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寒冬裡,我創業的第一年

文/編劇小哥

字數:4335

閱讀時間:12分鐘

時光飛快,轉眼已經跨到2020年了。過去一年是我開始運營自己的小小工作室的第一年,有很多收穫。

2012年我寫微電影和電影,2013年開始寫電視劇。經過很多坎坷,到2018年終於有自己參與編劇的電視劇被拍攝出來。


編劇這行,一般有了還不錯的作品,很多編劇就會去上海註冊工作室,用來走稅,而上海有稅收的優惠政策。核定徵收:不管收入多少,是賺了十萬還是一百萬,只要交固定的稅點給稅務局就行。


2018年5月份,我開始註冊自己的影視工作室。

我以為春天要來了,結果卻迎來了影視寒冬。生活總是走著走著突然拐個彎。


就在我註冊工作室的過程中,某冰的事件引發了稅務風暴。

這種方式引發了行業震盪,霍爾果斯(該地有影視稅收的優惠政策)的影視公司開始瘋狂註銷,一時之間當地報紙登滿了註銷告示,等著註銷的公司還大排長隊。


加上大環境不好,影視行業一時之間急凍。上海的影視工作室也都從核定徵收改成查賬徵收,稅率一下子增加了很多。


影視寒冬裡,我創業的第一年


代辦建議我,可以考慮註銷。我想,為了辦這工作室,從北京跑去上海兩趟,還一個項目沒做,就註銷工作室(註銷又要花錢),等於什麼都沒幹,一番折騰,近萬塊打水漂,這也太莫名其妙了吧。

於是,我還是硬著頭皮註冊完了。不過一直放著,沒有正式開始運作。19年做好了工作室PPT,見到資方就發給對方。

工作室的第一個項目

2019年年初,工作室幸運地接洽到第一個劇本項目。稿酬比較可觀。寒冬之下,能接到這項目,不容易。資方是個上市公司,看到了我的簡歷,比較中意我。


第一次將劇本項目抗在肩上,才發現原來主筆編劇的擔子這麼重,要負責的事情比單純的組員編劇多很多。


影視寒冬裡,我創業的第一年


1、與資方溝通、談判、博弈

和資方的責編和老總不斷溝通,進行博弈和談判。

不喜歡看合同的我,需要一遍遍看合同,字斟句酌,比寫劇本還費勁還小心。有些條款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雙方不斷磨合,合同改了多個版本,最終的合同雙方都滿意。


2、尋找靠譜合適的編劇,組建編劇團隊

這個劇本項目是某種特定的類型,寫作難度不小,我的好友編劇裡沒有很合適的,所以發動了很多朋友找合適的編劇,並且在Boss直聘上發表招聘信息。

影視寒冬下,簡歷如雪片般飛來。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下到剛成年,上到中老年;有海歸,也有本土;有博士,也有專科;有做編劇本職的,也有做銷售的;有海外或者北大名校,也有不知名的屌絲學校;有沒怎麼寫過的,也有很早開始創作、作品已經播出的。


以前我都是求職者的視角,第一次以招聘者的視角看著形形色色的人,才更明白些自己這些年在這個都市在這個行業的位置。換我自己去招人,不看作品,我也會比較傾向名校、海歸、學歷高的。

現在看,我這樣非科班普通大學的小白來北漂,在影視行業來看,是天生的底子薄弱。北京優秀的人太多太多,我可能最大的優點是能死皮賴臉地堅持吧。


看完簡歷後,就是看對方作品。我不知道其他公司招聘會不會真的看應聘編劇的劇本,我是真的會一一去看,來判斷對方水平。有些編劇雖然是知名專業院校畢業或是有不錯的播出作品,但是劇本寫得有點水啊。


因為之前拍攝的電視劇的編劇組就是四個人,兩男兩女。這次我也覺得兩男兩女是很合適的搭配,既有女性編劇負責情感戲份,又有男性編劇編寫懸疑情節,四個人的思維也比較多元發散。同時,也不至於人太多,讓劇本統稿難度過大。


編劇上,這個項目,我比較傾向年輕一點的編劇。老編劇經驗多,但思維可能不太能跟上時代,現在的影視劇講所謂“網感”,年輕化。新編劇接受新事物比較快,思維也比較活躍。各有利弊吧,我個人在這個項目上比較傾向年輕編劇。我也不大傾向博士編劇,會感覺博士適合搞理論,當然行內我知道有很厲害的編劇、導演就是博士。這隻能說是我個人的刻板印象吧。


