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大幕拉開:段祺瑞,請開始你的表演

在擺平了南方問題後,袁世凱終於可以騰出手來處理自己與清廷之間的恩怨了。南京孫中山已經公開表示他願意為“共和”而讓出大總統的位子,那麼清廷掌控了近三百年的至高權利能那麼容易讓出來嗎?讓清帝退位,看上去既簡單又複雜,袁世凱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和實施方案。

袁世凱是誰?他可是近代以來最牛的梟雄人物,沒有之一,他手底下有一大批能臣武將,他要做的首先就是“呼聲”。

首先站出來的就是駐俄公使陸徵祥,他聯合清廷其他駐外公使共同電請清帝退位!幾乎是一瞬間,全國到處都瀰漫著要求清帝退位的聲音,這種聲音雖然不能帶來直接的效果,但是足以令清室膽顫,因為它是從清室內部發出來的,而且直言不諱的要求退位,何其悲涼!

緊接著清軍將領薑桂題電告朝廷:“多日來與南方革命軍連番作戰,人困馬乏,槍支彈藥還得連日補充,軍餉告急,請各位王公大臣拿出私人財物捐奉軍隊,用以接濟軍用。如果再無足夠的軍餉補給,那麼無力再戰,只能答應南方革命軍所有條件!”

這還不算,不日,全體國務大臣聯合上奏政體共和!外務大臣胡惟德更是率眾在御前會議上直接提出要在天津另組政府……

共和大幕拉開:段祺瑞,請開始你的表演

事態愈演愈烈,一次比一次來的更加猛烈,清室貴胄公親齊聚皇宮大內,年輕的隆裕太后面前案桌上來自全國的電報堆積如山,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這位年輕的太后焦頭爛額,她沒想到做掌權太后會這麼難,在她的認知中,做太后就應該做成慈禧那樣的,可是輪到自己做太后了這麼就要面臨這麼大的壓力!

在眾多貴胄當中也不乏強硬派,諸如:載澤、溥偉、善耆、良弼等人,這些人還在為皇室尊嚴做最後的努力,態度堅決,言語懇切,就是死也要拼一下!

清室緊接著召開內閣會議,傳達誓死不從的堅決、強硬態度,他們表示滿清當年能夠一舉南下,控制全國的能力,今天他們依然有足夠的實力與那些反對派一戰,駐外公使是大清封的,毅軍將領是大清提拔的,朝廷大臣也是大清給的……諸如一切小嘍囉豈能翻了天不成?

經過載澤、良弼等清室硬派的強勢壓制,聲音小了許多,清軍中也安靜了不少,按照載澤的設想那就是趁機重新振興八旗軍,重整風氣,一舉將漢族勢力徹底從朝廷和軍中剔除……

可是袁世凱會是隻有這點手段嗎?那只是開胃小菜而已!造出聲勢、利用清軍內部向朝廷施壓,那都是小試牛刀而已,真正的看家王牌還是自己的北洋軍!

共和大幕拉開:段祺瑞,請開始你的表演

而段祺瑞則是這場逼宮鬧劇的主角!

時任湖廣總督兼第一軍大帥的段祺瑞突然從前線向朝廷發來電報,一方面報告說,部隊傾向共和,開始出現不穩情況。另一方面說,他早已有言在先,儘管自己恪守職責,但“成敗鈍末敢料也”。

當時前線部隊中確實存在受共和思想影響而投奔革命的情況,可段祺瑞的這封電報缺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說這封電報還算講究一點含蓄的話,那麼接下來的一封電報則直接唱起了紅臉,他致電內閣,將矛頭直接指向了載澤和溥偉等貴胄公親。這封電報措辭尖銳,聲勢奪人,宣稱要聯名通電,立即暴動,恫嚇之心溢於言表!

這時候,袁世凱和馮國璋卻一本正經的唱起了“白臉”。內閣接到段祺瑞的電報後,袁世凱、徐世昌、馮國璋、王士珍四人聯名覆電,說:“忠君愛國,天下大義,服從用命,國人大道。”言辭鑿鑿的勸說段祺瑞要忠君愛國,服從命令。

而這四個人只有袁世凱是在玩弄陰謀,遮人耳目,其餘三人都是忠心耿耿的保皇派,而對於北洋系四大巨頭的勸告,段祺瑞選擇置之不理。

就在四巨頭覆電後不久,一封全國通電被髮了出來,北方諸軍統兵大員42人、官兵40餘萬人聯名要求清室宣佈共和!電文洋洋灑灑千餘字,電文下面是一長串統兵大員的署名,其中湖廣總督會辦剿撫事宜、第一軍統帥段祺瑞赫然領銜在列。北洋軍手握兵權的將校大多名列其中,其陣容之龐大、聲勢之浩蕩古今罕有!

而仔細分析電文不難發現,這通電文要求清室讓權給袁世凱,而非南京政府,可見段祺瑞的共和主張始終是圍繞著保持袁世凱地位而出發的,而袁世凱還假裝大義凜然的樣子斥責段祺瑞!

電文經大量印刷,兼有報刊號外,廣為傳播,震驚中外!

清室始終認為這是偽造,責令內閣致電段祺瑞詢問真偽,缺卻始終得不到回電,直到此時,清廷才終於意識到這確實是北洋新軍所為,這還不算完,清室沒得到段祺瑞的回電,卻又收到段祺瑞聯名第一軍9名協統以上的將領電奏:“共和國體,原以致君於堯舜,拯民於水火。乃因二三五公迭次阻撓,以至恩旨不頒佈共和萬民受困。……瑞等不忍宇內有此敗類也,豈敢坐視乘輿之危而不救,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剖陳利害。”

這是啥意思?挑撥離間?合著清帝不願退位是因為有公親貴胄從中阻撓?還說什麼藥率大軍到京城來和這些人理論一下利害關係?這言外之意何其赤裸!

共和大幕拉開:段祺瑞,請開始你的表演

這通電報猶如炸彈一般在朝廷中爆炸,公親貴胄一片譁然與恐慌!恭親王溥偉憤然罵道:“本爵因朝廷願意讓權,已署名認可,竟指為敗類,段祺瑞此電脅迫之意太甚!”

而段祺瑞在發電後不久,果然將他的司令部從湖北孝感安置到了河北保定,並做出了率兵入京的態勢,不僅如此,段祺瑞還一路發電報,先是聯名直隸總督張鎮芳發電,要求“宣佈共和”,途經信陽,又發電報,“力催解決”。

段祺瑞的所作所為瞬間引起了強烈反響,就連素來強硬的良弼也開始認為除了共和別無他路,隨即在宣佈共和的名單上籤了名……

終於,清廷屈服了,屈服於段祺瑞的兵諫!

隆裕太后退位,宣統皇帝頒佈了詔書,統治中國長達260年之久的清王朝於此刻覆亡!

中國正式步入“共和”階段。

而在這場戰爭中,毫無疑問,段祺瑞成為袁世凱最大的功臣,被時人視為“一造共和”的大英雄,更有人吹噓段祺瑞說:“段大帥只要歪歪嘴,發幾個電報,就把大清給推翻了!”

清帝退位後,孫中山果真兌現承諾,翌日向參議院請辭,並提出推薦袁世凱的諮文,兩日後,袁世凱在選舉中以17票當選為臨時大總統。值得注意的是,孫中山當選時是16票通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