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養生三伏天,冬病夏治三伏天

2019年入伏的時間:7月12日。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夏日養生三伏天,冬病夏治三伏天


什麼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利用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之季,治療某些屬於虛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的以陽克寒,達到標本兼治,預防保健的作用。中醫認為,夏季尤其三伏天是防治一些慢性疾病的黃金季節,利用這個時節進行治療,能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復,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夏日養生三伏天,冬病夏治三伏天

三伏貼的時間

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如果出現庚日,中伏就為十天,否則為二十天,所以,大多數年份中伏都為二十天,相應地,大多數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2019年三伏貼時間

2019年三伏時間表如下:

初伏:2019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2019年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2019年8月11日——8月20日

夏日養生三伏天,冬病夏治三伏天

三伏貼/灸治什麼病?

“三伏貼”“三伏灸”是中醫“冬病夏治”、“內病外治”的傳統有效療法。


夏日養生三伏天,冬病夏治三伏天


三伏天人體腠理開啟,“三伏貼/灸”藉助夏季陽氣旺盛之力,通過刺激經絡腧穴,促使藥物經穴位入經絡歸臟腑,以疏筋通絡、扶正固本、治病強身,預防、治療冬季易發疾病。

夏日養生三伏天,冬病夏治三伏天

婦產科疾病

痛經、月經不調、產後怕冷、坐月傷風、慢性盆腔炎、子宮脫垂、不孕症、帶下病等。“三伏貼/灸”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三伏之日,臟腑氣血通暢,藥物易於深達臟腑,同時配合中藥口服,治療痛經療效更佳。

呼吸系統疾病

呼吸系統疾病多與寒涼有關,故冬季易發,夏季則緩。“緩則治其本”,三伏天,自然界陽氣充沛,機體陽氣亦旺盛。三伏貼/灸,振奮陽氣、溫煦肺臟、強基固本、祛邪禦寒,止咳平喘。

痛性疾病

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關節疼痛等。頸肩腰腿痛多因風寒溼邪侵入,阻滯經絡,不通則痛。“三伏貼/灸”借自然界之陽氣,通過刺激經絡腧穴,促使藥物經穴位入經絡、歸臟腑,攻擊“風寒溼”等陰寒之邪,有效緩解頸肩腰腿痛之“酸”“冷”“麻”“痛”等臨床症狀。

消化系統疾病

緩解慢性胃炎、胃潰瘍引起的胃脹、胃酸、胃痛等,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等。

亞健康調理

陽虛體質(畏寒怕冷)、氣虛體質(氣短懶言、體倦乏力)、免疫力下降等。

夏日養生三伏天,冬病夏治三伏天

三伏天飲食調理

在烹調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蔥、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慾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血壓。

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飲食還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菸。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會引起鹽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於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

夏日養生三伏天,冬病夏治三伏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