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社科界專家進基層推動全會精神落地生根

  “講解透徹易懂,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既為咱解解惑,又指明瞭今後的工作方向,很有針對性。”在五河縣近日舉行的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調研座談會上,基層宣講員、群眾與我市社科界專家面對面,就各自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互動交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內在要求。但從實際操作看,無論是精神文明建設,還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補齊城鄉融合發展短板依然任重道遠。

  多年來,農村操辦紅事、白事的“標準”越來越高,不但造成了巨大浪費,還給群眾造成很大負擔。對於當前鄉村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基層宣講員逮住機會就虛心請教。

  “對於紅、白事這類‘民俗’,要做到立破並舉。”安徽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斌認為,民俗一旦形成,需要去尊重,對於不合理的部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修正。比如結合新時代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加大農村公共空間的建設力度,豐富人際交往力度,引導村民樹立公共意識、規則意識。

  “農村的婚喪操辦已形成千百年,要轉變老百姓的觀念急不來,不能光用蠻力,還要做好引導工作。”市淮河文化研究會會長袁飛建議從“疏與堵”兩個方面下功夫,在村規民約中加入針對婚喪嫁娶的具體規定,最終形成大喜小辦、小喜少辦、喪事不設宴的文明新風尚。

  農村養老問題也是基層關注的焦點。蚌埠幹校副校長王庭瓊從國家、社會、家庭等方面進行深入解讀,建議加快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積極引導、鼓勵、培植民間服務機構,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氛圍。

  圍繞身邊人身邊事,專家學者向基層群眾和理論宣講員分享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心得體會。社科專家的答疑解惑,讓全會的精神更加具象,淺顯易懂。“這對我們進一步理解全會精神,做好本職工作很有意義。”五河縣頭鋪鎮安淮村黨總支書記丁錦傳希望專家學者多到基層走一走,多舉辦類似交流活動,給予農村更大的智力支持,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學者進基層訪民情,這是雙贏的過程。”安徽財經大學中國鄉村(小崗)振興研究院院長趙守飛認為,深入基層進行調研活動既能對學者的學術研究成果補充修訂與完善,又可以向當地推介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實現互通互補互促。

  市社科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市社科聯將發揮職能優勢,繼續組織社科名家走進機關、企業、學校、農村、社區,通過精細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持續推動學習貫徹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真正讓廣大幹部群眾坐得住、聽得懂、學得進、用得好。

  

蚌埠市社科界專家進基層推動全會精神落地生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