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後,一家三口的睡姿能夠折射出父母的育兒心態,準確度很高

文|文兒

當孩子呱呱落地之後,一個家庭會平添出很多幸福和快樂。但同時呢,身為人父人母的寶媽寶爸,身上也多了一份責任和義務。照顧孩子是一個辛苦的過程,不僅要時刻關注他身體發育狀況,還要緊緊盯著他的衣食住行,為他打理好生活中的瑣碎小事。

父母照顧孩子,可能白天還好,但是到了晚上,人精神狀態容易鬆懈,照顧孩子很容易出現紕漏。所以,孩子出生後,夜裡對於孩子的照顧,一定是重中之重。從父母夜晚對孩子的照顧,能反映出很多東西。一般,有孩子後,一家三口的睡姿,完全能夠體現父母的育兒心態,準確度很高。

有孩子後,一家三口的睡姿能夠折射出父母的育兒心態,準確度很高

有孩子後,孩子睡在爸爸媽媽中間,折射出父母想給孩子雙重保護

有孩子後,如果一家人經常出現的睡姿是,孩子睡在爸爸媽媽中間,一家人呈“夾心餅乾”狀。這種睡姿,傳遞出來的育兒心態,是父母以孩子的安全為重,想要給孩子雙重的保護。父母睡在兩側,防止夜裡孩子不小心滾下床,磕到碰到。孩子在這種睡姿的保護下,身體上得到保護,也容易變得很有安全感。

但是,正是父母對孩子這種小心翼翼的保護,其實也給孩子帶來的潛藏的危險。比如,給孩子過多的保護,會影響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形成,變得太過依賴爸爸媽媽。所以,採用這種睡姿的家庭,避免給孩子過多的愛、過於周全的保護。

有孩子後,一家三口的睡姿能夠折射出父母的育兒心態,準確度很高

有孩子後,孩子睡在爸爸或者媽媽一側,折射出父母有一方主導育兒

有孩子後,如果一家三口的睡姿以“孩子睡在爸爸或者媽媽一側”為主,傳遞出來的父母育兒心態是,在家庭育兒中,爸爸或者媽媽有一方主導著育兒,另一方起輔助育兒的作用。在這種睡姿中,爸爸和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分別扮演著自己的角色,避免了給孩子過度的保護,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但是,父母有一方和孩子親密接觸的機會少,可能會影響親子間的感情。甚至,父母中有一方無意識當中,弱化了自己育兒的責任。所以,父母雙方的育兒心態,可以暫時是以爸爸或者媽媽為主,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是要警惕“喪偶式育兒”的出現。

有孩子後,一家三口的睡姿能夠折射出父母的育兒心態,準確度很高

有孩子後,孩子單獨睡小床,爸爸和媽媽同睡,折射出注重培養孩子獨立

有孩子後,如果一家人的睡姿是,孩子單獨睡小床,爸爸和媽媽同睡。說明,父母注重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給孩子的教育更加嚴格。雖然孩子身體方面的安全重要,但是心理方面的成長,父母也非常看重。這種睡姿的好處確實能夠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還不會影響夫妻間的感情。

但是,父母通過不讓孩子有機會過度依賴自己的方式,去鍛鍊孩子,也要注意孩子心理上的變化,不要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產生隔閡,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