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科創板陣營“開門紅”!4家企業業績亮眼,快來看!

山東科創板陣營“開門紅”!4家企業業績亮眼,快來看!

2019年是科創板元年。截至4月29日,山東4家科創板企業睿創微納(688002)、海爾生物(688139)、華熙生物(688363)以及奧福環保(688021),已經悉數披露了2019年年報。可喜的是,這4家企業業績均實現穩健增長,營收和利潤全線“飄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家企業實現了經濟發展核心區域濟南、青島、煙臺“三核”全覆蓋。而山東省為推動相關企業科創板上市,開啟了更為積極的引導舉措。2020年度,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將對標科創板和創業板,爭取在資本助力科技創新上有新作為。通過深入挖掘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助力科創企業“彎道超車”

01華熙生物“壓軸”披露

距離29日零時不足半小時,華熙生物的年報才姍姍來遲,成為最後一家披露年報的科創板魯企。報告期內,公司實現了18.86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9.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86億元,同比增長38.16%。

山東科創板陣營“開門紅”!4家企業業績亮眼,快來看!

華熙生物去年11月6日登陸科創板,是濟南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公司營業收入由透明質酸原料、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等產品的銷售收入組成。受益於資本市場和公司應對市場的有效舉措,公司2019年度營收和利潤均實現快速增長。據悉,該公司醫療終端產品和功能性護膚品銷售收入較上年實現較快增長,同時原料產品持續保持增長勢頭。

4月8日,山東科創板“第一股”睿創微納的年報出爐。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5億元,同比增長78.25%;實現歸母淨利潤2.02億元,同比增長61.44%。

作為研發驅動型企業,睿創微納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19年研發費用達1.11億元,佔年度營業收入的16.22%。公司擁有研發人員393人,佔公司總人數的45.64%。作為國內非製冷紅外領域的領軍者,公司實現了從芯片、探測器、機芯模組到熱像儀整機的全產業鏈佈局。睿創微納表示,公司依託該芯片及機芯模組的核心技術和業內領先的量產經驗,致力於以紅外成像為代表的光電產業生態鏈的建設和整合,以持續的技術進步推動和引領紅外熱成像行業的發展。

山東科創板陣營“開門紅”!4家企業業績亮眼,快來看!

在民用戶外運動細分領域,該公司完成業內首個激光測距單目手持等多個系列創新產品的開發。在工業以及消費級測溫市場,也完成產品線的佈局。在探測器芯片生產環節,公司與晶圓代工廠共建的8英寸MEMS晶圓生產線開始投入量產,產能達到每月1500片晶圓,可年產各類芯片360萬顆。

02海爾生物淨利大增近六成

提起海爾,市場的第一反應是聞名遐邇的家電巨頭。殊不知,在海爾集團引領物聯網生態轉型之下,其旗下孵化的上市公司也在不斷增加,並在各自的細分領域大顯身手。海爾生物正是海爾集團生態佈局中的重要一環。

山東科創板陣營“開門紅”!4家企業業績亮眼,快來看!

在成功登陸科創板5個月之後,海爾生物日前交出了一份令投資者和股東們頗為滿意的答卷:2019年度實現營收10.13億元,同比增長20.30%;實現歸母淨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59.76%。在實現好業績之外,海爾生物將慷慨拿出5707.29萬元進行現金分紅。

公開信息顯示,海爾生物成立於2005年,主要從事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從應用場景來看,公司的產品及方案主要應用於生物樣本庫、疫苗安全、血液安全、藥品及試劑安全等生物安全領域的場景,這也構成了其收入的主要來源。

回顧海爾生物的科創板歷程,其在2019年4月即提交申請並獲得受理,當年7月底獲得上市委審議通過。在完成註冊工作及發行準備後,2019年10月25日,海爾生物正式登陸科創板。

“歷經疫情的洗禮與考驗,生物安全領域勢必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海爾生物董事長譚麗霞表示,公司將堅持物聯網科技生態戰略,堅定拓展生物安全綜合解決方案,爭創物聯網時代的生物安全科技生態品牌。

山東科創板陣營“開門紅”!4家企業業績亮眼,快來看!

海爾生物董事長譚麗霞

4月16日,奧福環保披露了2019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收2.68億元,同比增長7.98%;實現歸母淨利潤5162.29萬元,同比增長10.39%。其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國六”部分標準實施及海外市場拓展。資料顯示,奧福環保主營業務為蜂窩陶瓷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以此為基礎面向大氣汙染治理領域,為客戶提供蜂窩陶瓷系列產品及以蜂窩陶瓷為核心部件的工業廢氣處理設備。

03助力科創板“彎道超車”

2019年,對於山東資本市場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這一年,山東省境內外新增上市公司達到18家,其中境內IPO數量為16家,境內IPO數量在全國佔比達7.88%,創近10年新高。

科創板的推出,為山東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多機遇。2019年,已有4家山東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另外,目前有40餘家企業進入科創板IPO重點後備資源

山東科創板陣營“開門紅”!4家企業業績亮眼,快來看!

科創板不僅是為了試點註冊制,更是資本市場一項重大基礎性改革。有市場人士分析,無論是上市企業的數量還是接受輔導備案的企業數量,山東都呈現出科創板後備企業數量不足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一難題?今年2月初,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推進科技型企業科創板上市的若干措施》,要求圍繞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遴選已完成規範化公司制改制,估值不少於7億元,上年度營收5000萬元以上或近三年累計營收2億元以上,獲得投資機構投資2年以上的優秀企業,進入科創板上市企業培育庫。

對此,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劉曉表示,“山東將充分利用科創板的試驗田作用,密切跟蹤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動向,深入挖掘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開闢綠色通道,助力科創企業‘彎道超車’,優化全省上市陣容和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