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步驟,高效開展初中信息技術課小組活動,解決3大問題


5個步驟,高效開展初中信息技術課小組活動,解決3大問題

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過程中,你遇到過以下情況嗎?

學生只專注電腦,你說什麼他們壓根不關心?組織活動的時候,你說你的,他做他的,一放開就收不回了?任務發佈下去以後,因為學生完成進度不一,教室裡亂哄哄的,做完的同學和不會做的都不知所措……

5個步驟,高效開展初中信息技術課小組活動,解決3大問題

信息技術教室

因為信息技術教室和普通教室佈局不一樣,大部分的座位佈局都不是面向講臺的,就算面向講臺,也有顯示器給擋住了,儘管你告訴學生,他們的一舉一動你都看得很清楚,可是學生心理上還是覺得你看不到,客觀上加大了信息技術課的組織難度。

那麼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呢?


大陳聽了很多信息技術課,開展小組活動,採用任務驅動,是老師們最喜歡的一種教學策略。大陳結合近期開展的Python教學也來談談如何高效組織小組活動

信息技術課的任務一般分兩種,一種比較簡單的,鄰桌、組內之間可以快速幫助解決的,互相提醒、看看就好了。這種情況老師也要經常強調,學生的互幫互助意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不要遇到一丁點問題就舉手問老師,遇到問題首先要想到的是請教鄰座,再組內尋求幫助,最後才是找老師。


第二種情況是大陳要重點分享的,就是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活動,共同完成知識的探究任務的時候。

下面,大陳結合Python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體驗賦值語句為例,分享小組活動組織的5個步驟,大陳也是邊教邊探索,歡迎你在評論區點評、指教,一起來探討。


1、任務說明


教師下發下面的程序:

x=5

y=8

x=y

print("x=",x)

print("y=",y)


任務要求:

(1)調試運行該程序,觀察運行結果;

(2)將第3行x和y交換位置為“y=x”,觀察運行結果;

(3)去掉第3行,觀察程序運行結果;

請觀察並說說3次程序運行結果有什麼異同,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本環節完成前10名同學經老師確認後自動升級為“小老師”,可以在教室裡走動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


本環節要點:

教師任務佈置要簡明,易記、易操作,同時要有激勵措施。


2、獨立思考


任務下發以後,教師強調學生先自行思考,不要任務還沒看清,就開始求助。

不過,對於個別班級存在少量學困生的情況,大陳也會開玩笑式地說:“實在不清楚的,可以'偷偷的瞟一眼'旁邊的同學哦”,大部分同學會會心一笑,自己忙活起來了,那幾個學困生同學也不會因為不會看別人的而尷尬。

本環節要點:

獨立思考為主,思考時間以大部分學生能思考出來為主,不能太短或過長,同時注意照顧極端情況。


3、互幫互助


學生思考結束,開始動手之後,教師可以在教室巡視,一是反覆強調任務要求,二是及時發現普遍性問題,三是認定“小老師”

本環節要點:

(1)第一點很簡單,要在最短時間內發現那些懵懵懂懂,搞不清狀況的學生;

(2)第二點發現了就及時把問題拋出來,先徵求學生是否有答案,有答案就轉播學生屏幕解答,否則教師及時講解。

(3)第三點認定小老師的訣竅就是要營造氣氛,大陳自我感覺那個時候自己就像是拍賣場的主持人一樣,不停的在教室裡穿行、吆喝,要讓被認定的同學感覺非常開心和榮耀,以及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大陳儘可能會走到被認定為“小老師”的同學身邊,輕輕的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是第幾名小老師),帶著這份

開心、榮耀、信任,幫助同學時他也是非常積極的,也是能持之以恆,養成習慣的。


這裡插播一個小故事,有位打球崴了腳的男生,在一節課上,連續3次入選了“小老師”,看著他一瘸一拐地在教室裡奔波,我當時特別感動,特意表揚了一下他,話音剛落,同學們就自發的給他鼓掌,當時他那驕傲、自豪的表情一直深深留在我腦海裡,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自然而然就融入其中了,無需再另外設置什麼環節。這樣的同學還有很多,通過這種持續的氛圍營造,我想,哪怕學生到了初二、初三,很多老師認為學生之間不願意互相幫助的時候,也不是問題。


(4)這個階段要把握好時間,教師最後用手機倒計時,一是提醒自己,二是提醒學生提高效率,三是為第四步做準備

(5)對於第11名及之後完成的同學,要預設拓展任務,例如編寫加法計算器程序,做得快的同學,可以繼續編寫減法、乘法、除法計算器等等,不能無視他們的需求。


4、小組反饋


任務結束前的30—60秒我會提醒小組長檢查本組同學的任務完成情況並反饋,該情況會記入小組評分。

每個小組每堂課產生了幾人次“小老師”,是我接下來想納入小組評價的一個部分,目前還沒想好怎麼操作,如果你有好的點子請在評論區留言,幫助大陳,謝謝。

本環節要點:

提高並維護小組長的權威,注意幫助小組長提升分工協作的組織能力。


5、任務小結


這個環節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是鄰座、組內分享,也可以是每組推薦代表發言。

教師在這個環節主要是3個任務。一是查漏補缺,學生沒有表達完整或者沒有表達準確的,教師再說說;二是點評小組,各組表現情況如何,一定要評價,你想要什麼樣的課堂、什麼樣的小組,一定要通過活動評價說出來;三是預告下一個任務,相當於穿針引線。

本環節要點:

形式多樣,必不可少。


綜上所述,初中信息技術課在組織小組活動時,使用這5個步驟,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握好每個環節的時間,及時給予評價,本文開頭提到的那3大問題,基本都能得到解決(教師個人的組織教學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這點在後面的分享中再贅述),高效課堂也就自然呈現了。通過這種

兵教兵、兵練兵的形式,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教師也順便“偷懶”了一把。


想要大陳蒐集整理的Python教學資源嗎?關注並私信我,發送文字“Python”即可獲得大陳精心準備的Python教學設計、案例源代碼和其他備課資源,建議每週刷新一次,和我的教學進度同步更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