這個大盜精通漢學,他挑選的經卷都是價值最高的。最終他以白銀500兩換得6000餘卷漢文寫本和不少古藏文寫本;同時還有200多幅紙絹畫、20餘件木雕及大批絹幡和絲織品。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1908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挑選經卷中

過了3年,遠在東洋的日本人也聽到了消息,日本人又怎麼甘心落後呢,何況此時日本已經有侵略中國的野心。

1911年,日本人大谷探險隊成員橘瑞超、吉川小一郎用350兩白銀從王圓籙處騙買寫本數百卷,還將兩身精美塑像捲入行囊帶走。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1911年,日本人盜走的文物用車隊運輸途中

1914年至1915年,俄國人奧登堡到敦煌收集了1.8萬餘卷寫本和百餘幅絹畫,還剝離竊取了第263等窟的十餘幅壁畫和十餘尊塑像。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俄國人奧登堡

這是俄國人奧登堡。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奧登堡探險隊

這是奧登堡的探險隊和哥薩克騎兵。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這是整裝待發的奧登堡考察隊。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這是滿載而歸的考察隊裝車運輸。

1924年美國人也來了。華爾納用60兩銀子買通王道士,粘剝了12幅壁畫,帶走第328窟的一尊唐代菩薩彩塑和第257窟的一尊北魏彩塑。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美國人華爾納


21張圖告訴你日本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是怎麼盜竊敦煌文物的

華爾納僱傭的當地人運輸佛像

上圖是華爾納僱傭的當地人,將開鑿完好的佛像運走。

經過外國人一番盜竊,最後運到北京時只有8600個殘卷。而國外,目前俄羅斯累計12000件,法國5700件,英國13300件,日本1000件,以及各國公私藏家若干。

而根據有關專家統計,敦煌經卷總數約為58100件以上,但誰也無法完全統計出確數。

總之,敦煌經卷在英國的最多最長,在法國的最精最廣,在俄國的最雜最碎,在日本的最隱最秘,在中國的最散最亂,其他國家的收藏星羅棋佈,難以追蹤。


參考資料:

《敦煌文獻流散與迴歸的艱辛歷程》:瀋陽師範大學圖書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