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白宮經濟顧問週日表示,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導致的美國經濟停滯是一個歷史性的衝擊,有可能將4月全國失業率推高至16%甚至更高,並需要更多刺激措施以確保強勁反彈。

“情況真的很嚴重,”特朗普顧問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一檔電視節目上表示。

“我認為這是經濟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大的負面衝擊。失業率將接近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水平,”哈塞特補充說。

美國各地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而進行的封鎖已經重創了經濟,企業關閉,失業率急劇飆升。

自3月中旬以來,已有創紀錄的2650萬美國人申請了失業救濟,零售、房屋建築及消費者信心等數據都大跌。

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測,第二季度美國GDP將萎縮近40%,第三季度失業率將達到16%。即使到明年,失業率仍將平均處在10%以上。

“我認為下一次就業報告公佈時失業率可能會跳升至約16%,甚至更高。”哈塞特在白宮對記者表示。該報告將於5月8日公佈,提供4月就業統計數據。他補充說,第二季度美國GDP的變化將是一個負值,而且是一個“較大的數字”。

“我認為接下來的幾個月將看起來很糟糕。你會看到數字像我們以前看到過的一樣糟糕,”哈塞特在評論經濟數據時表示。“我們將需要制定非常周到的政策,以使人們再次感到樂觀,”哈塞特補充說。

哈塞特說,特朗普的顧問們希望制定一份有著五到六個建議的清單並提交國會,以幫助避免“經濟大屠殺”。

“我相信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周內,每個人都會齊心協力,制定一個計劃,為我們提供最大的V型復甦機會,”哈塞特表示。

歐美防控新冠病毒的措施收緊後,經濟受到明顯衝擊,失業率大幅飆升。但從我國情況來看,一季度失業率相比去年年底僅小幅增加,和其他指標反映的經濟狀況明顯背離。就業和經濟背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何有效觀測我國的失業狀況?我國目前就業壓力究竟有多大?失業問題反過來會如何影響經濟?我們對失業問題進行了一些測算。

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

摘要

1、我國失業率和經濟形勢明顯背離。美國、歐元區的失業率都和經濟週期有明顯的負相關關係,而我國的兩套失業率指標和經濟週期的相關性都不高。我國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至5.9%,相比去年年底僅上升了0.7%,與其他各項經濟指標的大幅下滑不太匹配。

2、兩套失業統計:都需要大幅改進。城鎮登記失業率僅僅將在政府部門登記、並符合失業條件的人員統計為失業,存在明顯漏算。而調查失業率沒有很好的處理農民工的失業統計問題,也有很大改進空間。例如一季度調查失業率上升幅度很小,但我國農民工外出務工數同比減少了超過5000萬。

3、失業率到底多高?或在20%附近。我國就業總體更加偏重第三產業,並且個體經營戶佔了很大部分,疫情中個體經營戶受影響較大。再考慮到服務業和可選消費需求的低迷,外需的大幅衝擊,根據我們的測算,目前我國新增失業人數可能已經超過7000萬,對應的失業率大概在20.5%。

4、乘數和連鎖反應:沒有必然的V型反彈。我們對經濟的恢復進度應該有足夠多的耐心,經濟活動“暫停”容易,但從“暫停”到“重啟”、再到恢復正常,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濟疲弱期間帶來的收入減少、企業破產、失業增加等諸多問題,都是有乘數效應的。更何況,當前新冠病毒疫情如何演繹、醫學上何時能夠戰勝病毒,都是有很大不確定性的。

1

公佈失業率和經濟現狀明顯背離

理論上來講,失業率和經濟週期應該是密切負相關的。當經濟週期向上時,生產擴張加快,就業機會增多,失業就會減少;當經濟週期向下時,生產活動放緩,就業機會減少,失業隨之增加。所以美國、歐元區的失業率都和經濟週期有明顯的負相關關係,而且由於勞動力市場的剛性,失業率的變動經常滯後於經濟週期。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我國的就業統計有兩套方法,一套是針對企業的城鎮單位就業人數統計,其中非私營企業通過填表上報就業情況,私營企業和個體經營者按照抽樣調查上報,城鎮登記失業率主要基於這一套數據測算得出。另一套是針對居民的城鄉家庭就業狀況統計,對抽樣家庭及成員進行問卷調查,城鎮調查失業率主要基於這一套數據得出。

