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大家都知道,人們幾乎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因為睡眠佔據了我們生活的大部分。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人們還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椅子、凳子上度過的。無論工作、休息、聚餐、聊天,我們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坐下。座椅不像大型傢俱那樣笨重死板,靈活的身軀賦予它在設計上的無限可能性。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瑞典的獨立設計師和建築師Kajsa Melchior帶來的“假想侵蝕”凳。


【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在乾旱的沙漠地區常常可以見到一些奇形怪狀的岩石。它們有的像古代城堡,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這並非雕塑家們的精工巧作,而是風挾帶岩石碎屑,磨蝕岩石的結果,也稱之為侵蝕。侵蝕作用指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態下改變地面岩石及其風化物的過程。


【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Kajsa Melchior正是受大自然侵蝕的天然美感啟發,製作了一系列似乎真的被風沙侵蝕的凳子,並命名為“假想侵蝕”。


“假想侵蝕”凳目前正在斯德哥爾摩傢俱與照明博覽會展出,它代表了出於環境考慮而將禁止使用機械製造的未來:無需依賴自動化流程,而是通過砂模鑄造方法分別製作每張桌子,凳子和燈具。


【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Melchior用沙子製成模具,並通過施加不同的外力塑造出各具特色的零件。然後倒入水泥,待乾燥後將其挖出來。接著,將單獨的元素模製在一起(並非是膠水粘接)形成最終的傢俱成品。


【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一般來說,砂鑄只用於製造金屬物體,但在這種情況下,其獨特的紋理將自身壓印在灰泥上,使得水泥和真實的岩石幾乎完全一樣。同時,沙子很便宜,與塑料模具不同,它可以連續重複使用以產生不同的效果。這為Melchior提供了足夠的實驗空間,且不會產生過多的浪費。

“這就是我為什麼熱愛大自然,它從不重複。”


往期精選


【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1m 新知】森林在牆上,跑步在空中,極致的校園建築

【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1m 新知】現實版盜夢空間,竟然在重慶出現了!

【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1m 新知】看了這房子,霍比特人竟要舉族搬遷?


【1m 新知】被“侵蝕”的藝術家具,讓你領略大漠之美

編譯文:資料來源

https://www.dezee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