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小冠,量產高,小冠花的種植介紹

一:物種介紹:小冠花為豆科小冠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中空有條稜,柔軟脆嫩,莖上升傾臥或鋪展,草層高約30-50cm。葉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具托葉,有小葉9-25片,小葉長橢圓形或倒卵圓形。傘形花序腋生,蝶形小花如花冠般緊密排列於花梗頂端。

花色初呈粉紅色,後逐漸變成紫藍色。莢果細長如指狀,長2-3cm,莢果有節,成熟乾燥後易於節處斷裂成單節,每節有1粒種子,種子長約3.5mm,寬約1mm,呈紫褐色,種皮堅硬。根系粗壯,質嫩,色黃白;側根發達。主根在1年後入土深80cm;側根橫向分佈,根長2.5m左右,最長可達3m左右。主側根均有根瘤,一株小冠花根部直徑1釐米以上的根瘤有50多個,主根和側根上有許多不定芽,生活力很強,可形成新植株和新地下莖。

花開小冠,量產高,小冠花的種植介紹

二:種植技術介紹

1、種子處理

小冠花種子經細砂搓種處理後於5月下旬在大通地區種植,出苗率達50-60%,出苗較整齊,播種當年不能進入現蕾期,越冬性較好,翌年5月中旬進入返青期,但種子不能成熟。播種當年產鮮草量8900Kg/公頃,第2年產鮮草量為44995kg/公頃。

2、繁殖方法

(1)播種繁殖

由於小冠花種子的硬實率高達 70-80%,播種前必須進行種子處理,因此對小冠花的種子進行處理以提高出芽率和出芽速度。少量種子可用 15%的硫酸浸種20~30分鐘後播種,或用70-80°C的溫水浸泡,自然冷卻,浸種約12-15小時後播種。

花開小冠,量產高,小冠花的種植介紹

(2)扦插繁殖

小冠花可用嫩枝(半本質化)及硬枝(本質化枝)插條繁殖。

插穗準備:小冠花一年生枝條比較細弱.營養物質含量少,因此,剪取插穗時可帶一部分二年生枝條。6~7月份選取無病蟲害、芽體飽滿的優良枝條。剪成3~4cm長的短插條。嫩枝扦插要留一部分葉子,帶葉的嫩枝能合成刺激生根的生長素。

用快修枝剪在枝條上剪取插條,上剪口在距芽1cm 處.下剪口在芽下面。注意保持插穗的水份.早春剪取的,剪後立即扦插。秋季採穗進行埋藏或插前水浸插穗,既增加水分,又可鹼少生根抑制物質。扦插方法。

利用過篩河沙,撒在草根土和腐殖土以2:1混合層(3-4 cm)上,此作為育苗基質。整個插條全部扦插到土裡,僅上部留一個芽。插條距離為4cm×4cm,插後要及時灌水,用塑科膜蓋上,每天噴霧提溫插條。使基質經常保持溼潤,苗床溫度保持在25~27°C ,勿高於30°C 。

插後10d左右,插條開始生根。15~20d後形成根,到秋季能形成良好植株。

花開小冠,量產高,小冠花的種植介紹

三:小冠花的主要價值介紹

1、飼用價值

小冠花是優良的豆科牧草,莖葉柔嫩,產草量高,其營養成分與苜蓿相似,粗蛋白質的含量略高於苜蓿。結實期的小冠花葉片內含有較多的賴氨酸,可作為配合飼料的部分原料。小冠花根櫱發達,可形成新植株和新地下莖。耐踐踏,宜放牧利用,返青早,枯黃遲,綠色期長。

2、水土保持

小冠花根系穿透力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和生活力,主根發達,側根繁多,在土體內呈放射狀橫向走串和擴展,生出許多密集的根系,加之株與株之間根系縱橫交錯進一步形成龐大的根系網絡,牢牢固持著土體。小冠花的地上部分具有生長快、長勢旺,草叢密,覆蓋度大,能迅速形成草皮的特點,大大減輕了地表徑流的沖刷和風蝕,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

花開小冠,量產高,小冠花的種植介紹

3、綠肥作用

小冠花的根系結有大量的雞冠狀、梅花形或棒狀根瘤,固氮能力頗強,是良好的綠肥作物。種植小冠花后土壤疏鬆,有機質含量提高20%,含氮量增加22%,理化性狀改善,雜草減少,土壤肥力提高。

4、觀賞性好

小冠花花期較長,花期時整株為花覆蓋,花豔、花色多變,可作為美化環境,減輕環境汙染的觀賞植物,同時是良好的密源植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