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負油價引發廣泛關注和質疑

北京時間4月21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WTI5月原油期貨出現史無前例的負結算價,引起國內外各方廣泛關注和質疑。

據報道,美國大型上市石油公司Continental Resources已向美國期貨市場監管機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發出公開信,對CME進行了嚴厲批評,認為這次價格異動有可能與CME在目前市場狀況下突然轉換計算機模型和對允許負價格交易的通告方式存在關聯。其他一些公司和組織也對CME在這個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提出公開質疑,包括對交易規則的修改、這些修改的通告時點等等公開進行了批評。另據記者瞭解,中國銀行(港股03988)也已委託律師正式向CME發函,敦促其對當日原油期貨價格異常波動的原因進行調查。

就CME受到市場質疑一事,《金融時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法學院郭靂教授。

郭靂介紹,盤面顯示這次原油期貨價格變化頗為異常。其價格當天原本一直是正值,但在交易最後20多分鐘的時間裡,突然急速下跌了近40美元/桶,其中有25美元是在最後三分鐘交易中跌去的。這種異常的價格變動情況引發了市場參與者廣泛的猜測。不久前,CFTC已宣佈將展開深入調查。

針對作為交易所的CME與原油期貨價格異動之間的關聯,郭靂表示,CME是一個交易平臺,自身不參與交易,但它是交易規則的制定者。歷史上,CME的WTI原油期貨從未負價交易。4月8日,CME對外公告正在測試新系統、研究支持負價交易原油期貨的可能性。4月20日,CME在交易日盤中公告,WTI原油期貨可以負價交易,當天就跌破了零值,最終以負37.63美元/桶收盤。由此可見,CME作為交易規則制定者的行動對WTI原油期貨的交易方式和定價都有著直接且顯著的影響。另外,CME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交易活動的監管者,有責任對期貨交易市場上的非法操控價格等不當行為進行調查。

郭靂對這次原油期貨價格波動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做了分析。他認為,無論是在美國內外,很多投資人、交易中介機構以及其他市場參與者都難以預計到原油期貨會以負價交易。美國《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最近有報道稱,CME對於交易模式的改變令眾多投資者感到非常不解。印度幾家大的交易中介服務商據稱已對印度商品期貨交易所(MCX)、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採取法律行動,要求法院宣告MCX設置的負結算價格無效。

另據記者瞭解,中行持續與市場相關機構進行溝通,全面審視產品設計、業務策略、風險管控等環節和流程。傾聽客戶訴求和市場關切,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與客戶同舟共濟,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合法權益。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