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商不奸的奸商,有這幾種類型

長久以來,商人頭上一直戴著“無商不奸”的帽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與商人中奸商的種種作為有直接聯繫。從商人這一職業產生開始,其中一部分為了牟取暴利,就不惜囤積居奇、賤買貴賣、弄虛作假、缺斤短兩、爾虞我詐,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用不正當的手段發家致富後,奸商們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不周國家之急,在鄉里鄉親受苦受窮時,不行鄉里之善,夜夜笙歌,過著極盡奢華的生活。社會各階層人對商人們的這些行為非常反感和不恥,並給他們冠以“奸商”的稱號。奸商牟取暴利的方式不盡相同,因此他們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種類。

無商不奸的奸商,有這幾種類型

早在漢代就有囤積居奇、趁亂髮財、為富不仁的奸商。漢代的商人利用寬鬆的商業政策致富之後,憑藉雄厚的經濟實力結黨營私,橫行鄉里,趁國家困難之際,囤積居奇,並以數倍之價賣出。商人們利用金錢攀附王公貴族,獲得額外的權勢,吃、穿、住、用、行各方面的氣勢,都不亞於貴族們的場面和氣勢。如果這種行為已經使人不齒,那麼他們為富不仁的行為更受人唾棄。

漢武帝時,山東遭受水災,饑民遍野,朝廷開倉賑災猶不敷用,無奈之際,只得向富商巨賈告貸。幾年下來,官府之銀皆入富商巨賈之口袋。富商們藉機奴役貧苦之人,建造豪宅,壟斷鑄造、食鹽業,毫無輔佐國家之意,導致黎民百姓生活更加貧苦。

無商不奸的奸商,有這幾種類型

另一種類別的奸商貪財好利,用盡各種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恨不得天下的生意只給他自己做,別人只是羨慕地瞪著雙眼。據記載,西晉時期的王戎就是一個貪財好利的奸商。王戎的生意遍及天下,每天收取的錢財,他都要親自算過,晝夜不停,可謂是不知勞苦。這尚且還未能將其劃入奸商行列,但下面這則故事證實了他的奸商面目。王戎家中有口感上乘的李子,每到李子成熟季節,慕名而來的人不計其數,為的就是要嘗一個鮮。但王戎怕買他李子的人,得到種子,種出好的李子,搶走他的生意,於是在賣李之前,先鑽破李核。為獲得利益如此挖空心思,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無商不奸的奸商,有這幾種類型

還有一種奸商與官僚勾結,利用手中權勢攫取暴利。對待這樣的奸商,無辜的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只能任其宰割。《隋書·食貨志》中記載,官吏徵收徭役,以低價收購百姓糧食,然後賣給商人,商人再高價賣給百姓,百姓生活因此苦不堪言。

從古至今人們對奸商都持否定態度,一些文獻中曾提到奸商因施惡行而出現因果報應。李昉的《太平廣記》中記載,適逢旱年,有一商人儲存有數千石粟米,旱年米貴,這一商人已能獲得較大利潤,但仍不能滿足他貪財之心,於是他前往寺廟祈求佛祖一個月不要給人間雨露。未料,在他回家的路上,烏雲翻滾,下起了雷雨,他被雷擊中,當場死亡。官府屍檢時,發現他頭髮中藏有在寺廟祈禱的禱文,甚為憤怒。商人即將應考的孫子,也因此而被取消了考試資格。

無商不奸的奸商,有這幾種類型

奸商的行為或許能在一時大行其道,但從長遠來看,日久必敗露,從而自斷財路。真正的商人,應該講究商道和經營技巧,也只有這樣,生意才能做得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