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對王牌》為什麼會超過《快樂大本營》成為大勢綜藝?

最近《王牌對王牌》策劃的幾期節目非常有熱度,引發了大量能上熱搜的話題性,粉絲們都在討論節目的內容,因此收視率也在節節高升,尤其是網絡播放量暴漲,甚至隱隱有超越同類型老牌綜藝《快樂大本營》的勢頭。

《王牌對王牌》為什麼會超過《快樂大本營》成為大勢綜藝?

其實做內容就是要蹭熱點才能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獲得關注度。浙江衛視的《王牌對王牌》的節目蹭熱度就非常厲害,每期內容都會結合當時熱門的影視劇或者熱點的事件或者流行詞進行一些環節和內容的設置。

比如,主題為回憶金庸影視片的那一期節目就邀請了知名女星周海媚當嘉賓。因為周海媚在最新於正的一個正在熱播的金庸劇中扮演滅絕師太,而在之前經典的版本中,她卻是周芷若的扮演者,這麼大的一個反差從而形成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點。而《王牌對王牌》就很敏感的抓住了這個熱點植入到節目中。

《王牌對王牌》為什麼會超過《快樂大本營》成為大勢綜藝?

而在最新的一期王牌對王牌就在內容中植入了非常多的之前熱播劇《都挺好》裡的蘇大強的話題。同時邀請許久沒有上過綜藝節目的言承旭來,也喚起了人們的記憶,其與沈騰的年齡對比也上了微博熱搜,相信接下來會有很多自媒體號會針對這個熱門話題做文章,這同時又等於把《王牌對王牌》這個節目安利了一遍。

《王牌對王牌》為什麼會超過《快樂大本營》成為大勢綜藝?

其實像我們寫作也一樣,很多人以為寫自媒體文章最重要是要文筆優美,要有邏輯性,要有文字組織能力什麼的。

其實這些都錯了,寫自媒體最重要的不是寫字本身,而是文章最開始的切入點。

而切入點最常見的切入方式就是利用熱點來切入,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容易得到平臺的推薦和用戶的快速閱讀和傳播。

究竟如何蹭熱點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熱點有三種類型,包括突發性熱點,週期性熱點和預判性熱點,下面單個都簡單說一下。

1.突發型性點:臨時突發事件,比如最近發生的馬雲的這個996事件,張丹峰出軌事件或者奔馳車漏油的事等等。這類熱點最大的特點就是發生的快,熱度褪去的也很快。這就需要熱點的敏感度和出文的速度。圖文內容對這類熱點的響應最為速度,微博熱搜刷新一次,這個熱點很難在抖音快速實現,但抖音有時候卻自身自帶熱點,比如奔馳車這個事情就是通過抖音火起來的。

《王牌對王牌》為什麼會超過《快樂大本營》成為大勢綜藝?

2.週期性熱點:常規型熱點是指會定時候出現的熱門事件,如雙十一、雙十二、國慶節等等、每年的各種節日,這些都是容易讓人們產生記憶點和話題點的。

3.預判性熱點:預判性熱點,就是你可以看到有些事情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點,你就可以預先進行一些策劃,比如某個明星的電影、電視劇或者綜藝要播出了,那麼你就可以提前進行內容的打造,在節目播出之後立馬推出,很可能就會因為你的搶先一步成為爆點,比如即將播出的口碑慢綜藝《嚮往的生活3》。

《王牌對王牌》為什麼會超過《快樂大本營》成為大勢綜藝?

怎麼訓練熱點敏感度呢?

現在我看到什麼熱點事件或者看到什麼熱門的關鍵詞一出來,我就自動開始大腦構思構思,如果自己根據這個事情去寫篇文章的話,應該可以從哪幾個角度去寫?

很快這種腦補就會成為一種習慣,長期習慣後你蹭熱點的能力就會越來越高,對熱點越來越敏感。

最後給大家幾個熱點工具,快速瞭解市面上所有的熱點資訊和內容。

首先,是今日頭條的一個自帶的工具,叫做"熱詞分析“。裡面不僅有熱詞,還有相關的熱文,非常有利於我們寫作者獲得熱點素材。

《王牌對王牌》為什麼會超過《快樂大本營》成為大勢綜藝?

其次是微博熱搜榜,現在很多熱門事件其實都是從微博中引發出來的,尤其是娛樂事件爆料之類的,所以用微博熱搜榜找熱點也非常好用。

《王牌對王牌》為什麼會超過《快樂大本營》成為大勢綜藝?

接下來是百度風雲榜,這裡不僅有熱門的事件,還可以分不同的類別,比如娛樂類,遊戲類,人物類,汽車類,可以獲得更精準垂直的數據。

《王牌對王牌》為什麼會超過《快樂大本營》成為大勢綜藝?

熱點不難找,但是結合熱點策劃內容的姿勢一定要正確,不要追上了熱點卻失去了自己ip的獨特特徵。

選題在最初可能只是一個非常小的想法,或者是一個根據微博熱搜、朋友圈刷屏文章及知乎討論的熱點閃現的靈感。但提出一個選題到最終打造成為內容爆款,在這個中間還需要經過很多細緻的打磨和策劃。

做自媒體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型的,有些人說,朋友才開通一天的自媒體居然有幾百萬的閱讀量,那是你沒看到他平日裡的積累。比如咪蒙,她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爆火之前,已經做了多年的專欄作家。還有六神磊磊,也是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曾經擔任多年的新華社重慶分社資深時政記者。

所以,從表面上你是沒有辦法知道別人積累的過程的,想要寫出大量閱讀量高的新媒體文章,真的沒什麼捷徑可走,一定要做好基礎工作,好好打磨自己,多嘗試多試錯,然後總結經驗,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寫出爆文的幾率,從而在不同的媒體環境中都能走得長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