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郎朗:激情燃燒的歲月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揹著行囊走江蘇,各地開展工作坊,捲動員工、帶動客戶,走進中華思想殿堂……做志願者的日子,是激情燃燒的歲月。


4月15日至16日,“戰略與能量”3.0企業董事長學習會暨「致28」企業三週年學習報告會上,蘇州大陽商用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郎朗分享了自己做志願者的經歷!


“揹著行囊走江蘇”


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郎朗:激情燃燒的歲月

蘇州大陽商用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郎朗


我是四合院志願者郎朗。


2018年,我加入第一期線上學習。當時一天要用六、七個小時讀陽明先生原文,APP活躍排名第七。從做小組長開始,到做大組長、管理員,我積極參加各種線上志願者活動……只要有針對志願者的學習會,我每場必到。


這期間,我越來越明白行為作用與反作用的真理,我這半輩子就是一個例證。幾次深刻反省後我看到,前半輩子,有意無意中,給自己“挖”了很多坑。“這輩子,我一定要‘填坑’,否則定會禍及子孫”。我也聽懂了老師們說的那句話“老實、聽話、真幹”。


2018年底,我成為江蘇地區“著急人”(著急地利益他人)。2019年春節,我幾乎沒有休息,奔走在江蘇各城市組建致良知學習小組。


在三小時工作坊推出後,我快速響應。第一場工作坊在公司進行,反省環節,我看到大家淚流滿面。大家的收穫給了我極大的信心,於是,從南通、無錫、蘇州……我“揹著行囊走江蘇”,開展三小時工作坊。最後,共完成了500多場工作坊。


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郎朗:激情燃燒的歲月

郎朗在學習會上介紹“三小時工作坊”


期間,我見證太多人帶著迷茫與沉重的眼神進來,經過短短三個小時的明心淨心,眼睛亮亮的、帶著笑容、輕鬆地走出去。


這時,全國各地,各種各樣的人群也都開始三小時工作坊。之所以這麼受歡迎,真的是因為“被需要”!


2019年雁棲湖論壇倒計時100天,我應邀來到四合院。當用更高標準要求自己時我發現,學了這麼長時間,自己竟然還在門外轉悠。那一刻,我淚流滿面。


老師們的行為感染著我,在他們身上,我照見了自己的差距。我在心中暗暗告訴自己:每個人心中都有無盡寶藏,老師可以,我也可以。那時,儘管每天都很忙碌,睡覺時間都很少,但我內心越來越有力量。


論壇結束以後,我們開始到全國各地開展“三天深度學習會”,只要有反省環節,我總會跟著一起反省。一次一次反省中,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我深刻體會到:活了人生幾十年,走的彎路太多了。


隨著反省深入,“利益他人,成長自己”於我而言不再是口號。我想,只要生命還在,就要持續地、不斷地成長。從這一意義上講,越是純粹地服務他人,越是最大地利益自己。


我與員工開始探求事物背後的真相


從2018年5月23日起,幹部員工開始每天晨讀《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


論壇結束後,我開始在微信群帶領公司中高層一起深度學習。七人一小組,一共兩組,定好規則,組長提醒大家每天讀一段《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再把各自踐行心得與感悟分享在微信群,晚上我再一一回應大家。


就這樣堅持讀書、反省、寫心得,大家越來越有感覺,心得越來越入心。


志願者郎朗分享


兩個多月後,公司品管部長(產品質量管控)的一篇心得讓我很受觸動。他談到巡檢產品時又發現了不合標準的產品,學習“心-道-德-事”,知道了所有事都是心的呈現,也知道反思背後的起心動念:


他問自己:不合格產品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他開始查,一道道工序、一個個車間地查,一直查到了設計部。原來,從接到訂單那天起,設計部就沒算對過這款產品。產品雖然也能用,但按標準來說,並不合標。


看到這份心得時,我第一念就是:真是心上有漏,事上有危,這麼多年我竟然都沒有發現。第二個念頭:做企業這麼多年,企業還是中小企業,真的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很多事情事出有因,只是我們沒有看見。


這件事,也讓中高層幹部開始突破原有認知和思維模式。原先大家認為事情本來就是如此,但現在知道真相可能並非如此。一件事情,當連續問自己為什麼時,就能尋根究底找到真相。


突破思維瓶頸後,大家變得開闊起來,開始願意去探尋事物的真相,整個團隊開始活躍起來。所有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學習和踐行中華文化帶來的。


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郎朗:激情燃燒的歲月

郎朗和志願者在學習會現場




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


2019年春節回家路上,回想自己一年來的收穫。這一年的成長,超過我以往五十多年的成長。


記得剛去四合院時,自己的心是特別“虛”的,一年過去我才明白,是因為事情沒有做實。事情做實時,內心就是實的。明白這點後,我的心是那麼篤定。


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五天,我就想自己能做點什麼。一個念頭一閃而出,是不是可以再做一場學習會?


