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曾經為什麼要追隨蘇聯?

紅燒hc


古巴導彈危機紀實。1962年10月中旬,華盛頓的美國情報官員在進行例行情報資料分析時,從飛臨古 巴上空的U—2飛機所拍攝照片中發現了問題。他們確認,蘇聯正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西 南的聖克利斯託瓦爾修建基地,部署中短程導彈和運載核武器的伊爾-28重型轟炸機。 從這些基地發射的導彈,可以擊中從秘魯利馬到加拿大哈得遜灣的大多數美洲重要城 市。對此,美國政府作出了強烈的反應。10月22日美國東部時間晚上 7點,肯尼迪總 統在白宮他的書房裡,向美國和全世界發表廣播講話,通告了蘇聯在古巴部署核導彈 的事實,並指出,這一“秘密、迅速和異乎尋常的導彈設施”是“蓄意的挑釁和對現 狀作出的毫無道理的改變,是美國不能接受的”。因此,美國一方面公開向蘇聯發出 警告,要求蘇聯從古巴撤出其中短程核武器,同時以美國海空力量在加勒比海的廣大 海域對古巴設立了海上封鎖線,進行所謂的“隔離”。就這樣,在當時世界兩個超級 大國——美國和蘇聯之間爆發了一場危機,將整個世界帶到了核災難的邊緣。

古巴——美國後院的一根芒刺

拉丁美洲是美國的後院。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 早在19世紀前期,美國人就高舉起門羅主義的大旗,高喊著美洲人的美洲的口號, 經營著美國人的美洲。 古巴,與美國隔海相望,近在咫尺。19世紀末美西戰爭後,古巴於1898年獲得了 形式上的獨立,但是,實際上它還是美國控制下的半殖民地。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掌 握著古巴的經濟命脈,操縱著一屆又一屆的親美政權。1952年上臺的巴蒂斯塔政權便 是其中的最後一屆。在巴蒂斯塔統治時期,兩國無論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有著密 切的聯繫。政治上,當時巴蒂斯塔所領導的是典型的親美獨裁政權,在美洲乃至世界 重大問題上唯美國之命是從;軍事上,美國在古巴佔有關塔那摩海軍基地並派軍事代 表團對巴蒂斯塔進行軍事援助,反對古巴革命;兩國經濟上的聯繫更是至關重要。當 時,美國是古巴最大的貿易伙伴,美國是古巴糖、菸葉和鎳等原材料的主要進口國, 古巴則從美國進口大米、汽車和家用電器等。同時,古巴公用事業的 80%,採礦業的 90%,牧場的90%,石油提煉工業的幾乎100%,公共鐵路的50%,製糖業的40%以及所有 銀行存款的 25%都掌握在美國人的手中。1950~1960年,美國對古巴的國際收支順差 達數十億美元。 1959年 1月,古巴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巴蒂斯塔獨裁政權,成立了古 巴共和國。當時32歲的菲德爾·卡斯特羅出任總理。新政府並不希望同美國把關係搞 僵,在對外政策上一度採取了比較剋制的溫和態度。當年 4月,卡斯特羅即對美國進 行了首次訪問。但是,兩國關係並未因此而形成穩定的基礎。其主要原因在於美國政 府無法掩飾其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本性。由於擔心革命後的古巴難以控制而後院起 火,動搖美國在拉丁美洲的統治基礎,他們一再對古巴新政權表現出強硬、傲慢而無 禮的態度。就在美國對古巴採取強硬政策的同時,不甘遭受欺辱、堅持古巴獨立自主 立場決不妥協的領導人在思想和策略上都進行了調整,使其國內政策也發生了向左轉 的傾向,頒佈了土地改革法,沒收和重新分配土地,不久,又實施了國有化法,這些 舉措不同程度地損害了美國殖民者的既得利益,美古關係從此開始惡化。 1960年 3月,艾森豪威爾總統指示中央情報局制定一個推翻卡斯特羅的秘密行動 計劃。5月,古巴同蘇聯恢復了外交關係。7月 7日,美國國會授權艾森豪威爾總統削 減了古巴食糖的進口定額,試圖以此卡住古巴的經濟命脈。7月10日,赫魯曉夫宣佈, 蘇聯同意購買鑑於美國削減古巴食糖進口定額而多出來的全部70萬噸食糖。古巴在政 治上和經濟上開始倒向蘇聯。1960年秋,在聯合國大會上,卡斯特羅慷慨陳詞,他面 對坐在大廳裡的美國人說,是你們促使我們尋求新的市場和新的朋友,它們就是蘇聯 和社會主義世界。在這之後,我們就開始對社會主義產生了興趣並開始研究它。我們 得出了結論:離開社會主義我們就無法改造古巴。這是你們美國人教會我們這樣做的。 不僅如此,事實上,就連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領導人,甚至包括堅決反對卡斯特羅的 墨西哥總統洛佩斯·馬特奧斯也都認為是美國迫使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倒向了蘇聯。 即使這樣,在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下,位於加勒比海美國傳統勢力範圍內的一個小 小島國公然與美國的主要對手蘇聯發展密切的政治、經濟甚至潛在的軍事關係,還是 使美國感到如芒在背。1961年1月5日,美國宣佈同古巴斷絕外交關係,4 月17日,美 國中央情報局又策劃支持1000多名僱傭軍在古巴的吉隆灘登陸,企圖通過武力顛覆古 巴共和國。這一行動失敗後,美國一方面並未完全放棄對古巴的武力威脅,另一方面, 對古巴政策又轉向了經濟上的全面制裁和禁運,把一個完全依靠生產和銷售糖類來維 持國計民生的國家嚴密地封鎖起來,企圖通過卡斷經濟命脈來扼殺年輕的古巴共和國。 與此同時,赫魯曉夫為了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企圖在拉丁美洲尋找立足點,與 美國進行對抗。為此,他逐步加強了對古巴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古巴導彈危機就是在 這種背景下發生的。