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兩套失業率指標和經濟週期的相關性都不高。過去20年不管經濟週期怎麼變化,我國的城鎮登記失業率先是大幅上行,後小幅下行,沒有表現出與經濟週期有特別緊密的關係。2018年開始發佈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波動非常小,基本維持在5.0%上下的窄幅區間,似乎我國的就業狀況相對獨立,受到經濟下行的影響並不明顯。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例如,我國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至5.9%,相比去年年底僅上升了0.7%,與此同時,我國其他各項經濟指標都出現了大幅下滑。1季度GDP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超過1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下滑2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下滑22個百分點,出口下滑15個百分點。失業率的表現和其他經濟指標出現了明顯的背離。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2

兩套失業統計指標均需改進完善

之所以看似失業率和生產活動沒有關係,是因為我國現有的失業率統計指標並不能很好的刻畫真實的失業狀況。例如城鎮登記失業率僅僅將在政府部門登記、並符合失業條件的人員統計為失業,而未到政府部門登記或者不符合失業條件、但同樣渴望在城鎮工作的失業人員,並沒有納入到失業統計。所以城鎮登記失業率對失業人員的統計存在明顯漏算,一般也很少被業界當成參考指標。

我國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比城鎮登記失業率確實有所改進。一般國際上通用的對失業率的統計,都是基於對家庭的抽樣問卷調查,例如美國的CPS調查,然後將渴望工作而沒有找到工作的樣本視為失業,將渴望工作而找到了工作的樣本視為就業,以此來計算失業率。我國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的統計方法,基本上與國際上的這一通用方法相接軌,確實比登記失業率更完善。

但由於我國的特殊國情,農民工群體非常龐大,城鎮調查失業率並未真實反映農民工失業的問題,導致在刻畫失業狀況方面也存在明顯缺陷。具體來說,在城市有工作時,農民工屬於工人;在城市失去工作後,農民工可以回到農村做農民,兩種狀態下都有工作可以做,農民工可以說並不存在統計意義上的失業問題。

而事實上,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農民工可能希望留在城市繼續工作,但因為無法找到城市的工作而被迫回到農村當農民,這其實也屬於失業。在這個過程中,土地就相當於農民工的失業“保險”,作為農民獲得的收入相當於失業保險的補償。

而當前針對城鄉家庭就業狀態的抽樣調查,是將在家務農也作為就業的,農民工從城市回到農村並不會被作為失業來對待,這確實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根據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8年我國有2.9億農民工,其中外出進城的農民工有1.35億,再加上純粹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2億左右的農民,進城的農民工+留在農村的農民合計就有3.35億,佔到我國全部就業人數的40%以上,如果這一塊群體的失業沒有很好的納入統計,調查失業率的統計也是存在缺陷的。

例如,根據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今年1季度我國農民工外出務工數只有1.2億,比去年同期減少了超過5000萬,其中有部分是無法在城市找到工作、而“被迫”在家務農的,可能並沒有納入到任何口徑的失業率統計中。

所以,我國兩套失業率統計方法,其實都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3

國際通用的失業率或在20%附近

為了瞭解我國的就業現狀,我們不妨估算一下真實的失業率,但在此之前,我們要聲明,所有的估算均需要做出一些假設條件,而假設條件也會對估算結果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所以我們的估算結果僅供參考。同時也要聲明,我們對於經濟短期因新冠病毒而面臨的巨大困難的看法,並不改變我們中長期看好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信念。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國的就業現狀。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截至2018年末全國總共有7.8億就業人員,其中第一產業2億,第二產業2.1億,第三產業3.6億。二三產業的5.7億就業中,個體經營戶大概有1.5億,其餘為法人單位就業。

在1.5億個體經營戶就業中,有1.2億集中在第三產業,佔第三產業整體就業人數的37%,這一比例遠高於第二產業的13%,其中又以餐飲旅遊(76%)、居民服務(75%)等行業佔比尤其高。

