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缺乏足球天才,他們的天才踢不起球只能去讀書

前廣州恆大主教練斯科拉里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就表示,中國並不缺乏足球天才,只因為他們的天才踢不起球只能去讀書。此外,他進一步解釋道,在南美、非洲隨時可以踢的足球,在中國卻成了一項“奢侈運動”。

不得不說,斯科拉里的話真是一針見血;在中國踢足球都是有錢孩子,沒有錢你無法進入足球學校,沒有錢你可能無法被教練選中,沒有錢你就無法去參加比賽。在當今的中國,想踢球就需要掏錢,想進入球場就需要掏錢,想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更需要掏錢。

一般來說,家庭培養一名球員踢上職業聯賽,費用一般在50萬元左右,很少能低於30萬元。調查中發現,很多小球員是來自二三四線城市的普通家庭,許多家長把學習足球看做是一項投資,以踢上聯賽成為球星為唯一目的。因此,一旦孩子沒能走上職業足球道路,有96%的家長會覺得之前的投入虧了。

中國足球的青訓投入雖然很大,但成才率不高,供養學員成為一些家庭的沉重負擔。與其這樣,還不如讓自己的孩子去讀書,與其他孩子一起高考,至少可以大概率獲得一技之長,以保障小孩的未來;如何解決降低踢球成本,如何保障小球員成才,將成為中國足協的一大難題。最後許個願,希望有生之年能見證國足進世界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