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在轉專業前“瘋狂試探”,高校是拉一把還是推一把?

隨著大一萌新們軍訓陸續結束,期待已久的大學課程也正式“上線”了。然而,當專業的神秘面紗揭開後,不少新生默默開始諮詢“如何轉專業”。

萌新在轉專業前“瘋狂試探”,高校是拉一把還是推一把?

在高校中,這樣的現象並不罕見:由於在報考時對專業認識不清晰或者專業調劑等原因,部分新生進入大學後發現和本專業不來電,心儀別人的專業,卻只能乾巴巴瞪眼。

麥可思曾對國內部分院校2015級、2016級新生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有12%的本科生和15%的高職高專生有轉專業意願。其中,所學專業非首選的本科、高職高專生想轉換專業的比例分別為23%和34%;在所學為首選專業的新生中,也有7%的本科生和11%的高職高專生意圖轉專業。

想去心儀專業,高校有“通道”

雖然不少在校學生有轉專業的需求,但是受師資力量、專業設置、學科分佈等因素影響,大多數高校對學生轉專業設置了一定門檻,比如專業成績要達到班級前列、有明顯科研特長、想轉入的專業有學生轉出等等。

近年來,為了應對家長和考生對專業的關注度,多所學校通過“大類招生+入校分流”、降低轉專業門檻等方式,讓學生選擇真正感興趣的專業,一方面調動考生報考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有助於學生入校後更順利完成學業。

大類招生+入校分流

大類招生的全稱應該是按學科大類招生,是指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通常是同院系的專業合併,按一個大類招生。學生入校後,經過1~2年的基礎培養,再根據興趣和雙向選擇原則進行專業分流。在今年各高校推出的招生舉措中,推行大類招生的不在少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依據自身發展特點和各專業方向之間的關聯情況,將傳統的73個專業方向整合成為航空航天類、信息類、理科類和人文社科類四個大類招生專業。南開大學多年來實行總分優先,專業不設級差的總體原則,服從調劑,體檢合格,提檔不退檔。2019年南開大學實行大類招生,共有28個大類(專業),新增六個專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9年本科招生專業為66個,其中38個專業按照13個大類進行招生。……

“零門檻”轉專業

近年來,為了給學生更多的專業選擇空間,越來越多的高校降低了轉專業的“門檻”。

北京化工大學提出轉專業的學生情況分為兩種,一是新生入學時,通過參加新生入學考試參與評選優秀新生,優秀新生可自由選專業。二是分別在第2、第5、第8學期,實現“零門檻”轉專業,由被轉入專業所在學院進行考核,合格者就可以實現轉專業。中國計量大學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有4次申請轉專業機會,時間分別在大一大二四個學期的期末。實行3~6年的彈性學制。如果學生學有餘力,有多個專業可以供選擇進行輔修,也可以攻讀雙專業、雙學位。西北師範大學為滿足學生專業志願,學校本科新生有2次轉專業的機會,第一次轉專業於新生報到一週後進行,第二次轉專業於一年級結束時進行。……

學校開闢的轉專業通道,雖然為學生提供了便利,但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有部分轉專業學生是因為轉專業這個行為“看起來很美”而去轉,又或者是因為人云亦云而去轉,缺乏理性思考。

轉專業如何避免“看起來很美”

曾有高校對該校2008級新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當年開學後申請轉專業學生超過100人,申請轉入的專業多為財務管理、金融學、會計等專業。其中,不少人是校方按考生的第一志願專業錄取的,還有很多新生是在一節課都沒有上的情況下就要求轉專業。

多數人的理由是對所選專業不感興趣。也有人覺得自己現在的專業“學起來太辛苦”。除了學生,不少家長也表示:孩子現在如果不轉專業,一年後再轉專業難以適應新的人際環境。

麥可思數據顯示,2017級新生有意轉換專業的最主要原因是“原專業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本科:42%,高職高專:44%),其次為“原專業不符合自己的職業期待”

(本科:34%,高職高專:31%)。

萌新在轉專業前“瘋狂試探”,高校是拉一把還是推一把?

大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感興趣,將直接影響他們之後的學習與就業質量。因此,高校在降低轉專業門檻的同時,更需要縷清專業與職業的關係,撥開學生認知的迷霧,讓學生理性選擇專業。

從客觀角度而言,在學生興趣方面學校能做的引導工作較少,畢竟個人興趣形成後難以轉變。而在學生職業期待方面,學校仍有空間“大展拳腳”。

拉文大學在幫助學生縷清專業與職業關係方面,或許值得高校借鑑。不少學生在選擇專業時都會重點考慮當前就業市場發展趨勢,以及就讀專業與就業的聯繫緊密程度這兩個因素。

注:拉文大學成立於1891年,是加利福尼亞州拉文的一所私立大學。藝術類、商業類、公共管理類專業是其優勢科目。

該學校職業服務中心諮詢顧問提醒學生:“就業市場不停變化,此時的熱門專業未必將來依舊熱門,現在的冷門專業未必將來還冷門。”至於專業與職業的相關度問題,拉文大學諮詢顧問告知學生,“一半的本校畢業生找的工作與專業並不對口。”

之後,諮詢顧問繼續引導學生:“做幾份性格測試只是為了幫助你瞭解自身的優劣勢所在,並推薦可能適合你的類型。一個好的諮詢師能做的只是分析問題,決定權仍舊掌握在你手中。”

當學生開始有轉專業的困惑時,拉文大學建議學生首先去學校諮詢中心尋求意見。該校的諮詢中心將學生認識自我放在第一位,並通過一系列測試讓他們瞭解自己。諮詢顧問將根據他們轉專業的目的進行大致分類,包括個人興趣類、以就業為動力類或因父母壓力而轉換專業類等。

分類完成後,諮詢顧問將為學生提供免費的性格測試,綜合這兩部分的結果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分析。與此同時,諮詢顧問還建議學生繼續從老師、朋友、家長那裡收集關於自我評價的信息,加深對自身的瞭解。

之後拉文大學諮詢顧問建議學生進行學業探索。面對五花八門的專業設置以及紛繁複雜的課程信息,學生需要靜下心去收集新專業的各類信息,利用課餘時間旁聽不同專業的入門課,參加專業交流會,或參加一些與其理想職業相關的俱樂部、社團等。

如果學生認為實踐過於耗費時間和精力,也可以選擇採用相對輕鬆的辦法做決定——排序法。將自己感興趣的多個專業的課程列表在紙上列出,依據“非常感興趣”“很感興趣”“一般”選項,將各個專業進行選擇排名,最後做出決定。

在這樣的挑選過程中,學校諮詢顧問會不斷提醒學生除了考慮個人興趣之外,一定要結合現實情況,如學分互相轉換比率、畢業時間以及背後可能面臨的經濟壓力等,綜合多方因素考慮,做出理性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