在疫情防控期間,服務業和非必需品消費需求都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即使到現在,我們跟蹤的諸多高頻指標還遠遠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相比法人單位就業,個體經營戶就業受到的影響可能是更大的。社會消費品零售中餐飲收入在1季度下降43%,另外嘩啦啦統計的全國餐飲訂單目前僅恢復到往常的6成左右。參考上述數據假定個體經營戶有30%處於停業或關門的狀態,那麼個體經營戶就新增了4500萬失業。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法人單位就業方面,也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根據第四次經濟普查以及勞動統計年鑑數據,受衝擊較大的服務業,包括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就業大約有9300萬,1季度GDP中批發零售同比下降17.8%,交通運輸下降14%,住宿餐飲下降25.3%,參考上述數據假定受衝擊較大的服務業就業群體中有15%正處於失業狀態,那麼服務業中的法人單位新增失業(除個體經營戶就業之外)有1400萬。可選消費相關製造業比如汽車、文娛、傢俱等,就業人口約1400萬。1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中可選消費比如傢俱汽車等耐用品同比下降26%,珠寶娛樂同比下降33%,參考這一數據,假定這部分群體10%處於失業狀態,那麼可選消費製造業新增失業為140萬。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外需下滑對製造業就業的拖累也不容忽視。根據中國全球價值鏈課題組的測算,2018年我國每百萬美元貨物出口可產生40個就業崗位,1-3月我國出口累計同比下降13%,那麼出口走弱帶來的失業約為1000萬。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將我們測算的失業人數加總,我國真實失業率或已達到20%以上。目前新增失業人數可能已經超過7000萬,這也能解釋為什麼1季度會有近5000萬外出務工人員的縮減,而新增7000萬失業對應的失業率大概在20.5%。當然,如果我們將農民工在農村務農也視為就業的話,顯示出的失業率可能就是在6%附近。

我們這種測算的背後,可能存在高估失業率的因素,例如出口下滑帶來的失業可能和必需品消費下滑帶來的失業有小部分重疊,以及企業可能存在“減產”不“減員”的情況。但也存在低估失業率的因素,例如未考慮失業增加帶來的乘數效應和連鎖反應,很多行業的失業沒有納入到估算中來。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4

乘數和連鎖反應:沒有必然的V型反彈

居民收入減少、失業增加,首先衝擊的就是消費需求。從最新公佈的數據來看,1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名義正增長0.8%,相比之下消費支出則大幅下降了8.2%。從消費支出細項上看,食品菸酒以及居住支出相對剛性,保持了小幅正增長,其他開支如文化娛樂、生活服務等可選消費均大幅下降。

對相關行業的從業者來說,這些消費需求的下滑又意味著是收入和盈利的進一步下降,所以收入減少、失業增加的影響都是有乘數效應和連鎖反應的。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而且收入的下滑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可能存在滯後效應。1季度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經營收入下降了7.4%,工資收入反而增加了1.2%。進一步梳理各省情況還會發現,經營性收入佔可支配收入比重高的省份,1季度中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的幅度也更大。

由於經營性收入更多反映的是個體經營活動的狀況,當前居民收入的下滑,或更多反映的是個體經營戶遭遇失業後的收入下降。1-2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8%,而隨著法人企業經營壓力的增大,工資或員工數量的調減也會到來,居民工資收入的下降可能會體現得更為明顯,對經濟需求的影響也會陸續體現出來。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就業壓力若增大,本來就處於下行趨勢中的房地產市場會加速調整。根據央行和社科院公佈的數據,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居民負債接近一半,揹負按揭貸款的居民遭遇失業問題後可能面臨斷供風險。根據惠譽的統計,居民貸款延期交款比率在2-3月出現了明顯上升。另一方面,收入預期的下降也會削弱居民購房需求,目前全國30大城市成交面積僅恢復至往年同期的8成左右。

過去幾年中小城市房地產的過度刺激,導致需求空間被大量透支,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總體處於均值迴歸的下行通道中,居民收入減少、失業增加,勢必會加速這一過程。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房價的調整,居民財富縮水,也會壓制消費需求。我國3月百城房價環比下跌城市數量進一步增加,尤其是上海房價環比下跌了5.9%,僅次於丹東(-8.6%)和福州(-7.2%)。不僅如此,百城房價統計的二線城市中也有將近50%的城市房價環比在下跌。我國居民財富有六七成配置在房地產相關領域,房價調整對消費的影響不容忽視。

美國失業率接近大蕭條時期,2650萬人要救濟!中國實際失業率有多高?失業統計需大幅改進

所以我們對經濟的恢復進度應該有足夠多的耐心,經濟活動“暫停”容易,但從“暫停”到“重啟”、再到恢復正常,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濟疲弱期間帶來的收入減少、企業破產、失業增加等諸多問題,都是有乘數效應的。就像經常去的店鋪可以一夜之間完成關門,但要想讓老闆們重新開門開店,確實需要考慮的問題會更多。更何況,當前新冠病毒疫情如何演繹、醫學上何時能夠戰勝病毒,都是有很大不確定性的。

來源:財聯社,新浪網,lixunlei07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