我馬上行動,第二通電話就聯繫上了無錫著急人,對方爽快答應。短短几天時間,找會場、佈置、志願者邀約學員……兩百多人的學習會如期進行。我發現,當一件事在道上時,會吸引很多善緣。


春節期間,我們與高管開會,重新梳理公司流程,尋找客戶痛點。


新能源鋰電池行業是純粹的自動化,客戶投資一般會在幾十億到幾百億之間甚至更大,投資這麼大,著急投產完全可以理解。每次安裝現場都是交叉施工,所以隱患也特別大。往往基建還沒有完成,各種生產設備已經在安裝,現場特別亂。這是我們的“痛”處,也是客戶投訴最多的地方,但這也是一個著手處。


於是,我們制定出整套辦法,採用失效模式進行分析:讓一顆螺絲不掉在地上,有多少個影響因素?最後竟然找到四十多條,其中大多是人的問題。


管理問題,其實是人的問題。我們開始召集項目經理,舉辦學習會,半天時間都是用來反省。開始反省後員工發現:原來自己真的沒有自己想象得那麼好。這樣下來,員工能量得以提升。接下來,我們開始培訓員工技能,再用兩天時間做線下實戰。


我們邀請外包伙伴,安裝隊老闆一起學習明心淨心,建設最美家庭。安裝工人大多是農民工,常年在外,家庭也多半不幸福,但他們內心其實渴望變好。


學習後,一位安裝隊老闆激動地說:“我沒想到還有這麼好的課,我這輩子還能上到這麼好的課!我不知道原來我也是可以的!”從他的眼神裡,我讀到了渴望,對幸福的渴望。


我承諾,每個工地開工前,都要做一次三小時工作坊,現在已經開始實施。這個痛點如果能解決,不僅能讓自己成長,而且能幫到客戶,甚至利益整個行業。心中真裝下客戶,真的能心生萬法,應變無窮。


董事長的境界和格局有多高,

幹部員工就有多好


以前,我總覺得自己的格局和境界比員工高,我擔心自己從四合院回到企業,和大家不在一個頻道。從前,我是“董事長自己有病,卻讓員工吃藥”。但事實上,董事長自己有多高時,幹部員工就有多高。


因為做志願者,今年並沒有多少時間顧及公司,但處理公司事務時我發現:


1.越來越相信明心淨心、行為作用與反作用。以前面臨很多事情,自己會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現在,我會快速做出決定,不再糾結,省了很多時間,效率提高了

2.授權下屬,當我用信任的眼光鼓勵員工時,他們也回饋給我同樣的眼光。事實證明,很多時候幹部員工他們幹得比我還好。


公司很多工程師都是剛剛大學畢業的90後,有性格,也有個性,很多是剛接觸甚至沒有接觸過中華文化。今年春節,看著這群90後我就想:要怎麼引領他們?怎麼和他們打成一片呢?


一天,正是工作間隙休息時間,大家在爭搶吃零食,場面熱鬧,我放下包,立馬過去跟大家一起搶零食吃,一邊吃一邊聊。大家看見我,從開始的驚訝,到後來的驚喜,我們聊得特別開心,小夥子們也願意跟我掏心,就這樣,我們打成一片。


四合院APP“百日成長計劃”推出時,我就想著一定要帶這幫小夥子一起學習。但在我還沒顧上時,小夥子們一個個都已經悄悄報了名。他們一臉歡笑地看著我的那一刻,我的幸福從內心流淌而出。

我發現,當我願意讀懂員工時,他們也願意讀懂我。


每天早上,我們用28分鐘時間聽音頻,再用一天時間在工作、生活中踐行。這樣持續下去,一百天、一千天,我們的生命將得到不可限量地成長。


沒有人不想好,只是因為不知道、不明白。今天的他們,就是曾經的我們。因為學習了中華文化,我的生命變得如此充滿力量。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的家庭更幸福,事業更興盛。所有這一切,都源於自己這顆心。


2019年,我幾乎不在公司,但公司業績整體翻了一番。


兩年學習我發現:當我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家人時,家人也在用欣賞的眼光看我。彼此欣賞,家庭想不幸福都難;當我用欣賞的眼光看世界時,我發現世界是這麼美好。一念心開,開心自在,每個人心中,都有無盡無盡的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