最後組起的四人團隊是三個85後,一個90後。85後這批編劇,已經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和編劇積累,同時也能跟上現在的潮流,正當壯年。90後提供更年輕一代的觀點和視野。我還是比較滿意這個組合。


當然,我也看到,在招聘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一些基於刻板印象的選擇,關於年齡、性別、學歷。還是要在具體的接觸和看對方作品後,做進一步的判斷。


然後我和組員編劇一一簽訂合同,最後給的稿酬我認為是公道的。


3、帶領編劇團隊推進項目,保證質量

劇本創作的大致流程是

a、先和資方溝通,溝通得不錯,資方會讓編劇出一個編劇闡述或者創作思路的稿子,兩千字左右。


b、和編劇組員在咖啡廳裡開展頭腦風暴,初步建立該劇的方向、脈絡和架構。也有一些不錯的創意閃光點。


c、創作思路資方很認可和滿意。簽訂合同後,前去採風,得到一手資料。

d、正式進入大綱創作。在咖啡館裡一起頭腦風暴,然後四個人各自回去創作,我對其他三名編劇的稿子提出修改意見和統四個人的稿子。同時編劇團隊與資方開會,根據資方意見進行調整、修改。

影視寒冬裡,我創業的第一年

(咖啡館裡白天聊到黑夜,吃個晚飯繼續聊)

4、為三方考慮:資方、組員,還有我自己

我一位做編劇經紀的朋友跟我說,我這種不好做,因為處在中間位置,一頭是資方,一頭是組員。兩頭負責,也可能兩頭擠壓。之後確實出現了這種情況。

即使知道資方不太靠譜的情況下,我仍然全力以赴,按照正規項目操作,儘可能做到最好。


a.我給資方提交的字數大大超過了合同規定,因為想著合作不必計較太多,互相信任,把項目推進是關鍵。

b.我給組員編劇的稿費可以說是超過了行規。

當時和資方簽完合同,資方定金打了過來,在資方的催促下趕著要出大綱。我立即和另外三名編劇籤合同,其中一名編劇突然說比例太低,不想繼續。

首先,資方給的定金比例雖然低了點,但在嚴冬之下,有定金也是不錯的。

其次,從行業項目操作上來說,資方給我的比例,我轉而按照同樣的比例支付給組員編劇很正常。

再次,整個項目一開始我就是保持透明,資方組員也都是見過的,稿費和比例也都是說好的。我會給的比例,她也是清楚的。


當然,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合適,就沒堅持,態度還行。

因為我哪怕覺得項目不太靠譜,但我對自己作品的強迫症,還是會讓自己儘可能弄好,我不想找個編劇,卻用勉強敷衍的心態來做這個項目,那肯定做不好。

他不堅持,那我想了想,就跟他說,給你加比例,把項目做好。然後我想對編劇都一視同仁,又給另外兩個編劇也提高了比例、加了錢。其實另外兩名編劇對定金的比例和稿酬都沒有異議(給其中一個編劇加錢她還退回我一部分),我本來只要給這個編劇加點錢就好了。


如果一開始她提出超過資方給我的比例,那我根本不可能選她合作。臨時來這麼一出,讓人挺不舒服的。

在給她定金的時候,要她認真做好項目,她保證了。後來合作還算順暢,時間長了她又開始敷衍,對她的稿子提出了修改意見,竟然默認我去給她改稿子。

綜合考慮這一路她的表現,準備把她開了。說了一通後,她態度還行,決定算作一次警告,如果再有下次就解除合同。


或許找搭檔就像談戀愛,完美的戀人很少,有一個磨合的過程。

資方的狀態,也會影響到編劇們的狀態。這個資方呢,咳咳,一言難盡。


當然我願意相信這三個組員編劇的人品都是ok的,只是這個編劇在這個項目的做事方式我是不認同的。


忙活這個項目我花了很多精力、時間,扣掉公司運營成本、超額比例支付組員編劇稿費、給幫忙談合同和出創作思路的編劇好友辛苦費,這個項目沒賺到什麼錢。


c.因為自己承擔著這個項目劇本的最大責任,我全心撲在這個項目上,不敢去做其他太分心的活,也錯過了一些機會。


因為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成事,能把項目做成對大家都有好處,不必計較一城一池得失。做這個項目我也更明白當初坑我的某編劇的心態,其實我按照他那樣操作是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利益,但我不是他。