曉曉曉


古巴是北美洲加勒比海的一個島國,明明離美國更近,為何去追隨蘇聯?

二戰結束後,作為主戰場的歐洲滿目瘡痍,暫時退出了爭霸的舞臺,蘇聯和美國成為超級了大國,前者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大老哥,後者是資本主義的領頭羊,為爭奪霸權;兩國紛紛“拉幫結派”,華約和北約應運而生,這也標誌著兩極格局的形成。

很多國家二戰後才獨立,為了謀求發展,就意味著要站隊。當時古巴剛剛推翻君主專制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這裡不得不提被譽為古巴國父的“卡斯特羅”,他是古巴共產黨和古巴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古巴的武裝革命在他的領導下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權。

蘇聯和美國對峙的幾十年時間裡,為了避免大規模戰爭爆發,所以一直採取軍備競賽,外交競爭,局部代理戰爭的方法來爭奪世界霸權。在這個階段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最多時候兩國加起來核彈頭超過六萬枚,足以摧毀地球幾十次。

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雷神導彈和朱比特導彈,蘇聯的工業中心完全被核彈頭包圍。古巴共和國亦於同年建立,國內的資本主義迅速遭到清洗,美古兩國關係惡化。1960年的“勒庫布爾號事件”促使古巴和蘇聯恢復了正常的外交關係,隨著兩國貿易往來愈加密切,美國忌憚古巴會威脅到美國的安全,故於1961年宣佈和古巴斷交,並派轟炸機對古巴本土進行轟炸。古巴不得已向蘇聯求救,而當時蘇聯正想著怎麼扳回一城,古巴的求救剛好給了蘇聯一個機會。

1962年,蘇聯用商船偽裝向古巴運送核彈和轟炸機,待到部署完畢之後,古巴的核彈發射場被美國發現,古巴導彈危機發生。美國總統肯尼迪迅速向全世界發表聲明:認為這一行動是蘇聯對美國的挑釁,美國本土收到嚴重威脅,美國不能接受。接著就下令封鎖了古巴海域,並集結部隊進入戒備狀態,戰爭一觸即發。最後蘇美兩國領導人交涉,蘇聯撤走導彈,而美國也解除對古巴的封鎖,一場世界級別大戰才就此平息。


痴語呢喃1988


還不是被美國給逼的。

古巴曾經是美國從西班牙那裡搶來的殖民地,然後自己沒精力管理,就扶植了一些親美政權,然而到了巴蒂斯塔時期,施行軍事獨裁,搞得古巴民眾苦不堪言。

在古巴革命推翻巴蒂斯塔後,由於採取了一些激進的改革措施,將美國在古巴的果品公司等資產收歸國有,這就觸犯了美國的利益,於是便以中央情報局為首,意圖顛覆古巴新生政權。

1961年,在美國支持下,古巴流亡分子們組成一支1500人的僱傭軍,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玀灣登陸入侵,結果遭到了可恥失敗。這讓美國蒙受了政治軍事上雙重打擊。

這麼小的國家都沒能拿下來,讓美國很是不甘,由此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經濟封鎖。作為主要創收產品的蔗糖,被大批積壓在倉庫中,而那些急需物資也因封鎖無法進入古巴。

美國的這種咄咄逼人,令古巴十分擔心,當時全世界只有蘇聯有能力抗衡美國,理所當然成了古巴的唯一選擇。對於正愁找不到機會打擊美國的前蘇來說,古巴遞來的橄欖枝好比“困了送枕頭”,雙方一拍即合。

不僅包圓了蔗糖,前蘇還將導彈部署在古巴,這相當於在美國後院埋了顆定時炸彈,想想吧,幾十枚核彈頭對著自己腹地的大城市,那該會是何種感覺?

在美國的戰爭威脅下,前蘇不顧古巴強烈反對撤出導彈,古巴一下被“架空”了,成了雙方爭奪霸權的籌碼。但是“反美大船”好上難下,古巴也只能繼續倒向蘇聯,以得到其保護。

對於古巴來說,追隨蘇聯既是不得已,也是當時情況下的必須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