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雙低策略量化探討

可轉債的雙低策略,顧名思義,就是溢價率低,價格低的策略。因為每個可轉債的到期時間,利息都不一樣,這裡還是用稅後到期年化收益率來替代價格低。這兩個因子從邏輯上是沒什麼疑問的,就是歷史上的收益率到底如何?苦於沒有大量的歷史數據一直無法獲得。最近在富投網上終於發現了非常全的可轉債歷史數據,我們可以做一次全面的回測。


因為到2017年年底可轉債也只有36只,到了2018年年底就有了111只了,所以我們從2017年年底開始回測到2020年1月22日,每一個季度輪動一次,我們先用溢價率和稅後收益率兩個單因子分別回測一下。

可轉債雙低策略量化探討

我們發現,從2018年開始的兩年多里,滬深300指數只漲了2.51%,年化只有1.21%,而所有可轉債平均漲了25.75%,年化11.77%,遠遠高於滬深300,這也說明可轉債這個品種由於天然的優勢,本身就能在震盪市裡戰勝指數。


我們先來看溢價率這個因子,不管取溢價率前10名還是前50名,最終對應的年化收益率從31.60%到15.23%,均戰勝了整體平均值11.77%,說明這個因子是非常有效的。我們具體再看跌幅最大的2018年3季度,前10對應的收益率是-7.11%,如果選擇的數量越大,回撤將越小,到了前50名的平均值,當季度的收益率是-0.15%。當然也有相反的現象,不過整體來說選擇數量越小,在牛市漲的越多,但在熊市跌的越多。


如果溢價率是股性因子,那麼到期收益率就是債性因子了。我們從上面的回測數據可以看到,不管是取前10名還是前50名,年化收益率最小10.62%,最大11.72%,和全體的平均值差異也不大,但最大的好處是回撤小了,比如2018年熊市,所有可轉債跌了4.09%,而到期收益率因子最大跌幅也只有2.92%,表現最好的還微漲了0.04%。

可轉債雙低策略量化探討

我們如果把股性因子和債性因子結合起來,把溢價率排名和到期收益率排名相加後再次排名,得到了雙因子策略,我們分別取它的前10名到前50名,結果如下。整體來看,排名越靠前,效果越好,和股性因子溢價率相比,選中可轉債的價格更低,安全性更好。我們看2019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三種不同的方式選取的前十名的可轉債:

可轉債雙低策略量化探討


從這個表裡我們也可以看到,收益率最高的溢價率策略,最高的晶瑞轉債價格已經高達158.4元了,雖然折價了9.60%,但還有2個多月才進入轉股期,所以風險相對比較大。而到期收益率策略選取的都是價格在100元以下的可轉債,安全性足夠,但進攻性不強。介於兩者之間的雙因子策略,比較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價格最高的常汽轉債也只有123.5元,即使將來下跌,持有到期年化也只虧了0.87%。


總之,經歷了2018年的熊市和2019年的牛市,可操作不管採用什麼策略,都顯示了上不封頂下有保底的優勢,至於持有多少張可轉債好,股性佔多少,債性佔多少,那是每個人自己的偏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