5、項目擱淺了

資方比較猶豫,沒有推進項目的決心,大環境也是關鍵原因。

這個項目還不錯,實在有點惋惜。我對這個項目是很有感覺的,蠻有信心能夠做好,做出美劇的質感。人物在我心中,我腦中很有這個劇的畫面感,很酷的那種。大綱其實已經做到接近分集的程度了。


雖然項目擱淺,但還是很感謝有這個項目,從各方面鍛鍊了自己的能力,也讓我意識到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足,以後會加以改善,讓自己的處事和專業更成熟。

關於公司運營


想辦公司,一般會找代辦,上海的代辦註冊的費用也就一兩千。最好是代辦註冊和代賬是一家公司,這樣可以省去不少麻煩,費用上能便宜一點,而且對方也會更盡心幫你辦事。

但還是有很多事要你自己處理。


1、公司成本

運營的費用:註冊、代賬,去上海辦事等。

請編劇組員吃飯、喝咖啡等費用。

請行內朋友吃飯的費用。

打印合同、快遞等零散費用:這個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製作公司PPT

一個好的公司PPT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讓資方快速瞭解你的公司。

我的PPT技術還不夠厲害,所以找了個模板,在上面改的,效果還可以。PPT只要美觀大方,把信息表達清楚就行。

PPT主要分公司簡介、項目案例、團隊、合作方式及聯繫方式幾大塊。

影視寒冬裡,我創業的第一年

劇本開發方式


3、建立人才簡歷庫

我會把一些我認為不錯的編劇簡歷放進公司的簡歷庫,之後如果有合適的項目,可以聯繫對方,或許可以合作。

影視寒冬裡,我創業的第一年

(一個印象比較深的簡歷)


影視寒冬裡,我創業的第一年

影視寒冬裡,我創業的第一年

(很多人因為熱愛電影和文字,而選擇成為編劇)


4、蒐集發票

做工作室後,養成了把發票記在EXCEL表格裡的習慣。

影視寒冬裡,我創業的第一年

(工作室的部分電子發票)

影視寒冬裡,我創業的第一年

(工作室的部分發票匯總)


以前上海影視工作室核定徵收的時候,是不用發票的,只看入賬,按照固定的稅率交稅給政府就好。


後來改成查賬徵收,就需要發票來體現公司運營的成本,這樣可以降低一點稅負。所以喝咖啡、吃飯、住宿、坐出租和火車等我都留意保存好發票入賬。


關於創業

過去一年接觸的項目不多,我也不是很有資源的人,何況如今還是影視寒冬。有些自己沒有把握好,失之交臂;有些則有點雞肋,錢少事多。


說到創業,編劇這行不是開了公司就算創業,我感覺自己從北漂開始,就在創業。別人都在公司裡,而像我這種多數時間是自由人的編劇,都是自負盈虧、無靠山,全靠自己打拼,寫稿子、跑項目、積攢人脈。編劇自己就是一個公司。


這個社會,對我們這種自由職業也不太友好,很多時候辦理一些手續要填工作單位,沒有工作單位的辦不了。


2019年是我運營公司的第一年,我爸給了我一點指導,主要還是靠我自己慢慢摸索。

從很多方面來說,我還很嫩,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去學習怎樣運作好一個公司,做好項目。


有時候會想自己的個性是不是適合做公司,沒有以足夠商人的思維在做項目,其實辦公司就是追求利潤的吧?


有時候也會想,做編劇工作室對不對,如果不花這許多時間弄工作室,把時間用在創作上會不會更好?創業不易,工作室是不是弄早了?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希望自己未來能夠達觀精進,相信可以走到一番新天地。


影視寒冬裡,我創業的第一年

這裡聊的是自己的一點小經驗,或許可以讓想辦或正在辦公司的朋友有所借鑑,也歡迎找我交流。

影視寒冬裡,我創業的第一年

點擊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高以翔猝死只是冰山一角,聊聊我親歷的影視圈

《馬粥街殘酷史》:可能是韓國最好的青春片

淺談電視劇《懸崖》

《鋼的琴》:跟往事幹杯


這裡有些內容通不過,完整的可以關注我的公粽:編劇小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